惠安社
摘 要:史料教學,體現(xiàn)了中英美學歷史教學的本質與價值,在其歷史教學中的發(fā)展逐漸提高。中英美中學歷史課史料教學的發(fā)展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教學方式也略有不同。中英美中學歷史課史料教學均依據(jù)各自國家的歷史觀與教育觀,都有著各自的教育任務。從發(fā)揚各國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出發(fā),進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堅持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等價值觀教育。我國在進行積極推廣史料教學的過程中,更要努力克服由于高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中英美 中學歷史課 史料教學
史料教學,比較注重史料的搜集、甄別、選擇、運用和判斷,通過老師的教育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探究活動來了解、認識歷史,并且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與歷史觀。史料教學應該有計劃的進行,并且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史料教學,則需要中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的分析歷史相關問題,以達到體現(xiàn)歷史教學本質與價值的目的。
一、中英美史料教學現(xiàn)狀特點
史料教學會受到歷史存留問題的影響。比如,英美兩國的歷史學家和歷史教師,就會受到歷史存留問題的影響。根據(jù)西方的歷史學家的研究,其中蘭克學派提出論述歷史時應該嚴格依據(jù)當代資料,這對科學的考證提供了依據(jù)。
英國倫敦大學歷史專家狄更斯教授與李彼得教授,是提倡“新歷史”的積極者。根據(jù)他們的論述,采用第一手的資料不僅能夠激發(fā)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能夠為歷史研究與史學教學提供參考。我國的歷史教師在史料教學中采用第一手資料獲得了很多支持,他們認為此方式可以提供給中學生們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中學生們熟悉了解歷史學家在調查、搜集證據(jù)、研究問題時是如何實施的。要想熟悉掌握歷史研究的方法,就需要中學生們仔細閱讀原始史料、嚴格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等,可以更好地體驗如何當一名優(yōu)秀的歷史學家。
通常在歷史教學中能體現(xiàn)出英美的歷史教師會受到西方現(xiàn)代史學的思想與歷史的影響。英國人柯林伍德則是批判的歷史哲的代表人。在他的思想里,剪貼史學不是真正的史學;并且剪貼史學只是把過去的史料進行排列,然后再加上幾句史家本人的理解內容,真正的史學建立的基礎并不是以剪貼史學為主的。人們思想的產生都是伴隨著歷史事件的,想要了解歷史人物,就要去了解研究歷史人物的思想,要想了解歷史人物的思想就要了解其身處歷史時代的思想,這才能真正的了解、認識歷史。
美國中學歷史教學則受到了柯林伍德的批判歷史哲學思想的影響。一位美國中學歷史教師說道,在21世紀初期,歷史教學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一是在一條路上放置各種問題,從而得到很多的結論;二是在另一條路讓中學生們進行互相交流探討,創(chuàng)造出可以讓中學生體驗過去生活的方式。不過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歷史學家認為歷史并非只是一件事件,則是對歷史思想重現(xiàn)的過程。大部分史學家在特定歷史背景中對歷史時間、地點等資料進行整合,這可以幫助史學家更加了解特定歷史背景下歷史人物的思想。
英美兩國中學歷史教學中主張運用柯林伍德的史家思想,進而使中學生的批判能力得到加強。而我國的中學歷史教師們,則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自21世紀初,在我國初中、高中歷史課國家課程標準中,都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與方法。如在高中課程標準中,對人類歷史發(fā)展進程與規(guī)律的闡述都是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fā)的,從而提高了中學生的歷史意識與文化素養(yǎng)等,使中學生們更好的學習這門課程。
二、中英美史料教學中的價值觀導向
歷史是體現(xiàn)國家意志與民族精神的一門學科。因此,中英美三國對史料教學中的價值觀導向就非常關注。例如,英國比較注重對學生的價值觀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英國的歷史中學教師根據(jù)國家課程標準幫助中學生學習歷史人物的思想,組織學生們相互交流探討活動,從而提高中學生研究歷史與批判哲學的能力,進而提高了中學生們的歷史價值觀,這對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史料教學過程中,美國不僅對中學生“批判歷史”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也對中學生公民價值觀進行了相應的培養(yǎng)與指導。美國依據(jù)國家歷史科課程標準,提出了合理的教學方式,能夠提高中學生在歷史課程中對歷史分析與判斷能力,培養(yǎng)中學生判別、評估能力,使得中學生們在歷史討論中能夠提出獨立的觀點等。然而,我國在實施史料教學時,在對學生歷史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對中學生價值觀導向也進行了注重培養(yǎng)。根據(jù)我國的初中歷史課課程標準,在中學生學會使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問題時,也增加了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并且學會尊重和理解其他國家的民族思想,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中學歷史課的史料教學,在課程標準不斷改革下,不斷在全國范圍內深入發(fā)展,被我國眾多的歷史課教師所采用,這已經成為了中學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史料教學具有獨自的方法論與歷史觀,比如史料教學需要學生像歷史學家一樣思考、分析、研討與解答歷史性問題。我國的中學歷史課史料教學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出發(fā),培養(yǎng)中學生們的愛國與民族精神等價值觀。但是我國把史料教學與歷史高考相結合,這對中學歷史課程史料教學產生不良影響,需要我國加以改進。
縱觀全文,得出以下觀點:①中美英三國的中學歷史課史料教學的發(fā)展歷程有著各自的特點,隨著各國的歷史課程的改革,其史料教學也受到了十分的關注。②中英美三國的中學歷史課史料教學都具有各自的價值觀與歷史教育觀。
參考文獻
[1]何成剛等.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朱慶美.江蘇高考改革背景下史料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04.
[3]沈茜苓.歷史教學在高考試題改革背景下的困境與對策——基于浙江省湖州地區(qū)歷史課程改革實踐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04.
[4]張廣智.西方史學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