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偉
【摘 要】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喜歡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方式,此種方式不僅是不僅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fā)出來,還能夠使得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進而使得語文課堂更加高效。本文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一下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61-02
在目前的教學中,新課改理念在繼續(xù)深化之中,在此種背景下,為了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必須要圍繞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展開課堂教學。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不少教師受傳統(tǒng)語文教學理念的影響,在教學中采用“一刀切”或者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此種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會造成阻礙。在順應新的教學理念之下,也為了能夠讓教師有更多觀察學生以及評價學生的機會,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的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借由此種方式,來使得學生的自身素質得到有效的發(fā)展。接下來,本文將以人教版八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法的意義
將小組合作法應用進課堂教學之中,不僅因為這是新課改理念下比較盛行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它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還是因為此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對學生以及整個教學課堂的發(fā)展都起到促進作用。
其一,此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旦遇上復雜、抽象等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起初是會被激起探究心理,畢竟“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一旦學生通過資深的努力,沒有獲取想要得到的答案,詞中好奇心便會慢慢衰退,進而造成以后學生遇上這種問題便會產生畏懼心理。但是如果采用小組合作法來進行教學,可以通過集結小組成員的力量,來將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如此便能夠使學生獲取滿足感,進而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其二,提高學生的合作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為了能夠將某一個問題或者是概念弄清楚,會不自覺的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商量。而在商量的時候,因為帶有一種有求于人的性質,他們便會自覺地約束自身的言語,并且在小組其他成員的帶動下,更好的探究學習。其三,使得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一旦學生能夠將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那么他們編會在課堂教學中更加活躍。如此便可以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致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能夠一直保持活躍狀態(tài)。其四,便是能夠使學生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教學效果。也正是因為這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的、科學的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二、小組合作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新課改理念實施之后,小組教學方式便被多次應用進日常教學之中,但是因為教學手法的不熟練以及一些其他的緣故,導致此種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的情況如下。其一,便是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只是流于表面,并沒有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在某些課堂教學中,班級看上去確實是極為熱鬧且活躍的,但是因為許多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或者是只顧著自己的學習,便導致課堂并沒有真正的活起來。這樣一來,便使得合作失去了它真正的意義。其二,便是整個過程呈現出“重主體,輕主導”的現象。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對于學生的主體性過分強調,并且給予了學生過多的時間,所謂的“過猶不及”,一旦學生的探討時間超過一定的度,那么必然會提不起興趣,只是將其看作是一種任務。而且,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缺乏有效的點撥,學生的思維也很難得到正確的發(fā)散。其三,便是對整個合作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的評價。一種教學模式的完善是在不斷的應用與反饋評價之中的,只有對此種模式不斷的提出意見,才能夠找到真正符合學生的合作方式,進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能夠真正得到提高。
三、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小組合作法的策略
1.需要巧妙設計合作情景。
只有當學生興趣被激發(fā)的時候,他們的探索欲以及求知欲才會被有效的調動起來,進而使得教學課堂能夠變得真正的高效起來。由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對小組合作學習法進行多角度的準確把握,要懂得將學生看作是教學的中心,并且需要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景進行巧妙地設置。借由這樣一番動作,在無形之中吸引學生的目光,使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主動,進而有效的參與進課堂教學之中。
例如,以“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為例。教師在帶領學生對課文中的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承受能力以及學習水平進行有效的分析,進而來制定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計劃,比如說課堂問題的設置。在提問的時候,教師可以從淺至深,如“這篇文章中具體描寫了有關‘阿長的什么事情?整篇文章只寫了與《山海經》相關的一件事情嗎?作者是怎樣來對這個事件進行描寫的?”在提出這樣的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來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合理的劃分,將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出來,然后再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3-5分鐘即可,讓學生在探討完問題之后,派出一人作為小組的代表,將答案回答出來。當然,學生在回答的時候,教師需要向他們給予一定的鼓勵,這樣的鼓勵能夠使學生的學習信心得以增強,并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講解完整篇課文之后,教師還可以根據整篇文章的整體性內容以及中心思想或者是框架結構等,來進行課堂提問,比如說“同學們,站在整體性的角度上,作者對阿長所抱有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阿長在作者心中具體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呢?”借由這樣的方式來對小組合作教學情境進行進一步的優(yōu)化,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致更高。
2.注重“主體”與“主導”。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時候,既需要注重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有需要有效的發(fā)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與點撥之下更為高效的參與小組合作。為了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引導,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從而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步伐。
例如,以《背影》這篇課文的教學內容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先對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進行仔細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在參與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對這篇課文的段落、基本結構、中心思想有充分的認識。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進行PPT或者是相關視頻的展示。教師在展示的過程中,可以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圍繞著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如“文中一共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分別是怎樣情形下的背影?”又或者是“作者用“背影”做題目好在哪里?”當然,在探討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如“同學們,為了能夠更好的分析‘背影這個題目的精妙之處,我們可以先對其中提到‘背影的段落或者是語句進行分析與品讀,然后將其綜合起來思考?!比缓笤谡n件展示完成后,為了使學生能夠對這篇課文中存在的知識以及問題有充分的掌握,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將自己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由小組長進行統(tǒng)計與綜合,最終將問題提交上來,然后教師再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學生能夠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也能夠使教師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3.強化小組合作模式評價。
作為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習評價不僅能夠使得教學模式得到改進與完善,還能夠間接性的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由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對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適當合理的評價。
例如,以《說“屏”》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學習這篇課文,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以屏為媒介,來將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出來,并在此基礎上使學生能夠對作者的感情有深刻的體會,進而使學生能夠更為深入的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在教學完成后,教師應該如何來對學生的小組合作進行評價呢?首先,需要設定一個具體的問題,比如說“文章中的屏,具體表現了一種什么形象?”然后根據學生的合作過程給予點評,需要具體指出存在著哪些不足,但是還是需要進行適當的鼓勵,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對學習充滿信心。接著,便是對最后的學習鞏固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價,要是學生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小組合作。此外,為了使學生的競爭意識被激發(fā)出來,教師還可以圍繞著課文內容設計出可探討性的問題,來展開小組競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得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得到完善。
四、結語
總的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法確實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但是教師也不能回避此種教學模式在使用中出現的問題,需要結合具體的問題,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使得此種教學模式得以優(yōu)化,進而使整個語文教學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江春茂.初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化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2):76-76.
[2]張佳玉.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2):150-150.
[3]周曉青.開展小組合作,打造高效課堂——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6,(94):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