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英語作為我國學生的第二語言,由傳統(tǒng)的小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向高效課堂邁進成為必然趨勢。受到新課程深化改革的影響,如何使小學英語課堂脫離以往傳統(tǒng)教育模式,使學生自發(fā)地投入英語學習中,如何使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化仍是專家、學者密切關注以及探討的問題。在此背景之下,教師應該通過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運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等措施,響應小學英語課程改革,提升課堂質量以及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效率,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2-0181-01
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英語作為國際上廣泛應用的通用語言之一,其作用越來越重要,它在眾多國際場合都擔任各語種之間的溝通媒介。在此趨勢之下,我國英語課程教育從小學便開始普及,學習英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外語能力,也可通過其使小學生了解到各種跨文化教育,了解到世界各國的不同種族以及文化。然而,經(jīng)過前些年的學生學習英語成效得知,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這可能和眾多因素有關,如: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學生以及家長的重視程度、英語教育的模式等等。本文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分析結果,得出如下結論。
一、教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是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前提
小學作為英語的啟蒙階段,此時也是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階段。對此,老師的能力至關重要。如果老師發(fā)音錯誤,語法錯誤勢必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對于英語的正確學習、興趣以及使用。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下,老師必須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并不僅僅只是專業(yè)水平方面,諸如:處事方法以及行為素養(yǎng)等方面都要為學生做到榜樣作用。
目前,多數(shù)小學對于學生的英語成績考核并無硬性規(guī)定,且有些老師自行根據(jù)講解的進度以及知識難易點安排學生學習。這就可能會導致教師個人的疏忽會影響學生的整體學習。因此,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質至關重要。
二、采用多種課堂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
通過對學生的滿意度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學生只是一味的接收各種信息,學生更易接受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且此方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課堂內(nèi)容更容易被接受和消化,進而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1]。因此,應采取以下改進措施:
1.將生活之水引入課堂。
眾所周知,小學生對周圍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因此對于小學生的教育首先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著手,并使學生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和設計者,進而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據(jù)有關文章報道,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開展教學活動不僅會使教學更生動形象,更易理解,也會使學生印象深刻。且小學生性格活潑,不拘泥于對事務的印象,且想象力十足,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內(nèi)容中,可以使用本單詞具體對應的事物讓學生更易理解,也可以使學生自由發(fā)揮,運用簡單的英語句子自由表達,這樣效果會更好。
2.構建小組學習機制。
小組學習機制是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組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構建孩子們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使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達到某一目標。在小組之中,老師可以給每一小組布置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口語表演,經(jīng)過大家精心準備的過程,每個小組對于同一主題或許都有不同的詮釋角度和方式,更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以及鞏固。除此之外,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
3.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在基礎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老師除了向學生教授英語單詞、語法、讀音等專業(yè)知識外,還應教會學生如何實際運用,即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以方便學生加深印象[2]。如教師在教授“Hi”以及“Hallo”這兩個單詞時,可以讓學生分別表演這兩種情境:與熟人迎面打招呼時,要用“Hi”,意為:你好;與人打電話時,則要用“Hallo”,意為“喂”,如此學生更容易理解兩個詞之間的區(qū)別。
4.豐富課堂內(nèi)容。
目前,經(jīng)有關實驗表明,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對游戲充滿極大的熱情[3]。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的游戲方式使課堂增加趣味性,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度與熱情。如:根據(jù)一些課文內(nèi)容,如:有關大自然或者動物等主題,教師可以選擇在有安全保障的戶外進行教學以及通過觀察戶外的植物、動物、生物等,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教學內(nèi)容。
三、加強對學生課上的學習策略指導使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關鍵
1.掌握運用科學的科學策略。
由于小學生需要掌握的各科知識都處于基礎階段,且都必須熟練掌握,尤其是對于剛升入小學的學生而言,理解能力非常困難,則對于知識的掌握也非常艱難。
因此,教師需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遺忘規(guī)律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膹土?;告訴學生某些知識點的有效記憶方法等,都十分有用。
2.注意滲透教學法。
對于有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切莫全部灌輸給學生,教師應互相討論并研究:該如何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已有知識的同時,還了解有難度的知識。在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并且通過引用合適的科學道理或存在事實,使學生理解知識之后存在的關系。
四、靈活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必拘泥于課本知識,也不必拘泥于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新科技的發(fā)展進行教學以及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對于虛幻或者難以想象的有關課文素材,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中搜尋一些符合的英文動畫片以及音樂等來為學生講解,讓學生接觸到更多形式的英語資料,進而增進學生對英語語感的理解和加強英語知識。
總結
英語不僅是一門語言,更是不同語種學習者之間交流的橋梁,并且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新課改的推動之下,對于小學英語課堂的改革十分重要。但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習慣較差、課堂上注意力也難以長時間集中等問題。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及不斷改善課堂內(nèi)容以及環(huán)節(jié)設置,同時學生也需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只有雙方不斷努力,才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提升課堂高效率。
參考文獻
[1]毛新紅.小學英語對話課自主、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21):252.
[2]劉珍.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15(22):139.
[3]曹強.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