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奕莼
(杭州采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浙江 杭州 310016)
在小學科學課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科學課有濃厚的興趣,但是總體而言還是被動的。在出現(xiàn)問題時,他們總是置若罔聞,等著我來提出,而不是主動地及時地提問。當我無可奈何地提出問題時,學生才能恍然大悟“原來這里是不對的”或者配合地回答。但是,這樣的科學課堂是死板的,是缺少主觀能動性的,學生的收獲也是大打折扣的。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因此我提出了本次論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選取了本區(qū)幾所學校3-6年級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一)在科學課上喜歡提問的僅僅只有12%,這些學生在碰到問題時能夠積極主動的面對。依內容而言,對有興趣的提問,對沒興趣的就無動于衷的學生有3%,說明這些學生并不是有明確的提問意識,剩下85%的同學明確是不喜歡提問。
(二)在科學課堂上有79%的學生不會主動提問,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學生在科學課上主要是以“聽”為主,被動地接受信息。如果老師沒有提問,他們也不會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存在,更何況是深入探究,從而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問題的敏感度較低,問題意識比較淡泊。
(三)無論學生在課堂上提問1-2次,還是3次,都屬于有一定問題意識的群體,但顯而易見這是極少數(shù)的,只占了21%。而在這一群體中,提問3次及以上的也只有8%,而提問1-2次的占了14%。這說明即使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有一定的問題意識,但是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是較低的,問題意識也是不夠的。
所以依照調查結果,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發(fā)現(xiàn)在科學課堂上,學生是不喜歡提問的,他們的問題意識非常淡薄。
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對策
1.激起興趣,讓學生“想問”
興趣是學習的一種原動力。往往好奇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時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渴求的興趣來源。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制造好奇的心理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1)實物展示法。實物展示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直觀地刺激比單調地講授有用地多。
例1:如在上《拱形的力量》這課時,我直接展示了“西瓜拱橋”,同學們發(fā)現(xiàn)被切成塊狀的西瓜搭成了一個拱形,頓時又驚訝又好奇,他們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怎么會沒有倒的呢?”瞬間對拱形的秘密產出了極大的興趣。
例2:如在上《神奇的小電動機》這課之前,同學們見過玩具里的電動機,但沒見過電動機里面究竟是怎樣的。所以課剛開始,我就給同學們展示了電動機里面的各個構造,并準備相應的材料讓同學們觀察。同學們興趣十足地邊擺弄邊觀察,試圖發(fā)現(xiàn)小電動機工作的秘密。
有時候實物展示比圖片更讓人震撼和視覺沖擊,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2)貼近生活法?!皬纳钪衼恚缴钪腥ァ笔菍W生非常喜歡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生從課堂回到生活中去后,往往會跟以往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從而刺激他們去提問,找到答案。
例1:在上《生物與環(huán)境》這一課前,我布置學生“尋找蚯蚓,比比誰尋找的多”由于不同的學生尋找蚯蚓的地點不同,所以結果肯定各不相同。公布結果時,很多同學都很不服氣,為什么自己找的蚯蚓會比別人少呢?
與現(xiàn)實生活貼近的學習科學的環(huán)境更能促進學生學習科學的欲望,從而大大增加學習科學的興趣。
2.營造氣氛,讓學生“敢問”
在科學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對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為評價學習效果的標準。教師應接受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耐心傾聽每個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一個能讓學生感到“心理安全”的氛圍,可以消除學生的自卑感與恐懼感。因此,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重要前提。
小組討論交流是讓學生敢于提問的途徑。往往學生不敢問老師的問題在小組討論中愿意與同伴分享,有時候同伴的建議也更能被接受和理解。向同伴提問,也是培養(yǎng)問題意識的一種方式。在學生覺得安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慢慢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以后,他們就會勇敢地向老師提問了,問題意識也就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形成了??梢?,和諧輕松地氣氛更能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3.有效引導,讓學生“能問”
現(xiàn)在的學生喜歡的是個性學習。所以,教師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而設計的教學準備能讓學生更加投入在學習情境中,不漏痕跡地引導也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提問。
合適的課前作業(yè),有意的器材準備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充分給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一種引導。
我希望本次調查能夠幫助到在小學科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課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中的差異問題,并通過自己的探究來解決問題,從而有所收獲。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淺薄的想法,望為實際的科學教學盡一份綿薄之力。
[1]姚本先.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教育研究,1995(i0):40.
[2]孫麗娟,編寫.培養(yǎng)質疑能力提高學習效率[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