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和發(fā)展是人生每個階段都可能面臨的任務,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項重要能力。學校適應不良在中小學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據統(tǒng)計,約有7%~12%的學生有嚴重的適應不良,主要表現為適應學校環(huán)境的能力弱,不能通過積極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心理,使其符合學校規(guī)范,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不能愉快地參與學校生活,無法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學校適應不良不僅會影響學生個體潛能的發(fā)揮,影響個體的課業(yè)成績和人際關系,還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產生危害,甚至會影響和妨礙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品格,影響他們今后的社會適應。
學校適應的影響因素歸納起來主要有人際關系因素、家庭因素和個體自身因素。
在人際關系方面,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在影響學生學校適應上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師生關系與學生的早期學校適應顯著相關,親密的師生關系與學生積極的適應結果(如學校喜好、班級參與、學業(yè)能力)有關;沖突的師生關系與學生的消極適應結果有關。在學習成績方面,有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更多的關心、指導、幫助和支持,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呈正相關。
同伴關系是衡量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指標,包括同伴接納和友誼兩個方面:同伴接納反映的是個體與群體間的單向關系,是指群體對個體喜歡或者排斥的態(tài)度,以及個體在群體中的角色和地位;友誼反映的是個體和個體之間的相互或者雙向關系。有研究表明,在學校有過欺負經歷和被欺負經歷的學生更容易對學校產生消極、厭煩和逃避情緒,也更容易出現情感上的問題。如經常被欺負的青少年,常伴隨著厭學、逃學、課業(yè)成績下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家庭中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撫養(yǎng)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和行為傾向。心理學家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學校適應關系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如:專制型和放任型的教養(yǎng)方式與學生的課業(yè)成績呈負相關,權威型教養(yǎng)方式與成績呈正相關,且教養(yǎng)方式與成績的相關不受性別、年齡、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響。接受權威型教養(yǎng)方式的青少年,在心理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得分最高,在心理與行為適應不良方面的得分最低;接受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水平較差。
個體自身因素,包括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水平、自尊、自我概念、社會支持、個體身心發(fā)展特點、個性以及性格特點,都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學校適應。
小高,男,高一新生,借讀,身高1.92米。因為班級總人數是單數,所以小高獨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上課時,他眼睛始終盯著前方,面無表情。遇到老師提問,他會木然地回答:“我不知道?!背松蠋?,小高其余時間都呆坐著,不怎么與其他同學交流。師生對他的評價是“像個木樁子”。最讓老師頭痛的是他從不交作業(yè),問他為什么,他回答“不會做”。若老師繼續(xù)追問“不會做為什么不問?”,他就說“我不想學!”。
小高唯一的愛好是看漫畫。據他媽媽反映,最近他看的漫畫的主角死了,他心情低落。我想這是個好機會,于是中午約了小高單獨見面。
我:“小高,聽說你最近看的漫畫的結局讓你很傷心,是嗎?”
小高沉默。
我:“我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最喜歡的連續(xù)劇角色在劇終時死了,我心情很沮喪,總覺得那個人物還應該做點什么。所以,我決定重編劇情,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安排了人物的命運,心情就漸漸好起來了?!?/p>
小高抬了抬眼皮,想說什么,但是最后還是什么也沒有說。
接下來的一個月,一下課,小高就埋頭寫東西。老師說小高的眼神不再空洞,他好像在思考和課堂內容無關的事情。我猜,他在重編劇情。
終于有一天,小高來找我,我仔細讀了他寫的故事。故事敘述的是死去的主角被仙人所救,起死回生,臥薪嘗膽,終于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打敗了更強大的對手。故事敘事思路清晰,文筆流暢,情感描寫豐富,故事結構完整且跌宕起伏。我把想法如實告訴了他,看到他臉上流露出羞澀和欣喜的表情,我感到我們終于有交流的內容了。我請小高推薦幾部漫畫,他欣然答應,還介紹了他最喜歡的漫畫人物。
我注意到小高喜歡的漫畫的主角都是男性,都是最強大、最智慧和最成功的。這會不會預示著什么?我提出了疑問。小高愣了好一會兒,說這些人物的特質是他對自己的期望。
我:“小高,你覺得自己何時能具備這樣的特質?”
小高:“不會吧!”
我:“你有嘗試過嗎?”
小高:“有。我小時學習成績不錯。只是從我記事開始,爸媽就分居,爸爸偶爾回來,每次都說我只長個不長腦。媽媽說那是因為爸爸希望我能做得更好。所以,每次我都對自己說,下次我一定做得更好。但是,爸爸還是一次次地貶低我,漸漸地,我開始痛恨自己長這么高,我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個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到了初中,我的學習越來越差,我媽媽是個女強人,她做什么都很成功,唯獨我不爭氣,中考一塌糊涂。媽媽托了很多關系才讓我到這個學校借讀,她說換個新環(huán)境,有個新開始。但是我知道自己很笨、學不好,特別是在這樣一所重點學校。所以我干脆不學,大家會覺得我學不好是當然的。如果我學了,結果還是學不好,那大家就知道我是個傻子了。”
我:“學習不好的人就是傻子嗎?”
小高:“是的?!?/p>
我:“在我們班上有這樣的同學嗎?”
小高:“一時之間還找不到?!?/p>
我:“開學至今,已經月考兩次了,成績靠后的都有哪些同學?”
小高:“我沒怎么注意,好像兩個體訓生的成績跟我一樣差?!?/p>
我:“有同學說他們是傻子嗎?”
小高:“沒有?!?/p>
我:“和你比較,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怎么樣?”
小高:“我屬于自我放棄的,他們肯定比我好?!?/p>
我:“他們成績和你一樣,為什么沒人說他們是傻子?”
小高:“因為他們籃球打得好,男生們常找他倆切磋球技,女生們也愛看他們打球,所以他們人緣挺不錯的,沒人會這么說他們?!?/p>
我:“這么看來,學科學習能力不是評價一個人傻不傻的標準?!?/p>
小高:“應該吧?!?/p>
我:“你覺得到底什么樣的人會被別人認為是傻的?”
小高:“我也說不準,我想有一技之長的人不會被別人說成是傻子?!?/p>
我:“你有沒有什么特長?”
小高:“我初中的時候也代表班級參加校籃球比賽,我的球技也很好,我們班最后奪得了冠軍?!?/p>
我:“除了球技,你還有身高優(yōu)勢。下次在體育活動的時候你也露一手吧!”
小高的表情明顯緩和下來,聽到我的提議,他猶豫了一會兒,回答“好的”。
我:“小高,雖然你說選擇放棄,但我相信你心里還是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否則,你不會為漫畫中那個主角的命運而傷心,也不會花那么多時間續(xù)寫故事,讓他重新站起來,不是嗎?”
小高沉默了許久說:“謝謝老師!我會努力的。”
這次談話之后,同學們驚訝地發(fā)現班級里還藏著這樣一個“籃球高手”,他們因此更期盼校級籃球賽的開始,憧憬著班級籃球隊在學校大放光彩。
或許是談話的作用,或許是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小高不再自暴自棄了。上課時,他的目光開始追隨老師,作業(yè)也開始嘗試做。因為基礎太差,他在學習上還是很吃力。根據他的情況,我們一起制訂了高一學期的總體目標和近期目標,最后細化到每天的學習。雖然計劃在實施過程中發(fā)生了諸多變化,小高的狀態(tài)也有起伏,但是總體來看,小高的狀態(tài)好多了,不再“自閉”,對自己有了一定的自信心,人際關系大大改進,學習主動性增強了,學習成績也在慢慢上升。
班級是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如果學生在充滿活力、互相幫助的班級氛圍中,有助于其更好地融入學校的學習生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融洽的同伴關系,有助于學生找到集體歸屬感。
指導學生多途徑、多層級、多方面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積極的自我概念。對自己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正確地歸因,對自己有合理的認識和定位,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的學習和生活表現進行縱向的自我比較。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從長處入手,制訂適當的學習目標,分階段地完成學習目標,幫助學生逐步擺脫受挫的心理陰影和感受。
家校合作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和教育環(huán)境,使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問題上形成一致認識。通過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相互協調、溝通與合作,使學生的成長處在一個協調一致的教育氛圍中。
對學生進行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的指導,包括如何與人相處和溝通、與人相處持什么態(tài)度、如何參加團體活動、如何理清自己的角色、如何領導別人和接受別人領導、在什么情況下妥協、在什么情況下合作等。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獲得同伴的接納和認可,又有助于學生肯定自我,獲得學習方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