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勇
課外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拓寬視野,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獲得審美體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加強指導,促進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作鋪墊,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催化劑。
全國統(tǒng)一教材的主編溫儒敏說:“教改必須用高考來撬動,來推動閱讀、寫作的教學?!彼倪@番話說明了閱讀的重要?!墩Z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九年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世界,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擺在我們面前。
(一)培養(yǎng)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蘇教版六年級《姥姥的剪紙》要求學生憑借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剪紙技藝的高超,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能力,首先向學生介紹了剪紙的技法和著名的剪紙藝人,在課堂上播放各種剪紙圖片,用豐富多彩的剪紙作品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課后到網上搜集關于剪紙的材料,學生都很愉快地投入到課外閱讀中搜集資料。
(二)營造氛圍。教師組織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過程中,要努力創(chuàng)設閱讀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表達,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能有一個表現的機會。教學完《姥姥的剪紙》,在班級開展一次剪紙展,有的學生帶來關于剪紙的資料,有的學生親自動手做了一些剪紙,還有的學生帶來收集的報紙、雜志的剪紙作品,學生真正理解剪紙這些藝術的魅力,更加深了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向往,同時也愛上了課外閱讀。
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有的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時間很短,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有利于他們對課外閱讀保持持久的興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孩子具有愛幻想、好奇、天真、童趣等特點;他們愛讀童話、科學幻想小說,探險和探秘的故事,寓言故事,兒童詩、兒歌等。這些讀物都符合“恰當”的原則,應該盡量向孩子們推薦。
1.自主閱讀,適時引導
這種形式具有靈活方便、自主性強等特點,但不能放任自流,這樣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讀而不思則罔”。如果閱讀材料選擇不當,還會對孩子們的課外閱讀活動產生誤導。因此,在給學生充分的自主閱讀的同時,也要對閱讀過程適時監(jiān)控和引導。除了閱讀必讀書目,還可以為他們推薦適當的讀物,隨時隨地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閱讀情況,并及時組織相關的、有針對性的討論等。
2.開展閱讀競賽
在課外閱讀中,讓學生進行“同伴”閱讀。每天的課外閱讀課時間,同伴開展閱讀和交流,并定時展開評比。如:每讀完一本書,給予“閱讀之星”的精神獎勵,課堂上開展必讀書目閱讀知識競賽等,不僅引發(fā)了學生競賽閱讀,還利于學生們互相鼓勵,維持對課外閱讀的長久興趣,學生“好讀書”在班內蔚然成風。
3.閱讀要求不同
針對低、中、高段的學生有不同的閱讀要求。如:對于低年級段的孩子,重在激趣,如:學習了生字“鹿”,便讓學生交流自己對鹿的了解,讓孩子們到《十萬個為什么》《動物世界》等書上去尋找鹿的種類和外形的資料,或者讓家長幫助到網絡搜尋資料,要求他們閱讀并能講給別人聽。不求深度和廣度,以學生愿讀、愛讀并樂于表達為目的。
對于中年級段的孩子,則引導他們有目的地讀整篇的故事。同樣對“鹿”的相關資料的閱讀,就會要求他們主動收集盡可能多的資料,了解鹿的體形特點、生活習性等知識。
對高年級段的學生,除了圍繞主題收集資料,開展閱讀活動并交流外,還要引導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做深入思考,開展探究性閱讀和批判性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后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讓孩子形成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4.成果展示
為孩子提供展示閱讀成果的舞臺,才能更好地鼓勵孩子閱讀。我們開展了“課本劇表演”“讀寫大賽”“古詩擂臺賽”“詩歌朗誦賽”“優(yōu)秀讀書筆記展評”等活動,讓孩子們充分展示閱讀成果,在活動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農村的家長大部分對課外閱讀重視不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因此,需要為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更多條件。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教師要鉆研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倡“精講多讀”,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
(二)一、二年級不留作業(yè),三、四年級作業(yè)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作業(yè)不超過四十分鐘,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讀書、讀好書。
(三)將每周五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定為“課外閱讀指導課”,專門用來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讀書會、討論會、演講會、辯論賽等,中午休息時間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以各年級的必讀書目為主。
(四)為了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除了開放圖書室、閱覽室、微機閱覽室外,還建立了“班級圖書角”,讓學生將自己的好書帶來“資源共享”。
開展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指導;要組織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催化劑,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