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婧 韓振坤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洛陽471003)
血小板減少是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常影響患者治療及預后[1]。血小板是由人體骨髓造血組織中成熟巨核細胞產(chǎn)生,具有顯著的止血和凝血作用價值[2]。血小板數(shù)量或質(zhì)量異常時,極易引起一系列出血性疾病,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減少與疾病的相關(guān)性?,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其中,血小板減少患者118例,根據(jù)病情分為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40例和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組78例,血小板正?;颊?2例設(shè)為慢性乙肝肝硬化組。另選取同期經(jīng)健康檢查排除慢性乙肝肝硬化的健康志愿者40例,設(shè)為對照組。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男26例,女14例;年齡30~58歲,平均年齡(41.2±1.6)歲。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組:男48例,女30例;年齡30~58歲,平均年齡(40.6±1.9)歲。慢性乙肝肝硬化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 28~60歲,平均年齡(40.3±1.9)歲。對照組:男25例,女 15例;年齡 27~60歲,平均年齡(42.9±2.3)歲。各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蟲性肝硬化以及患有腫瘤和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所由研究對象入組兩周內(nèi)未輸注任何血制品及使用影響血小板的藥物。
1.2 檢測方法 治療前清晨采集每位受檢者空腹靜脈血3~4 ml,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于2 h內(nèi)進行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以及血小板壓積測定;采用PCR熒光定量儀測定HBV-DNA載量水平。根據(jù)HBV-DNA載量水平將118例血小板減少患者分為低載量組(30例)、中載量組(45例)與高載量組(43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血小板各項參數(shù)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及失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均顯著偏低,血小板平均體積明顯偏高(P<0.05);血小板分布寬度雖偏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及失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高于慢性乙肝肝硬化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高于失代償期組(P<0.05);血小板正常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故血小板各項參數(shù)不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見表1。
表1 各組血小板各項參數(shù)比較(±s)
表1 各組血小板各項參數(shù)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慢性乙肝肝硬化組比較,#P<0.05;與失代償期組比較,&P<0.05。
組別 n 血小板計數(shù)(×1 0 9/L)血小板平均體積(f l)血小板分布寬度(f l)血小板壓積(%)代償期組失代償期組肝硬化組對照組4 0 7 8 3 2 4 0 6 7.8 1±2 4.4 1*#&4 8.1 6±1 7.6 8*#1 6 3.2 4±4 2.4 6 2 1 3.5±2 9.5 1 2.5 1±1.3 8*1 2.2 1±1.1 6*1 2.2 6±1.0 1 9.4 5±1.6 2 1 7.2 2±2.8 5 1 6.6 8±3.0 6 1 6.0 1±2.9 6 1 6.1 1±0.1 3 0.0 9±0.0 3*#&0.0 6±0.0 1*#0.2 0±0.0 6 0.1 8±0.0 4
2.2 不同HBV-DNA載量水平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比較 高載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低于中載量組和低載量組(P<0.05);中載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顯著低于低載量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HBV-DNA載量水平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比較(±s)
表2 不同HBV-DNA載量水平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比較(±s)
注:與低載量組比較,*P<0.05;與中載量組比較,#P<0.05。
?
在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進展過程中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其止血和凝血功能均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出血,因此血小板計數(shù)可間接反映肝臟的功能狀況。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與血小板功能存在較好的相關(guān)性,因此血小板平均體積以及血小板分布寬度可間接反映血小板功能狀態(tài)[3]。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及失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均顯著偏低,血小板平均體積明顯偏高(P<0.05);血小板分布寬度雖偏高,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及失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高于慢性乙肝肝硬化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償期組的血小板計數(shù)、血小板壓積高于失代償期組(P<0.05)。說明對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血小板計數(shù)以及血小板壓積與肝硬化嚴重程度密切相關(guān)。此外,HBV可感染造血干細胞,部分病毒可通過感染巨核系祖細胞,抑制其增殖與分化,進而導致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4]。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高載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低于中載量組和低載量組(P<0.05);中載量組血小板計數(shù)顯著低于低載量組(P<0.05)。說明HBV-DNA載量水平也會對血小板計數(shù)產(chǎn)生重要影響。綜上所述,血小板參數(shù)可以作為評價慢性乙肝肝硬化時血小板功能的指標,動態(tài)觀察和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血小板參數(shù)的變化,對肝硬化病情評估與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陳永琴,成宇,徐文麗.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單核細胞參數(shù)的變化及意義[J].檢驗醫(yī)學,2012,27(11):954-956
[2]王玨瓊.血小板、凝血指標與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級的關(guān)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103-6105
[3]劉順,秦夢,湯紹遷.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凝血相關(guān)參數(shù)比較分析[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志,2017,29(1):68-71,76
[4]董麗嫻.乙肝肝硬化患者TPO與HBV-DNA載量、Child-Pugh分級、血小板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