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著過于重視學生英語分數(shù)的提高而忽視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和強化。因此,本文就筆者這一年來在九年級滬教版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幾個教學實例來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有效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課;思維品質(zhì);有效策略;教學案例
一、 何為思維品質(zhì)
思維品質(zhì)是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一個人在思維的邏輯性、創(chuàng)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水平和特點。不同的語言體現(xiàn)不同的思維特質(zhì),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縝密性,豐富思維的方式,促進多元思維的發(fā)展。
二、 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有效策略
(一) 訓練思維的靈活性
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靈活程度,反映了智力和能力的“遷移”。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九年級上冊第7單元的閱讀課,題為《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時,我會設置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Sawyer?有學生會認為他聰明伶俐,因為他把油漆柵欄的苦差事裝成是一種享受,并且通過有技巧的語言一步步地誘使小伙伴們,使他們樂意幫他油漆柵欄,還收了很多禮物,有學生則認為他這種行為不可取,很奸詐。于是我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激烈的辯論。在辯論中,學生能夠運用好文中知識點。通過辯論,學生對Tom Sawyer 這個人物形象有了多角度的認識。同時也對生活中類似Tom Sawyer這樣的人的行為有了更加深刻的一些討論和評價。
(二) 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廣闊性是指善于抓住問題的各個方面,又不忽視其重要細節(jié)的思維品質(zhì)。因此教學時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自由地從多角度去分析問題。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題為《Family life in cities》時,文章采訪了兩名學生不同的家庭生活和他們對自己家庭的感受。其中女孩Emily講到作為獨生子女盡管擁有很多物質(zhì),但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缺乏陪伴而經(jīng)常感到孤獨。這也是如今很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父母忙于工作,甚至到外地去掙錢生活,很多孩子周末才能見到父母,很多甚至成為留守兒童,一年才見父母一兩次。于是我讓學生就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如何解決這樣的家庭問題乃至社會問題。
(三) 訓練思維的批判性
批判性是指一種有目的性的,對產(chǎn)生知識的過程、理論、方法、背景、證據(jù)和評價知識的標準等做出自我調(diào)節(jié)性判斷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學生善于獨立分析,敢于質(zhì)疑的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九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拓展閱讀課,題為《The last leaf》的文章時,文中講述一個生病的女畫家生病住院,在住院期間她心灰意冷,求生意志很弱,總是想著當墻上最后一片常青藤葉掉落的時候就是她離世的時間,老畫家Mr Behrman 聽說她的故事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冰冷晚上,連夜為她在墻上畫上常青藤葉,好燃起她的求生意志,最后老畫家卻因感染風寒而死。對于這樣舍己救人的結局,學生們紛紛給出自己不同于作者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作者這樣的設計,小題大做,想要不讓最后一片常青藤葉掉下來,方法有很多,例如用細繩綁住它,或者用東西粘住它,甚至還有別的很多方法能燃起女作家的求生意志,可是作者卻要選擇這樣并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讓老畫家“糊涂”地死去。很多學生認為這小說的結局不好。我認為訓練學生這樣的批判性思維很好,讓他們能夠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更能夠教育學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四) 訓練創(chuàng)新思維
創(chuàng)造性即創(chuàng)新思維、求異思維,表現(xiàn)為善于獨立思考,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獨特性、新穎性和發(fā)散性。教學中教師應基于閱讀文本設計有價值的活動和任務,引導學生沿著不同的方向積極思考,從多個角度尋找盡可能多的答案。復述、演講和仿寫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例如,滬教版教材9A模塊二第三單元以“家庭生活”為話題,以家庭生活方式與家庭成員的相處情況為主線。本閱讀篇章是一篇采訪記錄,了解兩名學生不同的家庭生活和他們對家庭的感受。話題非常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容易產(chǎn)生共鳴。學完此文章后,筆者讓學生也談談自己的家庭生活,包括家庭成員情況、與家人相處情況、對家的理解等等。然后讓學生就這一話題,準備演講稿,進行了一場演講比賽,效果甚好。
三、 結束語
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將語言教學與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的活動結合起來。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該有意識地設置有效的培養(yǎng)思維品質(zhì)和方式的訓練活動。久而久之,學生也將收獲良多,提高他們以后做人做事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杰.利用深層閱讀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2(9).
[2] 林崇德、胡衛(wèi)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3] 王家英.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S1).
[4] 羅清旭.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4).
[5] 陳鳳梅.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2(2).
作者簡介:陸婉文,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qū)良口鎮(zhèn)良口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