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華
摘 要: 家庭教育對外來務工子女最為重要,影響比較大,要培養(yǎng)外來務工子女好的習慣、行為,就必須從小抓起,家庭要對子女付出更多的愛,為他們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 家庭教育;子女;行為習慣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腳步的加快,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為謀得更好地發(fā)展,當前在我國一些一線城市有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帶著子女到陌生的城市之中打拼,其子女的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為知識水平受限,大多數(shù)外來務工人員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極大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了其子女不良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一、 外來務工人員在對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 外來務工家長普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大多數(shù)外來務工人員的知識水平都比較低,其自身發(fā)展受到限制,所以他們非常希望在自己孩子這一輩能獲得良好的教育,從而在將來能有一份輕松穩(wěn)定的工作。外來務工家長普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旦孩子養(yǎng)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外來務工家長更多的是將責任推脫到學校和教師身上,而不在自己身上以及家庭教育方面找原因,其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給孩子行為習慣帶來的重大影響。比如外來務工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主要期望孩子的知識水平以及智力等能得到提升,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在幼兒園受教育后沒有取得任何進步,或者孩子的進步?jīng)]有達到自己的期望,那么大多數(shù)外來務工家長則會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幼兒園和教師。
(二) 外來務工家長與孩子互動少,互動質(zhì)量低
在現(xiàn)實家庭教育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外來務工家長會與幼兒做到長時間的有效互動,有的家長在一個星期之內(nèi)可能會和幼兒有一兩次的互動,但是大部分外來務工家長由于工作原因,基本沒有時間與幼兒進行交流和互動,更別說保證與孩子互動的質(zhì)量。所以,在外來務工人員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家長與幼兒互動時間極少且互動質(zhì)量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也存在非常小部分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家庭中完全不和幼兒進行互動和交流,每天只是忙于工作,這種情況完全與幼兒的成長脫離,非常不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二、 在家庭教育中外來務工人員如何給子女行為習慣帶來積極影響
(一)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shù)家長非常注重幼兒智力的提升,即家長對幼兒進行算數(shù)、識字以及英語方面的教育,非常注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至關重要,對于外來務工家長而言,應在思想上對幼兒從小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引起高度重視,清楚家庭教育對促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性,注重對幼兒的養(yǎng)成教育,而不是讓幼兒的行為習慣自由發(fā)展,也不是在幼兒行為習慣養(yǎng)成過程中出現(xiàn)了任何問題就將全部責任歸咎給幼兒園和教師,外來務工家長應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積極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多與教師以及其他家長就教育問題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習慣。外來務工家長很有必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發(fā)揚家庭精神,隨時留意幼兒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他們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從而促使幼兒的知識面得到增加,同時也逐漸讓幼兒積累了大量的詞匯。
(二) 外來務工家長應加強與幼兒的互動
家長與幼兒的互動有利于家長與幼兒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也有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與幼兒的有效互動不但可以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而且還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由于平時與幼兒的互動時間少,幼兒基本上被放置在幼兒園或者是朋友家中,從而對幼兒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年紀小,幼兒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與父母的有效互動,所以極容易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此外,有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家庭教育中和幼兒交流也只是進行簡單的教育和指導,根本沒有結(jié)合幼兒近期的實際成長情況以及行為習慣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所以教育效果不佳。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是其他任何一種情感都無法替代的,外來務工家長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在家庭教育中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帶來積極影響。家長加強與幼兒的互動和交流,是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責任意識得到增強的充分體現(xiàn)。
(三) 外來務工家長應進行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
絕大多數(shù)的外來務工家長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很有必要從小就對其進行嚴格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在當前的家庭教育中,一旦幼兒出現(xiàn)了錯誤的行為,家長應該第一時間理性地引導幼兒分析這種錯誤的行為,耐心告訴幼兒這些錯誤的行為會帶來什么不好的結(jié)果,要怎樣去克服這種錯誤的行為再次出現(xiàn)等,在家庭教育中要有針對性,要讓幼兒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有的外來務工家長則會給幼兒一些懲罰,認為只有受到教訓后才能有效避免幼兒這種錯誤行為的再次出現(xiàn),家長甚至還有可能對幼兒進行體罰,這不但不利于糾正幼兒錯誤的行為習慣,而且也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然而有部分外來務工家長在幼兒出現(xiàn)錯誤行為后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甚至覺得幼兒犯錯誤非常正常,年齡大點就好了,沒有必要在意。所以,當前外來務工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必須具有針對性,不要盲目引導幼兒。
三、 結(jié)語
總的來說,外來務工家長應強化責任意識,多對幼兒進行鼓勵,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多與幼兒進行互動,與其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從而避免幼兒對父母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也方便糾正其不良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業(yè)敏.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習慣養(yǎng)成教育研究[J].教師,2012(16).
[2]孫青.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教育問題的案例分析[J].甘肅教育,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