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婷
摘 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來說尤為重要,教師應一直將常規(guī)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點。同時,教師要讓常規(guī)教育游戲化,讓常規(guī)管理“樂”起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常規(guī)教育;游戲化;幼兒教育;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3-0065-01
良好的班級常規(guī)是班風班貌的體現,一個班的常規(guī)好不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日活動的質量。在進行常規(guī)教育的時候,教師要站在幼兒的角度,用他們樂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讓他們慢慢地接納和遵守班級常規(guī)。
一、巧妙地運用鈴鼓,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接收并遵守指令信號
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常常會用到鈴鼓,但也常常把鈴鼓當作簡單、粗暴的拍打工具,用的時候也比較隨意。這樣,鈴鼓的作用僅僅是當幼兒的吵鬧聲壓過教師的聲音時,用一記響亮的鈴鼓聲來引起幼兒的注意,然后教師開始下達指令或要求。通常情況下,在拍鈴鼓的那一瞬間,幼兒們都會安靜地轉過頭來看一下,但當教師講要求的時候,幼兒們就又開始吵鬧,各做各的了。為此,教師嘗試著利用不同的鈴聲來培養(yǎng)幼兒聽信號的能力。當桌面游戲結束時,教師會輕輕搖一搖鈴鼓表示讓幼兒們把小椅子轉過來看教師;當幼兒們吵鬧時,教師會用手拍三下鈴鼓,表示讓他們安靜下來;在戶外分散活動時,教師會將鈴鼓高舉過頭頂用力搖晃,表示將玩具收好過來集合。當教師將這種信號和意義多次結合并強化后,久而久之,幼兒們就會對這種信號產生條件反射,并很快地作出相應的反應。比起那些命令式的語言,幼兒們更喜歡這種帶有變化和趣味性的鈴鼓聲,積極性也提高了。這種方式不僅解放了教師的嗓子,也讓幼兒們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了聽指令的習慣。
二、靈活地結合游戲,讓幼兒輕松愉快地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班幼兒是非判斷力差、控制能力弱,如果常規(guī)培養(yǎng)總是用條條框框來約束,告誡幼兒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效果必然不理想。其實,在常規(guī)培養(yǎng)中,教師也可以嘗試用游戲的手段來介入。比如,幼兒們在散步的時候,隊伍散亂,有的幼兒走走停停,有的幼兒上躥下跳,教師便會和幼兒們開小火車。小火車開過山坡時,教師帶著幼兒們踮起腳尖走;小火車鉆山洞了,教師就讓幼兒們彎下腰走。教師還會帶著幼兒們伸出手臂開小飛機,飛機要開在軌道上,一會兒往這邊傾斜,一會兒往那邊傾斜。幼兒們沉浸在這種有趣的散步游戲中,亂跑、打鬧的現象大大減少。又如,課間吵鬧現象一直是讓教師頭疼的事情,幼兒們總是和同伴有講不完的話,聲音一個比一個大。于是,教師結合“好伙伴”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好伙伴之間都有屬于你們的小秘密,跟你的好伙伴說說悄悄話,不要讓其他人聽到你們的談話內容,不然就不是秘密了?!边@樣,幼兒們在課間的時候都開始注意輕輕說話,不讓其他人聽到他們的小秘密。再如,有個別幼兒比較挑食,教師并不強制幼兒吃他不喜歡的食物,這樣只會讓幼兒短暫順從,卻從此對這種食物越來越抗拒。通常,教師會給這種食物賦予一個好聽的名字,然后告訴幼兒老師剛剛也吃過,真的很好吃。如小P不喜歡吃小圓子,每次都在碗里搗來搗去不肯吃。教師就問他:“你喜歡吃QQ糖嗎?”“喜歡,很好吃。”他回答。然后教師告訴他:“老師吃過這個小圓子,覺得它跟QQ糖非常像,越嚼越香,越嚼越好吃。”聽教師這么一說,他就舀了一勺放在嘴巴里嚼了起來。教師就問他:“是不是像QQ糖?”他樂呵呵地點頭,并愉快地吃了起來。
三、合理地運用兒歌,讓幼兒內化規(guī)則意識
教師經常通過誦讀有關兒歌,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誦讀兒歌能有效代替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增加常規(guī)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剛開學時,教師發(fā)現幼兒們柜子里的衣服都很亂,就開始教幼兒們如何折疊衣服。但是小班的幼兒很難記住,于是教師就一邊疊,一邊念:“點點頭,抱一抱,彎彎腰?!苯Y果幼兒們積極性很高,很快就學會了,而且以后每次疊衣服的時候,都會一邊念一邊疊。又如,幼兒在洗手的時候總是忘記卷袖子,水龍頭又開得很大。于是,教師編了一首兒歌:“卷起兩個小袖口,輕輕打開水龍頭,我把小手伸出來,洗洗我的一雙手?!庇變簜兒芨信d趣,一邊念一邊洗,再也不忘卷袖子了。再如,午睡起床的時候,教師經常發(fā)現很多幼兒會把鞋子穿反。教師就在網上找到了一首關于穿鞋子的兒歌,之后每次幼兒起床后,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高興興頭碰頭,穿反了,生起氣來背對背。”幼兒們穿好后就會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有趣的兒歌可以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和遵守那些方法和規(guī)則。無論是洗手歌還是午睡歌都應該在幼兒的活動到達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自然地進行,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四、結束語
總之,常規(guī)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應是發(fā)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形成積極主動的紀律意識。因此,教師可巧妙地運用鈴鼓,靈活地結合游戲,合理地運用兒歌,讓幼兒常規(guī)教育游戲化,讓常規(guī)管理“樂”起來。
參考文獻:
[1]楊茹.以小班活動“水果樂園”為例談“教學游戲化”[J].當代學前教育,2016(04).
[2]王靜.兒童民間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和意義[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