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這對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有必要得到關注。高中信息技術是高中教學的一門課程,自身有著許多的學科特點和優(yōu)勢,尤其是在社會快速發(fā)展和經濟持續(xù)增進的今天,信息技術的教學對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結構以及實踐能力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依然存在一些制度上的缺陷,導致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上產生一些誤區(qū)。本文就將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誤區(qū);策略
由于高考制度的原因許多的學生認為,高中只要將焦點放在數(shù)學、語文、英語等文化科目上就可以了,其實不然。目前我國不斷的在推行新課改,這使得高中的信息技術教學重要性漸漸得到了重視,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還是很多的,它包括信息的概念、特征、作用,技術基礎以及信息技術的應用,計算機信息存儲的基本單位及采用的進制數(shù),各單位及進制數(shù)間的相互轉化等。對這些知識的掌握程度體現(xiàn)了高中生的學習以及動手能力,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不僅要注重理論的知識還要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信息技術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時代發(fā)展的適應性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但是,在當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對這門學科的認識不夠,教法不到位,使得本身就存在誤區(qū)的教學又增加了困難。根據(jù)經驗,下面我就一些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以及相應的解決策略進行探討。
一、 存在的誤區(qū)
(一) 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夠深刻
由于高考的原因,老師和學生把重心都放在了傳統(tǒng)的文化教學上,而忽視信息技術的教學,因為它不在高考的考察范圍之內。盡管現(xiàn)在,素質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其他的技能也要同步發(fā)展的理念也在不斷的推行,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并沒有多少教師能夠做到,信息技術的課程教學也僅僅流于形式。
(二) 對學生了解不夠透徹
目前城鄉(xiāng)發(fā)展產生了非常不平衡的現(xiàn)象,對于城鎮(zhèn)的孩子來講,大部分都對計算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來自鄉(xiāng)村的孩子對這些高科技技術幾乎沒有什么接觸。這種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差異化,使得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的學習基礎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說要保證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高效的教學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三) 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教學形式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腦和手結合起來進行實踐,才能真正從實質上掌握信息技術。這就需要老師深刻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多媒體等高科技技術,調動學生的思維,以及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不僅有著繁重的學習任務還要頂著高考的壓力,所以,大部分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都不會花心思在教學備案上,這就導致老師和學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教學。
(四) 老師對教材把握得不夠準確
在進行教材的解讀時,許多的老師和學生一樣,并不能有效的意識到信息技術的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有的老師甚至只是將其簡單的當作一門介紹各種應用軟件來進行教學,這完全沒有達到信息技術教育的要求。這種淺顯的教學理解,根本無法使學生真正的理解信息技術帶來的精髓。
二、 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 加強老師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
想學生得到高質量的信息技術的教學,使學生和老師充分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高考”這個標簽而將其限制起來。具體來說可以在學校進行各種形式的宣傳,或者制定科學有效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分制度,提高老師和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度,同時對學生和老師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以及教學上進行質量的評估。比如說,在適當?shù)臅r間對老師的課堂教學聽課,檢查老師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對于學生來講,則可以進行適當?shù)目荚?,或者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評估。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成長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師生只有意識到這點,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才能有效的展開。
(二) 加強對學生的了解
老師對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的展開要立足于學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面對對計算機了解有著不同程度的學生,要進行具體的分析討論,研究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感興趣程度以及掌握程度,這樣才能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都得到高質量的教學。所以老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采取補課以及不同授課的教學方式,對于基礎差的集中進行補課,而對于對計算機有一定了解的,給予適當?shù)囊龑?,讓其自主學習。
(三) 采取多樣式教學形式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進行,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應當進行適當?shù)恼{整,單一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從而大大的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的教材內容一成不變,但是教學形式可以多變。對于教學方式的來源,老師之間可以適當?shù)倪M行交流借鑒,或者在每次教學后進行總結和反思,積累經驗。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上,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要用創(chuàng)新的角度去進行教學形式的制定。
(四) 提高老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信息技術是新興的學科,大部分信息技術老師都是從其他的學科中調過來的,這就是大部分老師對教材的解讀不夠深刻的原因。老師對教材的解讀程度以及教師本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訓,使其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 總結
高中信息技術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以及對學生的學習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中信息技術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果不進行及時的解決,那么就會像一棵大樹產生了害蟲,不去除害,漸漸的整棵大樹都倒下。所以很有必要指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問題所在,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
參考文獻:
[1]鐘雪花.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03).
[2]崔建濤.網絡環(huán)境下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模式[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2011,(07).
作者簡介:
張雪峰,江蘇省漣水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