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化自信背景下的貴州民族教育
      ——雷山苗族地區(qū)民漢雙語教學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

      2018-02-01 14:38:46
      貴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雷山苗語苗族

      吳 畏

      (貴州大學 文學與傳媒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有關政策,為該省民族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學子搭建起了民漢雙語教育、教學平臺,引導學子既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普通話),又積極傳播、傳承自己本民族的語言和本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在全省先后建立了一百所民漢雙語示范學校,開展民族語言監(jiān)測、民漢雙語教師培訓工作,宣傳和諧語言環(huán)境理念,培養(yǎng)民漢雙語基層干部人才,成績可嘉。

      一、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歷史回顧

      (一)起步期。上個世紀50年代是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起步期。

      中央民族學院于1952年正式開始招收苗語文班,為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培養(yǎng)了一批研究、講習苗語文的學者、專家。1958年,貴州民族學院開始招收苗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本科生,為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培養(yǎng)了深入各地的基層教師專家。

      上個世紀50年代,雷山地區(qū)的苗族孩子在政府義務教育的總體規(guī)劃下開始學漢語,苗民也進掃盲班學漢語。自1956年拼音方案出臺后漢語普通話教育就進入學校,與苗族學生的各科教育學習融為一體。從此,推普工作正規(guī)有序地開展,從未間斷過。

      在此階段民漢雙語文教學的兩項任務:教授漢語、苗語和其他基礎學科的教學工作和農(nóng)村掃盲工作的任務均已圓滿完成,收獲頗豐。

      (二)發(fā)展期。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大發(fā)展是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一方面黔東苗語文進入各級小學和中學,聲勢巨大、影響面廣大,先從1981年的個別學校的試點,最后發(fā)展到1983的全面鋪開大面積試點。一方面推廣全國通用語普通話的工作全面展開,力度大、效果好,進步明顯。

      1985年至1995年為貴州雷山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黃金時期,國家和省民委撥專項的資金支持在苗族地區(qū)的苗民學苗文,苗族學生在具有苗語口語會話能力的基礎上重點學習1956年由政府組織專家創(chuàng)制的新苗文(即以拉丁文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對新苗文的學習教學,貴州省教育廳、省民委選派專家對雷山縣中小學教師實行逐級培訓,分段驗收。1985年至1995年,除小學、初中開設苗語文課外,雷山民中(現(xiàn)雷山唯一的高中)也為高中生開設苗語文課(從高一到高三,每星期2節(jié)),為高校輸送了高質(zhì)量的苗語整理、研究、傳承人才。上個世紀80年代起中央民族學院的文學專業(yè)、民族專業(yè)、語言專業(yè)開始招收專學、專研苗語的大專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上個世紀80年代后,貴州民族學院正式恢復苗族語言文學專業(yè)大專的招生,1995年又恢復了對本科學生的招收。

      (三)成熟期。2010年后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步入了成熟期。

      1.政策力度大。2010后,貴州省人民政府為了建立、建好民漢雙語100個和諧示范區(qū),推進貴州省各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標準化、規(guī)范化進程,先后出臺了2010-2020年《貴州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和貴州省教育廳、省民委《關于“十二五”民族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推進計劃的合作備忘錄》等政策。貴州省民委配合貴州省政府的要求下發(fā)了省民委辦公室《關于舉辦貴州省(黔東方言)苗漢雙語教學骨干培訓班的通知》,黔東南苗族自治州民委也配合貴州省民委的通知下發(fā)了《關于選派人員參加全省苗漢雙語教學骨干培訓班學習的通知》,使得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漢雙語文教學得到順利開展。

      2.民漢雙語教學在黔東南民族地區(qū)全面鋪開,且與中小學普通教育密切結合。近15年來,雷山縣所處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實行苗(黔東方言)漢雙語文教學的學校歷年累計九百多所,教學班1000多個。雷山縣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實行苗漢雙語文教學。

      3.教材編寫繁多。雷山縣所處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近十年來先后出版的黔東苗文(東部苗語) 教材、語言工具書共有12種,共計多達481000多冊,有《苗漢雙語文教學課本》、《語文》 (苗語)、《自然》和《數(shù)學》等通用教材,共計30萬冊。還有專用教材《苗文學習》、黔東苗文掃盲課本兩種。此外還出版了《漢苗詞典》、《苗漢詞典》、《苗語語法》、《黔東苗語基礎知識》、《苗語俗語小詞典》等語言工具書。同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縣(市)自編自印的自用教材還有不少,雷山縣的不少民族中小學都有自己編的苗語教材。

      4.普通話教育普及面廣。雷山縣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各科實現(xiàn)全漢語教學,與全國基礎教育同步、同水平。

      二、貴州雷山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現(xiàn)狀

      貴州雷山現(xiàn)有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學28所,教學點40個。本地漢語方言和苗話是現(xiàn)在雷山地區(qū)主要通行的口頭語言。各所學校都以推廣普通話為主要任務,教師的教學語言為普通話,除苗語課外的各科都用普通話授課,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發(fā)言均用普通話。而在家里孩子與父母間的交流則使用苗語。苗漢雙語文教學的主要模式為:用漢語講授課程,同時加授母語。

      (一)課程設計

      1.學前教育階段:雷山縣2000年以前無幼兒園,入學前的教育屬于家庭教育。家庭式母語教育是自發(fā)性的、自然形成的以家庭為單位的、以村寨為大環(huán)境的自上而下的、代代相傳的母語——苗語教育。此年齡段的孩子只會說苗語,不會說漢語。2000年以后雷山縣幼教普及,會說苗語的苗族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學說普通話,雙語教學由此開始。

      2.小學階段:2000年以前,雷山苗族孩子上小學聽不懂漢語,小學教師用苗語輔助教學,一半苗語一半漢語,開始了雙語教學,到3年級后才用全漢語教學各科。2000年以后,小學教育以學漢語文為主,教師一方面用苗語口語作為輔助教授學生學習漢語文,在苗語口語的輔助下學習漢語拼音、漢字,過語言文字關,完成漢語聽說讀寫的任務,雙語教學貫穿教學始終。雷山縣小學階段所選用的各科教材與全國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一致,只是在1—3年級比其他地區(qū)的學校多開設一門苗語課,苗語課系統(tǒng)教授學生苗文。苗語課借助于26個字母,按照聲母、韻母、聲調(diào)教授。

      有些小學沒有固定的苗語教學安排,抽空才上民族文化課。學生基本都懂漢語,不需要苗語輔助教學。因此,在小學階段就沒有開設專門的苗文課,只有當?shù)湍昙壍膶W生不清楚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才用對應的苗語進行解釋,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3.初中階段:主課(統(tǒng)考科目) 與全國的中小學普通教育同步進行。理科課程(數(shù)理化等)均用漢語進行授課,人文學科以漢語授課為主苗語授課為輔,同時增加開設苗語文課,初中三年為學生開設一個學期的苗語課,設為必選課。教授苗語的聲調(diào),以及苗語的字、詞、句、篇章。以期苗族學子在考入高中,進入高中階段后能夠達到既通曉苗語又通曉漢語的目標,這為少數(shù)民族學子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

      這一階段還利用選修課和課外活動學習本民族語言文化、民間工藝,保證每位學生三年中能用上苗語、記住苗語。2000年以后民族文化進課堂,蘆笙、銅鼓、歌謠走進課堂,成為學生選學必修的民族文化課程。

      4.高中階段:由苗語言教育向苗語文教育轉(zhuǎn)向。各科教師用普通話教學,全校學生均能用普通話自如交流,各科教學基本達到全國同等水平。學生選學苗族文化課,選學苗文,為讀文獻、研究苗族文化打基礎,培養(yǎng)苗族自己的研究民族的有用文化人才。

      民族高中的任務除了完成教育學生學好各科文化知識考上大學的教學任務外,還有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民族高中的一部分學生沒辦法繼續(xù)升學,要留在家鄉(xiāng)生活工作。雷山縣是少數(shù)民族大縣,有13項少數(shù)民族遺產(chǎn),民族文化不能丟失,因此,雷山縣民族中學就把民族文化傳承這一塊引進課堂。2000年以來,學校為全校學生開設了民族文化課,每周星期四的下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為民族文化課。此課有教師自己編纂的校本教材,不僅有本校教師主講,還邀請了民間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人進校園為學生講授。此外,還不定期地邀請縣苗族會的專家到學校來給學生做講座。除了民族文化課外,還以興趣小組為主要形式,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民族文化技藝,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作為選修課。考試主要以考查為主,每個學期學生必須要選擇1至2門民族文化課。

      2.師資情況

      (1) 專職苗語文教師:每個學校只有一個專職苗語教師,教師為苗語使用者。這些老師多次接受由省教育廳、民教處主辦的、苗語專家講授的苗語言文字(特別是新苗文)培訓。還要參加苗語定級考試,考試方式類似于普通話水平測試。

      (2) 兼職、外聘民間藝術教師:除專職苗語文教師外,還有一些本校的其他學科教師或外聘的教師教授學生民族民間藝術。這些本校的老師是本地的苗族,從小就會刺繡、吹蘆笙,甚至還會鍛造銀飾。因此,這些老師在上好自己的本職課程之外還兼職做刺繡老師、蘆笙老師、銀飾鍛造老師?;蛘呤钱?shù)氐拿褡迕耖g藝術家,是民族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傳承者,他們往往同時用苗語和漢語為學生授課,既鞏固了苗族學生的苗語,又傳承了民族傳統(tǒng)民間文化。

      三、貴州雷山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取得的成效和經(jīng)驗

      (一) 成效

      (1) 提升苗族學生的雙語學習和應用能力,增強苗族學生的人生自信,拓寬苗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空間。

      雷山縣中小學校進行“雙語文”教學后,大幅度提高了學校學生的學習成績。開展苗漢雙語教學后,教師通過苗漢雙語對比教學,利用苗族文字給漢字注音、解釋,幫助少數(shù)民族學生理解各種文章的內(nèi)容和意義,從而極大地激發(fā)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學習技能。學生愿意進校學,在學校里能快樂學習、高效學習。雙語教育如同給苗族孩子插上了一雙翅膀,讓他們擁有更多的自信,能讓理想展翅高飛。雙語教育讓苗族學生多一雙眼睛看世界,多一種語言表達、學習,便于與外界溝通,便于苗族學生學習當今先進的技術與文化,拓寬就業(yè)渠道和發(fā)展空間。

      (2)推進推普工作,加強了民族大融合、促進民族團結,增進漢苗民族相互間的了解,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建國以來貴州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各民族和諧相處、文化交流頻繁且成果累累,這些都與推普工作的順利開展密不可分。是語言的相通使得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深入人心,是語言的無縫對接使文化交流得以順利進行。

      (3)充分貫徹落實了我國的民族平等、民族語言文字平等的法律法規(guī),體現(xiàn)了我們黨和政府對少數(shù)民族的關心和尊重,促進了各民族的大團結和共同繁榮。

      2010-202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指出:要“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國家對民漢”雙語教學的師資培養(yǎng)培訓、教學研究、教材開發(fā)和出版給予支持?!辟F州省《中長期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也提出:“建立雙語支持服務體系,加強和改進雙語教育”、“克服少數(shù)民族農(nóng)村兒童語言障礙,切實提高雙語教育質(zhì)量”、“大力推進普通話教學”。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不僅僅是這個民族的日常交際工具,而且還是這個民族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這個民族的文化象征、精神象征,不可輕視。重視苗族語言文字的使用代表對苗族的尊重,體現(xiàn)著民族的平等。重視對各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文字、文化的傳承和使用,一直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重大的政治意義。雷山雙語教學對調(diào)節(jié)雷山苗漢民族關系、加強苗族與漢族之間的民族團結和維護雷山民族(苗族)地區(qū)的社會穩(wěn)定起著重要的、特殊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4)挖掘、開發(fā)和研究了苗鄉(xiāng)雷山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弘揚和傳承了優(yōu)秀的苗族傳統(tǒng)文化,增加了苗族同胞的文化自信。苗族語言文字不僅僅是苗族人民的日常交際工具和苗族民族的特有標志,同時也是苗族文化的載體。苗族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雷山苗族的歌謠、傳說、民間文化等多種文化成就都需要通過自己的語言文字去表達、去傳遞、去傳承。學習和使用苗族語言文字對研究、挖掘、傳承苗族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雷山苗族的歌謠、傳說、民間文化進校園,一舉兩得。既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文化與優(yōu)勢,增強了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與自尊。又挖掘了自己的民族民間文化,增強文化自覺與傳承。雷山境內(nèi)有著名的旅游景點西江苗寨,雷山需要繁榮的旅游市場,需要特色文化支撐,需要對民間文化進行挖掘、整理、提煉。

      (二) 經(jīng)驗

      (1)雙向雙語教學。

      雙語:一方面是對漢語的學習——漢語普通話教學,另一方面是對母語的學習——苗語教學。

      雙向:一是,先由苗語輔助學漢語;二是,學好漢語后又回歸學苗語、苗文、苗文化,其間還有由苗語言到苗語文,滲透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教學。這不是簡單的回環(huán),這是螺旋式的上升,是在對比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母語的更深層次的了解,是對自己母語特色的準確把握,是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解讀和挖掘,是升華。

      苗漢雙語教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既通曉苗語又通曉漢語的“苗漢兼通”的有為于國家、有用于家鄉(xiāng)的人才,這就要求苗族學生必須學好自己的母語——苗語。推進苗漢雙語教學就是不能不學母語,就是要求在學好母語的基礎上掌握漢語。雙向雙語教學最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原則。

      (2) 苗族民間文化進校園。苗族民間文化這些曾經(jīng)流行、流傳于田間地頭、山野村寨的俗文化,讓它們走進校園,讓自己民族的鄉(xiāng)土文化也能走進課堂、登上大雅之堂,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舉。

      雷山苗族的歌謠、傳說、民間文化豐富而有特色、有極高的保存價值和研究價值,讓它們進校園,在后代面前充分展示其魅力和價值,讓后人充分了解和認識,一舉兩得。既讓學生們了解自己的文化與優(yōu)勢,增強文化自信與自尊。又挖掘了自己的民族民間文化,增強文化自覺與傳承。教師們將苗語的山歌、民歌譯成漢語,又把漢語古詩詞譯成苗語。苗漢師生同唱同樂,共學共進,增進苗漢兩族的友誼。

      四、貴州雷山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一,投入不夠

      由于宣傳工作不夠到位、語境萎縮、實用功能降低,導致了對苗語文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理解,存在民族語言學習無用論,進而影響了雙語教學工作的持續(xù)開展。

      由于民漢雙語文教學還未被相關的教育部門納入正規(guī)的教育整體規(guī)劃中,致使苗族學生的苗文成績沒有被計入學生的學期成績和升學(初升高、高中考大學)成績的總分,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本民族語言苗語苗文的積極性。

      在經(jīng)費方面,地方財政開支還未將民族語文教育所需的經(jīng)費列入,每年所需的經(jīng)費只有從民委那有限的民族機動金中去支取,而能支取的經(jīng)費只是所需經(jīng)費的一小部分,這自然滿足不了雷山苗漢雙語教學工作發(fā)展的需要,影響了雙語教學工作的全面開展。

      (二)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各階段銜接不好,整體系統(tǒng)性不強

      各階段苗語苗文苗文化教學目標不明確,各自為政,無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同時還缺乏對雙語教學的評價體系和制度保證。

      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對雙語教學進行總體規(guī)劃,沒有制定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的教學目標,致使各階段分工不明,有的學校各年級分別教授什么都沒有明確的目標。存在各階段銜接不好,整體系統(tǒng)性不強的問題。

      (三) 民族語文師資缺口大,教師待遇保障不全

      雷山縣的小學和中學一般一個學校只有一名(也有的學校還有一名兼職教師)苗語專職教師,往往這位教師還要承擔其他課程的教學(否則無法對其進行考核,影響其職稱評定),有的學校連一名專職教師也沒有,只有兼職教師,致使苗語、苗語文、民族文化課(三選一)每周只能排一節(jié),課時少,內(nèi)容多,無法系統(tǒng)地講授,甚至有的學校無法開設這方面的課。這些教師受編制和考核機制(苗語、苗語文和民族文化教育未納入考核)的影響,待遇保障不全。

      各級民族語文機構、苗漢雙語教學需要精通苗族語文的人才,民間存在一些這樣的人才、高校也培養(yǎng)了這樣的人才,但由于受編制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客觀原因,這些精通苗族語文的人才卻不能才盡其用地充實到各種苗族語文工作中去。雷山苗族地區(qū)的各級中小學都需要精通苗語、苗文化的師資,可是這些學習苗語、苗文化的畢業(yè)生由于編制等多種原因,很難順利登上雷山民族學校的苗文講壇。

      五、貴州苗族地區(qū)苗漢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加大民漢雙語教育的投入,堅持對各級苗語教師進行師資培訓。將對各級苗語教師的培訓制度化、有序化、長期化。

      (二)制定整體規(guī)劃。從學前到高中對雙語教學制定統(tǒng)一計劃,細化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讓雙語教學在民族地區(qū)有計劃、有序地進行,體現(xiàn)雙語教學的完整性,提高雙語教學的成效。

      (三)保障優(yōu)質(zhì)民族語文師資的供給

      1.對現(xiàn)有崗位的教師,盡力盡快解決其待遇問題。

      2.疏通人才供求方的信息渠道,將用人才與高校培養(yǎng)掛鉤、分配掛鉤,讓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有的放矢,讓所培養(yǎng)的大學生學有所用。給民語專業(yè)的學生對口就業(yè)以出路和政策傾斜。

      3.為少數(shù)民族語言傳承者立法,讓使用雙語的人享受更多的法定優(yōu)惠。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用會使用雙語的人,高考、中考為雙語使用者加分。

      (四) 組織苗語課題研究。苗文難學但必須學,還必須有人專門研究。苗語、苗文、苗文化研究可設為中學教師和學生的科研課題,他們懂苗語、有第一手資料,最接近語源地,收集材料比別人更方便高效。還可與高校聯(lián)合研究,促成研究素材與科研能力的高效結合,實現(xiàn)科研與實用的雙贏。

      (五)教材編寫突出地域特點、民族特色。在已有教材的基礎上添加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詩文,挖掘民族文化中最純真、最積極、向上向善的部分寫進課文篇章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自己民族的特色和自己家鄉(xiāng)的特點,充分領略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以增加對自己民族和家鄉(xiāng)的了解,增加民族自傲感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楊亞東.貴州雙語教學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思路[J].n民族語文.2010,(2):35-18.

      [2]雙語教學及苗文在苗族教育中的作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wǎng).[EB/O L].2010.

      猜你喜歡
      雷山苗語苗族
      苗族蠟染
      苗語典型存在動詞初探
      黔東南地區(qū)苗語的使用現(xiàn)狀及其保護傳承
      ——以凱里地區(qū)為例
      口傳·表述·認知·場景——黔東南雷山苗族蘆笙音樂的習得過程研究
      中國音樂學(2020年2期)2020-12-14 03:08:24
      苗語漢語互譯工具設計與實現(xiàn)
      消費導刊(2020年23期)2020-07-12 12:47:34
      我打算這樣過寒假
      盛大節(jié)慶——苗族牯藏節(jié)
      苗族民歌
      雷山杜鵑群落特征及其物種多樣性分析
      貴州科學(2016年5期)2016-11-29 01:25:33
      苗族老照片
      焦點(2015年12期)2016-01-26 08:22:45
      海阳市| 安岳县| 双桥区| 徐水县| 西城区| 双桥区| 成武县| 凤翔县| 黑龙江省| 荔波县| 金坛市| 余江县| 马龙县| 黑山县| 九龙坡区| 文成县| 分宜县| 沁阳市| 宜宾县| 临西县| 荔波县| 柳河县| 定陶县| 贡觉县| 耒阳市| 昭平县| 建始县| 无为县| 时尚| 道孚县| 鸡西市| 乌兰察布市| 嘉黎县| 腾冲县| 鄢陵县| 陈巴尔虎旗| 石景山区| 泽普县| 敦化市| 吴桥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