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科學技術在飛速發(fā)展,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也不斷地嘗試新技術,應用新模式,呈現(xiàn)出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多姿多彩,其中微課在課堂上的應用是一種比較新的教學模式,也深受師生的喜愛,微課也開始走進數(shù)學課堂,走進學生生活。所謂微課,就是一種直觀的、高效的、小型的教學片段,通常一個微課只解決一個小問題,特別是在難點突破上,微課有其特殊的優(yōu)勢。微課給我們數(shù)學課堂帶來了新的教學活力,促進了教學更高效地開展。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探討研究;資源;課件
微課主要的特征,體現(xiàn)在一個“微”字上,體形小,內容少,資源突出,但結構完整。微課所涉及的問題一般教學要點,要求主題突出,能準確反映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知識點或難點,微課可以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它以更加精簡的形式展示內容,占用的時間少,學生也更樂于學習。以下側重微課的幾大優(yōu)勢做一闡述,僅供大家考。
一、 有效利用微課,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
學習畢竟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然而現(xiàn)在的學生總感覺自己是被逼著學習的,有來自家長的壓力,有來自老師的壓力,當然還有社會的壓力,所以產(chǎn)生了諸多厭學的學生。我想一個有效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先認為“我要學”,然后憑著自己的興趣再去學習,這個學習主動性所產(chǎn)生的能量和效果比被動學習好幾倍!新課標也強調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我認為我們的教學在這一點上做得還不夠,應當更加有效地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生如何學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懂得如何學,能主動學!
比如教學乘法口訣,因為許多同學對于死記乘法口訣毫無興趣,老師要求記住,也強調了口訣的重要性,但學生只能硬著頭皮去死記,效果極差!為了解決這個知識點的教學難題,讓學生能更好地記住口訣,也為了讓他們不再枯燥地死記硬背,我設計了一個學習口訣的導入微課:小芳同學去賣包子,一個包子的價錢是4角,那2個包子呢?學生反應很快盡:8角,3個呢?“1元2角”接著微課里提出:說說你們的思考過程。漸漸地,學生便會懂得結合各自的生活現(xiàn)實,去愉快地學習乘法口訣,融入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 有效利用微課,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數(shù)學課堂教學畢竟是只能面對大部分人,無法讓每一個學生都順利學習好一節(jié)課,畢竟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不同,學習能力有差異,而且每個班級各位同學之間的程度差距都很大,那么對于那些無法及時完成課堂學習的同學來說,對于數(shù)學教學的“暫停”和“重新看”就顯得尤其重要了!而微課正好滿足了這一功能,課堂上那些不理解的,知識點忘記了,以及其他課堂的不足都可以在課外通過自行觀看微課來重新復習,這樣就不用擔心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進度了。正因為如此,家長對微課也是贊不絕口,他們說有了微課,我們的孩子對課堂上的知識點不了解的或理解不透徹的,通過回家復習一般都能掌握,再通過班級組建的微信群或QQ群,還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學習真是太方便了。
微課的回放性和超區(qū)域性,更加讓學生發(fā)揮了自己的主體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有選擇地復習,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進度,適時地復習,充分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的效果良好。它也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框架,更靈活地呈現(xiàn)知識,同時也方便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為后續(xù)的教學提供依據(jù)。比如“5輛汽車4次可以運送100噸鋼材,如果用同樣的7輛汽車運送105噸鋼材,需要運幾次?”這個歸一問題,在課堂上練習時有好幾位同學無法及時掌握,對于解題思路無法確定,找不出等量關系。我設計了一個解題的微課,幾位同學回家后通過微課復習了此內容,掌握了基礎解題思路:先求出單一量,以單一量為標準,求出所要求的數(shù)量。此后再寫作業(yè),解起相關的問題就得心應手了。
三、 有效利用微課,促進學生交流合作
當今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快,所以不會學習的人注定會被社會淘汰,當然每個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何更好地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合作學習!數(shù)學課堂教學應當把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當作主要任務來抓,因為這樣有效的交流合作,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共同發(fā)展,發(fā)展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當然課堂上的有效交流與合作,也可以使課堂更具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在樂中學,把學習變成一種享受!
交流與合作也是教學民主的一個體現(xiàn),可以讓學生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而老師僅充當配角,只是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在這方面,微課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也是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促進交流與合作的手段。比如教學數(shù)線段條數(shù)的實例:已知線段AB上再添加一個點C,此時線段上一共有A、B、C三個點,那么圖中共有幾條線段?繼續(xù)添加點D,此時一共有A、B、C、D四個點,那么圖中共有幾條線段?繼續(xù)添加E點呢?……共有n個點的情況呢?這是一個開放型的題目,學生獨自學習難度大,于是我通過微課的適當提示,引導學生組成合作小組共同討論,最后得出正確結論,較快地解決了問題,理清條理,找準思路,事半功倍!
四、 有效利用微課,合理拓展知識空間
我們說課本教材只是提供學習的部分內容,每個人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對于學有余力的同學來說,僅掌握教材內容較容易,他們會空余大量的時間出來,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好這些多余的時間,那么他們上網(wǎng)聊天、玩游戲就成了必然的事件。而微課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合理地拓展知識空間,也讓學有余力的同學能“登得更高,望得更遠”!
比如學習了分數(shù)的加減乘除后,我利用微課做了一個拓展題:下面四個算式中,得數(shù)最大的是( )
A. (1/17+1/19)×20
B. (1/24+1/29)×30
C. (1/31+1/37)×40
D. (1/41+1/47)×50
通過微課提示,展示思路,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也提高學生對分數(shù)的認識水平。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手段的不斷更新,“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體現(xiàn)形式,利用其特有的優(yōu)勢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提供了有效的輔助作用。它既能突出我們教學的重點,也能適時突破教學難點,改變僅在課堂學習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構建更加和諧的數(shù)學教學。
作者簡介:
林玉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