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
摘 要:教學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學生,他們因為成績的不盡人意而被稱為學困生。但是這些學生的成績差的原因很多都不是智力上有問題,而是由于其基礎比較薄弱或者是自信心上的不足,所以要使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能夠有所提高,重點還是要打好學生的基礎,并鼓勵學生增強自信心。但是我們要清楚的一點就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困生問題的形成是長期積累下來的,這樣要把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就要求我們對學困生的轉化具體辦法進行探討并做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轉化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學生”。也就是說,在我們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關心每一名學生的表現,包括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學習狀態(tài)、情緒。學生是有獨立個性的人,他們的表現也千差萬別,每個班總有這樣一批學生,他們由于種種原因,語文基礎不夠牢固,成績較差,他們不愿意學語文。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學習語文越來越困難,最終成了語文學習方面的學困生。對中學語文教師來說,后進生轉化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將這些學生逐步地拉回正軌,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再一步一步趕上其他同學,我們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我們也就達到了全面育人的教學目標。結合我的教學實際,我認為轉化學困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做好情感鋪墊,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學困生大多存在比較嚴重的自卑心理,他們感覺自己不如所有人,對于自我的評價也比別人要低得多。不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間活動或課外作業(yè)完成方面,他們往往感覺力不從心,并因此受到同學的歧視、嘲笑,有時還會受到家長的責罵。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大多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有相當一部分甚至產生了放棄自我的念頭,導致各方面的表現越來越差。要想在根本上轉變學困生的狀態(tài),還得從心理疏導入手,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信心。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要對學生充滿愛心,耐心地對待這些學生,通過耐心細致的教育,使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發(fā)自肺腑的愛,進而讓他們喜歡上教師,“親其師而信其道”。他們喜歡上了教師,也會連帶地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學科。教師要深入挖掘學生的亮點,抓住學生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大力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充分吸收正面的能量,培養(yǎng)學生進步的信心。可以給學困生安排簡單的任務,體現教師對他們的信任,比如,擔任小組長、幫教師檢查作業(yè)等,這樣他們對自我的要求也會嚴格起來,促使學生自我進步。教師還可以安排優(yōu)秀學生與這些學生結成對子,互幫互學,在潛移默化中讓學困生學習優(yōu)秀學生的長處,不斷進步。
二、多種方法引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碧貏e是那些學困生,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上課時充滿厭倦、抵觸等情緒,這種在學習上的消極情緒對于學生順利地學習語文產生了很大的阻礙。那些后進生本身的情況就比較特殊,有的家庭貧困,或是離異家庭,還有的是孤兒或留守兒童,這些學生本身從家庭中就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關愛,心理上就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思想,學習也沒有動力,轉變這些學生的心理就特別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用自己飽滿的教學激情去激發(fā)學生。適當運用富有吸引力的課堂語言,引入新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興趣……多種手段并用,讓這些學困生感覺語文學習并不枯燥,也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充滿探索意味的體驗,他們就會愛上語文。
三、用成功的喜悅鼓勵學生
成功的喜悅可以使人增強信心,從而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教師不能對學困生提出過高要求,應確定一些低于其他學生的學習目標來引導學生完成。當達到這些目標時,他們就會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這種愉悅感會帶領他們更有興趣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比如,在指導學生練習作文時,教師可以降低要求,讓那些學困生不用完成整篇文章,只寫一段話甚至一句話都可以。無論學生寫出什么,教師都要對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既不斷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又逐漸養(yǎng)成了習慣,提高了能力,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就會往更廣、更深處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及時的鼓勵對學生的進步非常重要,如,做作業(yè),開始只要那些學困生能按時上交作業(yè),教師要就大力表揚,接下來學生就會逐漸認真地對待作業(yè);如果他們能夠準確地完成作業(yè)或者書寫比較認真,教師就應進一步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長此以往,學困生也會養(yǎng)成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其他比如寫作文、課堂回答老師的問題,我都是更關注那些需要提高的后進生,給他們充分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仔細尋找可以對他們進行鼓勵的閃光點,激勵他們不斷進步。對于學困生在課堂上、作業(yè)中出現的錯誤,也不能視而不見,應當委婉地指出,不要責備訓斥,要保護這些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造成學困生落后的原因多種多樣,教師轉化學困生的方法也要隨機應變,因人而異。教師應當不懼繁瑣,耐心細致地找到最適合學生的方法,持之以恒地關注這些學生,用愛心引導他們不斷向上。只要教師拿出為人父母的精神,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從心底熱愛學生,他們就會還給我們驚喜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睢伏生.用真愛去促使后進生轉化[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4).
[2]鄭航.談后進生教育中的“理解”[J].班主任,2009(04).
[3]孫利英.轉化后進生,從“心”開始[J].江西教育,2005(Z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