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青詞宰相”入閣原因探析

      2018-02-09 12:09:36吳華軍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徐階吳山世宗

      吳華軍

      (哈爾濱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袁煒、嚴訥、李春芳與郭樸這四人是明嘉靖暮年的內(nèi)閣大學士,他們均精于青詞,因此,袁煒四人在當時有“青詞宰相”的稱呼。作為嘉靖晚期內(nèi)閣政治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后世學者對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卜健認為“青詞宰相”的泛起是嘉靖晚年朝政“以齋醮擠兌國務(wù)、視內(nèi)閣如同文秘的集中體現(xiàn)”[1],袁煒四人最終能夠位極人臣的原因是依靠撰寫青詞來諂媚明世宗的結(jié)果。但姜德成則認為袁煒等“青詞宰相”能夠順利入閣,是內(nèi)閣首輔徐階為實現(xiàn)“會同票擬與多員共政”,“改良內(nèi)閣內(nèi)部運行現(xiàn)狀,恢復(fù)內(nèi)閣‘三楊模式’的集體操作方式”[2]而進行的努力。由此可見,學界對青詞是不是袁煒四人順利入閣的最關(guān)鍵因素存有異議。本文通過對相關(guān)文獻的梳理,承認袁煒四人在位極人臣的過程中確實與青詞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但袁煒四人得以進入內(nèi)閣則更多的應(yīng)是嘉靖晚年各政治勢力角逐的結(jié)果。

      一、“日食事件”與袁煒入閣

      作為嘉靖晚期內(nèi)閣政治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青詞宰相”的出現(xiàn)必然有其獨特的政治環(huán)境。嘉靖后期,與世宗和朝臣頻繁的齋醮活動相比,內(nèi)閣中長期只有嚴嵩與徐階二人,世宗并不急于增補閣臣;與此同時,在嘉靖晚年特有的政治生態(tài)下,朝臣撰寫青詞成為一種常態(tài),世宗不缺乏撰寫青詞的臣子。從這兩方面來看,袁煒、李春芳、嚴訥與郭樸這四人的入閣恐怕絕非一份青詞就可以讓世宗動用特簡之權(quán)來選取閣臣。

      《明史·袁煒傳》中記載促使袁煒入閣的直接導(dǎo)火索是“日食”事件。其記載為:嘉靖四十年二月發(fā)生了日食,袁煒主張不用救護。禮部尚書吳山不贊成這一建議,被世宗罷免。袁煒憑借其發(fā)言得到世宗賞識而代替吳山擔任禮部尚書。七月,日食再次發(fā)生,時間是一分五秒,按例也不用救護百姓。袁煒隨即相應(yīng)帝意,上書說日食僅一分的原因是世宗像對待父親那樣侍奉天,像侍奉兄長那樣對待太陽,所以日食時間很短,與其他日食不同。世宗聽說后很高興,在冬天就讓袁煒入閣參預(yù)機務(wù),袁煒成為第一個“青詞宰相”[3]。

      而對于這次“日食”事件,《明史·吳山傳》記載得更為詳細。內(nèi)容為:

      明年二月朔,日當食,微陰。歷官言:“日食不見,即同不食。”嵩以為天眷,趣部急上賀,侍郎袁煒亦為言。山仰首曰:“日方虧,將誰欺耶?”仍救護如常儀。帝大怒,山引罪。帝謂山守禮無罪,而責禮科對狀。給事中李東華等震懼,劾山,請與同罪。帝乃責山賣直沽名,停東華俸。嵩言罪在部臣。帝乃貰東華等,命姑識山罪。吏科梁夢龍等見帝怒山甚,又惡專劾山,乃并吏部尚書吳鵬劾之。詔鵬致仕,山冠帶閑住。時皆惜山而深快鵬之去[4]。

      從上述內(nèi)容來看,我們能得出:一、日食爆發(fā)的時間短,嚴嵩認為是天的眷顧,命令群臣上書祝賀,袁煒也上書祝賀;二、禮部尚書吳山不同意嚴嵩的觀點,仍像平常一樣采取救護措施,世宗雖大怒,但并不認為吳山有罪,反而責備禮部給事中李東華。即使有給事中李東華的彈劾,加之嚴嵩的言論,世宗仍不認為吳山有罪。世宗這種厭惡吳山但又討厭臣子只彈劾吳山的情感被吏科給事中梁夢龍發(fā)覺,夢龍便順應(yīng)世宗心意,將吳山與禮部尚書吳鵬一塊彈劾。于是,世宗命吳鵬致仕,吳山為帶職暫退。

      這次日食事件,《明實錄》則記載為:

      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日食,是日微陰。欽天監(jiān)官言:“日食不見,即同不食”, 上悅以為天眷。已而禮部尚書吳山以救護禮畢報忤旨山引罪, 上曰:“爾等守禮不必引罪,該科官如何不參令以狀對?”禮科都給事中李東華等惶恐,言:“圣德當陽,祥云護日,當食不食,此誠至敬格,天之所致也。”山等不知題,請恭謝玄恩。乃如常救護罪不可逭臣等一時失于參正罪亦難辭。上曰:“天眷人君,若君之于臣有不知感,國典不容,況圣人事天敢不欽戴?章內(nèi)不曰稱賀曰謝玄,奸巧孰甚馬山前執(zhí)白鹿殊祥。殿廟強告原,父天眷玄嗣所致。昨陰云中監(jiān)觀候甚明非測言比乃如常救護謂寧盡!已誠不可失正,是則是矣,然不敬天意,賣直沽名亦不可也,科首住俸余各奪半年已?!贝髮W士嚴嵩言:“日食云陰,即同不食,不當救護人所共知而。是日行禮如故,乃部臣之罪,不當專責言官?!鄙显?“卿此言敬天慎禮,正法之謂,本在尊官,東華改罰俸兩月,余宥之部臣姑記罪。”[5]

      從《明實錄》的記載來看,世宗雖在日食事件上對吳山的處理方式有怨言,但并不認為吳山有罪,反而責備禮部給事中李東華與吳山將此事歸于世宗修玄的諂媚。即使嚴嵩為李東華求情,東華仍受世宗懲罰??梢姶藭r的世宗雖然修玄,但仍有正常的是非判斷能力。因此,吳山被世宗罷免,不是因為世宗不認同吳山對日食的處理,而是吳山人云亦云,諂媚世宗修玄所致。

      與此同時,《明通鑒》有云:“初,山與嚴嵩鄉(xiāng)里,嵩子世藩欲與為婚姻,不可,遂與嵩父子有隙,上欲用山內(nèi)閣,嵩陰沮之?!盵6]737從這里可看出,世宗此時對吳山非常欣賞,甚至準備命其入閣,這既是世宗雖對吳山有怨氣,卻依舊保護吳山的原因;也是原本就與吳山有隙的嚴嵩,為保住自身權(quán)力而全力攻擊吳山的緣由。

      嘉靖晚年,長期受寵的嚴嵩也因個人原因開始受到世宗的猜疑。夏言被殺后,嚴嵩出于對世宗的恐懼雖請增補閣臣,以避夏言之禍;但之后世宗對嚴嵩的極度信任,使嚴嵩的心態(tài)慢慢地發(fā)生了改變,嚴嵩父子開始利用世宗的這種“感情”狐假虎威,打擊異己。楊繼盛被殺后,嚴嵩的這種狐假虎威可謂達到極盛,“儼然以丞相自居”也。世宗雖默許嚴嵩父子的專權(quán),但決不意味著世宗允許嚴嵩從“虛相”成為“實相”,威脅自己的地位。因此面對嚴嵩父子在嘉靖后期的專權(quán)事實,內(nèi)心仍不愿徹底與嚴嵩決裂的世宗決定對嚴嵩的權(quán)力進行限制,于是就有了“上欲用山內(nèi)閣”的政治風聲。而面對世宗的冷漠與猜忌,尤其是世宗準備選擇與自己有矛盾的吳山入閣以限制自己的權(quán)力時,嚴嵩決定排斥異己吳山,選擇自己的心腹進入內(nèi)閣,以期與世宗達成新的妥協(xié),于是才會有“日食”事件中嚴嵩與其黨羽極力攻擊吳山的情形。

      面對嚴嵩與其黨羽借“日食”事件對吳山的極力攻擊,世宗對嚴嵩的不滿進一步加劇。于是,世宗雖討厭吳山不遵從自己的旨意,但一直不認為吳山有罪,反而責備李東華等人。世宗的這種曖昧行為,最終被吏科給事中梁夢龍發(fā)覺,夢龍便順應(yīng)世宗心意,將吳山與禮部尚書吳鵬一塊彈劾。于是,世宗讓吳鵬致仕,吳山為帶職暫退。吳鵬是嚴嵩的黨羽,其任吏部尚書期間,“凡百官進退,一聽命于世藩,中外人心,無不鄙薄憤恨”[6]1737。

      由上可知,吳山的致仕絕非僅僅是因為在對待日食的態(tài)度上與世宗相異,而是其背后隱藏著明廷的內(nèi)部權(quán)力斗爭。這次權(quán)力斗爭中,嚴嵩黨羽吳鵬雖被罷,但其競爭者吳山也因此事致仕,而不久嚴嵩的另一位黨羽歐陽必進順利遞補吳鵬,擔任吏部尚書,可以說嚴嵩最終獲得了權(quán)力斗爭的勝利,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另外,世宗將吳山、吳鵬二人一同罷免,在順應(yīng)以嚴嵩為首的群臣要求的同時,未必沒有警示嚴嵩的政治含義。吳山致仕后,世宗特簡了精于青詞,順應(yīng)帝意,又非嚴嵩黨羽的袁煒擔任禮部尚書,而不久后的又一次日食,袁煒完全迎合了世宗對日食的態(tài)度,世宗對袁煒更加賞識。

      嵩黨吳鵬的致仕后,嚴嵩并未從中吸取教訓,反而又推薦其另一名心腹歐陽必進擔任吏部尚書。世宗雖批準這一請求,但“帝漸有疑嵩意”,在嚴嵩政敵徐階的作用下,世宗與嚴嵩長達20多年的君臣之情開始趨于瓦解的同時,也促成了袁煒的最終入閣。

      嘉靖四十年,已經(jīng)83歲的嚴嵩對世宗“辭紙深奧”的“手詔”已不能適應(yīng),這種情況在嚴世藩不在其身邊時更加明顯,“大抵故步皆失”。內(nèi)閣大學士李本離職后,面對嚴嵩的年老體衰,世宗不得不考慮增加閣臣、以協(xié)助其處理全國政務(wù)。吳山事件后,“帝漸有疑嵩意”,而嚴世藩的淫縱行為以及道士藍道行的讖語又加劇了這種疑心,于是世宗開始向徐階尋求意見?!睹魇芳o事本末》載:“時漸有疑嵩意,密諭徐階舉堪輔政者。階密奏曰:‘人君以論相為職,陛下斷自宸衷,則窺伺陰阻之私自塞矣。’”[7]徐階的密奏雖未語嚴嵩,但其意直指嚴嵩及其黨羽,這進一步強化了世宗處理嚴嵩黨羽的決心。于是,嚴嵩兩大心腹黨羽歐陽必進與趙文華很快就被世宗罷免,與此同時,世宗最終選擇了以“撰青詞最稱旨”且非嵩黨的袁煒入閣參預(yù)機務(wù)。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次明廷的權(quán)力斗爭中,袁煒并未直接卷進嚴嵩攻擊吳山的一系列活動,其相關(guān)活動僅是單純的對世宗的諂媚。是以,我們可以說“日食”事件確實促使袁煒入閣,但袁煒只是事件的獲益者,而非參與者。

      二、其他“青詞宰相”的入閣

      自袁煒入閣后,嘉靖晚年的政局發(fā)生急劇變化:一方面是嚴嵩集團的傾覆,內(nèi)閣進入首輔徐階時代;另一方面,“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wù)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8]。這成為內(nèi)閣首輔徐階時代的主要內(nèi)容。隨著“三語”政綱的實施,李春芳、嚴訥與郭樸三人也隨之入閣。

      自嘉靖四十年日食事件后,世宗與嚴嵩的關(guān)系就急轉(zhuǎn)直下。先是世宗逼迫歐陽必進與趙文華等嚴嵩黨羽致仕,后又特簡非嚴嵩黨的袁煒入閣參預(yù)機務(wù)。萬壽宮被焚后,世宗因“壬寅宮變”的陰影而拒絕廷臣請求其返歸大內(nèi)的建議。面對世宗的強硬態(tài)度,事前未與嚴世藩商量的嚴嵩又向世宗提出了“請徙南內(nèi)”的建議。由于英宗曾被景泰帝禁錮在南宮,冷漠猜疑的世宗懼怕成為第二位英宗,于是“大不樂”,君臣間隙進一步擴大。嘉靖四十一年,嚴嵩最終被世宗罷免并遣歸故里。嚴嵩集團的最終覆滅,雖有徐階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世宗認為嚴嵩父子的行為已威脅到皇權(quán)。因此,徐階接替嚴嵩擔任內(nèi)閣首輔后,為避免夏言與嚴嵩之禍,徐階在提出“三語政綱”后,首要任務(wù)就是積極向世宗奏請增補閣臣。

      早在嚴嵩被世宗罷免后,徐階與袁煒二人便奏請世宗增補閣員,但世宗以敷衍的方式拒絕了徐階的請求。嘉靖四十三年,袁煒因疾篤而被迫退休,內(nèi)閣只有徐階一人,于是徐階再次請求增補閣臣。面對徐階的奏請,世宗雖未答應(yīng),但態(tài)度較之前已有所放緩,提出了向效仿成祖之制的看法。徐階在看到世宗態(tài)度趨于緩和后,趁熱打鐵,以成祖之制為切入點再次上奏。內(nèi)容為:

      祖宗時每用四三員,蓋本不欲權(quán)有所專,而閣中先臣每事皆商榷,亦無敢專者。自夏某暴狠,人莫敢犯,繼以嵩受制逆子,欲便其私。于是事皆獨斷,而權(quán)始有所專也。今皇上有意復(fù)成祖之制,誠乃攬乾綱收政柄之要務(wù)。然臣以為此官不但宜多,其員數(shù)須擇廉靜平實畏謹者而用之,方可望其不專肆,至于居首者一員,但仍三五年尤須容令解職[9]。

      在奏折中,徐階先闡述了成祖時內(nèi)閣多元議政而沒有出現(xiàn)閣臣專權(quán)的先例,隨后又引夏言與嚴嵩兩位權(quán)臣的反例,正反例并存,以此來證明多元議政的好處。在此前提下,徐階提出擇取“擇廉靜平實畏謹”的朝臣進入內(nèi)閣來共同參預(yù)機務(wù),同時讓內(nèi)閣首輔三五年一換,以此來鞏固皇權(quán)。徐階奏折呈遞給世宗后,世宗雖有不滿,但也未直接拒絕徐階的建議。于是,徐階連上數(shù)道奏折,最終迫使世宗的立場開始改變,而世宗的退讓,又使徐階進一步奏請增補閣員。徐階的這種堅持,終使世宗于當年四月特簡嚴訥與李春芳進入內(nèi)閣參預(yù)機務(wù)。

      但又需注意的是,世宗在同意徐階增補閣臣時,提出了“廷推”的選拔方式。面對世宗的所提出的意見,徐階則對曰:

      臣惟人臣之罪,莫大于專,臣自壬戌之夏,大書壁間云:“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wù)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庇置渴卤嘏c煒同計,蓋頗有見于此。今必欲添官避自自專之心,委不能無,仰惟皇上真明同日月無所不照矣[10]。

      從徐階的奏折內(nèi)容看,徐階雖希望遞補的閣臣,但并不希望采用廷推的方法。對于廷推這種選拔方式,清人夏夔云:“廷推為有明一代弊政,始則以宰輔之任,而言路持其是非;甚且因結(jié)納之私,而奄黨司其黜陟?!盵11]嘉靖晚年的內(nèi)閣,已失去了連接皇帝與外廷的媒介作用,徹底成為皇權(quán)的附庸,并與言官和外廷諸臣高度對立。一旦閣臣由廷推的方式進入內(nèi)閣,不僅可能重新形成大禮議時閣臣領(lǐng)導(dǎo)外廷與皇帝對立的局面,而且可能出現(xiàn)廷推的閣臣利用自己與外廷的密切關(guān)系擠掉原來的內(nèi)閣首輔。前者對于以強勢、冷漠聞名的世宗而言,出現(xiàn)的可能不大;但后者的這種情況,對于以特簡方式進入內(nèi)閣、與外廷聯(lián)系并不緊密的徐階而言,出現(xiàn)的概率極大。因此,這才是徐階為何會拒絕世宗意見的原因。徐階希望增補的是“擇廉靜平實畏謹”的閣臣,又不欲以廷推的方式選拔閣臣,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徐階想增補的閣臣,是那種既可以明面上牽制徐階、使其不用背負“附內(nèi)傳外”的惡名,又不能在實質(zhì)上威脅徐階權(quán)力的閣臣。

      世宗的強勢與冷漠,迫使朝臣需順應(yīng)其心意,才能有機會進入內(nèi)閣;而內(nèi)閣首輔徐階雖以“三語政綱”標榜,但實際上又不愿閣臣瓜分其權(quán)力。世宗與首輔徐階的雙重標準,致使有機會進入內(nèi)閣的朝臣只能是既可以陪同世宗進行修玄活動,又需其性格“廉靜平實畏謹”,對權(quán)力的渴求欲較小。

      面對世宗與首輔徐階的雙重標準,嚴訥三人在當時的朝臣中占有特別的優(yōu)勢。早在嘉靖三十五年,李春芳、嚴訥就已進入西苑陪伴世宗進行齋醮活動,二人“所撰青詞皆稱旨”[12];同時,二人在仕途上皆有在禮部歷練的背景,李春芳與嚴訥的這種際遇,實質(zhì)上反映了世宗對他們的喜愛,是其他朝臣所不能媲美的。而在性格上,李春芳待人恭謹,“不以勢欺人”[13],嚴訥也“雅意自飭”。無論是政治經(jīng)歷,還是性格,李春芳與嚴訥二人皆符合世宗與首輔徐階的閣臣擇取標準,何況在袁煒致仕時,二人分別擔任禮部尚書與吏部尚書,進入內(nèi)閣合情合理。因此在袁煒致仕后,世宗在徐階屢次奏請增補閣臣的請求下,便特簡李春芳與嚴訥二人入閣參預(yù)機務(wù)。

      嘉靖四十四年,擔任閣臣不敷一年的嚴訥便因病乞歸。嚴訥乞歸后,吏部尚書郭樸在徐階推薦下增補為閣臣。郭樸的經(jīng)歷大致與春芳、嚴訥類似,均是世宗所寵信之臣,嚴嵩黨羽歐陽必進被世宗罷免后,郭樸便代歐陽必進擔任吏部尚書,只是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守喪。嚴訥入閣后,內(nèi)閣首輔徐階不愿“為人貪狡無行”但又“方受帝眷”的董份擔任吏部尚書,便奏請讓郭樸官復(fù)原職。面對官復(fù)原職的誘惑,郭樸卻向世宗請求讓其遵守丁憂之禮,可見其為人絕非后世史書所載的“小人”。嘉靖四十四年六月,頗受世宗寵信的禮部尚書董份因“有傳其(嚴世藩)賄份為之營解”,而遭給事中歐陽一敬以“縱令家仆攬商網(wǎng)利”[14]的理由彈劾,最終被世宗罷免。于是,嚴訥因病乞歸后,在徐階的推薦下,郭樸*對于郭樸“事階稍倨”的情形,發(fā)生于郭樸入閣之后,且是高拱的原因。而史書中并未記載郭樸入閣前與徐階發(fā)生矛盾的情形,反倒有董份被徐階討厭的記載,可見在郭樸入閣前,郭樸在徐階心中仍屬“廉靜平實畏謹”之人。于嘉靖四十五年入閣參預(yù)機務(wù)。

      當然,我們還應(yīng)注意到,李春芳、嚴訥與郭樸在入閣前就已擔任六部尚書職務(wù),并因功分別加封太子太保,已經(jīng)具有了入閣議政的資格。與此同時,李春芳等三人在擔任尚書期間,無論是宗藩則例,還是清除嚴嵩余黨,均顯示出他們的積極作為。因此,李春芳等三人進入內(nèi)閣,除因世宗賞識和首輔徐階認可其“不爭”性格外,其個人的行政能力也應(yīng)值得我們注意。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袁煒、李春芳四人憑借“青詞”與自身的行政能力,確實具備入閣參預(yù)機務(wù)的資格,但在促使袁煒四人順利進入內(nèi)閣的一系列事件中,隱藏著嘉靖晚年朝局中各政治勢力的角逐。嘉靖晚年,一方面,長期與世宗共事的內(nèi)閣首輔嚴嵩年老體衰,在處理明王朝的龐雜事務(wù)時漸漸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嚴嵩依靠嘉靖時期所形成的奇特內(nèi)閣政治而“附內(nèi)專外”,儼然由虛相變?yōu)閷嵪?并開始對皇權(quán)產(chǎn)生威脅。在此情況下,世宗決定增補閣臣吳山,在幫助嚴嵩處理政務(wù)的同時,與次輔徐階一起對嚴嵩形成牽制,但遭到嚴嵩的抵制,于是,“日食”事件爆發(fā)。嚴嵩在“日食”事件中成功迫使吳山致仕,暫時阻止了世宗增補閣臣的行為,至此,君臣矛盾徹底激化。世宗與嚴嵩關(guān)系的轉(zhuǎn)變,隨即被意欲扳倒嚴嵩的次輔徐階發(fā)現(xiàn),在徐階的有意推動下,世宗堅定了限制嚴嵩權(quán)力的決心。于是,世宗先是有意在政治上疏遠嚴嵩,并在不久之后強勢罷免嚴嵩黨羽歐陽必進與趙文華,最后決定特簡非嵩黨的袁煒擔任內(nèi)閣大學士,進行輔政。因此,袁煒的入閣更重要的原因是世宗清理嚴嵩黨羽的衍生品。而袁煒的入閣,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內(nèi)閣首輔嚴嵩時代開始走向結(jié)束。

      嚴嵩集團覆滅后,為避夏言與嚴嵩之禍,也為使內(nèi)閣擺脫作為皇權(quán)的附庸,徐階決定增補閣臣以避首輔之專。徐階雖積極奏請世宗增補閣臣,但也不愿真正使自己的權(quán)力受到限制,因此,徐階希望世宗特簡一批“廉靜平實畏謹”之人入閣參預(yù)機務(wù)。對世宗而言,世宗絕不愿意徐階成為下一個嚴嵩,因此,世宗希望新進閣臣能像袁煒一樣牽制徐階。既要避免世宗對自己的猜忌,又不能在實際上阻礙自己,徐階最終推薦了以青詞聞名、陪伴世宗俢玄,又有實際行政處理能力,并且性格平實畏謹?shù)睦畲悍?、嚴訥入閣,嚴訥乞歸后,徐階又推薦了與李、嚴類似的郭樸入閣。因此,李春芳三人的入閣,可以說是世宗與徐階彼此妥協(xié)的政治結(jié)果。

      參考文獻:

      [1]卜健.明世宗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4.

      [2]姜德成.徐階與嘉隆政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201-202.

      [3]張廷玉.明史·袁煒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117.

      [4]張廷玉.明史·吳山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693.

      [5]徐階,張居正.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嘉靖四十年二月辛卯朔[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8183-8184.

      [6]夏夔.明通鑒·紀六十二[M].長沙:岳麓書社,1999:1739.

      [7]谷應(yīng)泰.明史紀事本末·嚴嵩用事[M].北京:中華書局,1977:827-829.

      [8]王世貞.弇州山人續(xù)稿·徐文貞公行狀[M].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6288.

      [9]徐階.世經(jīng)堂集·答補閣臣諭一[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冊):403-404.

      [11]徐階.世經(jīng)堂集·答添閣臣諭二[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9冊):79-407.

      [11]夏夔.明通鑒·紀七十七[M].長沙:岳麓書社,1999:2148.

      [12]張廷玉.明史·嚴訥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116-5117.

      [13]張廷玉.明史·李春芳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118.

      [14]夏夔.明通鑒·紀六十三[M].長沙:岳麓書社,1999:1776.

      猜你喜歡
      徐階吳山世宗
      “訓民正音”創(chuàng)制過程探微
      ——兼論 “訓民正音”創(chuàng)制者之爭
      徐階主動認錯
      故事會(2021年15期)2021-08-04 05:55:24
      高尚
      離不開的對手
      民間文學(2020年10期)2020-01-04 07:06:02
      名落孫山
      徐階的脾性
      《陷遼記》中遼世宗祭奠對象考辨
      論金世宗的納諫與用人
      徐階逃跑
      做人與處世(2015年4期)2015-09-10 12:50:45
      煙 鬼
      疏勒县| 宜兰县| 乐亭县| 宣城市| 新闻| 化州市| 西林县| 闽清县| 木里| 梁山县| 疏附县| 时尚| 青田县| 丽江市| 洪泽县| 凤凰县| 莱阳市| 九龙坡区| 新河县| 滁州市| 姚安县| 西青区| 黑河市| 十堰市| 昌都县| 元氏县| 秦皇岛市| 上犹县| 永州市| 红桥区| 雷波县| 汉源县| 蒙自县| 阳西县| 白玉县| 怀化市| 新宁县| 潼南县| 佛冈县| 灌阳县|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