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鵬 徐國琴
(上饒師范學(xué)院,江西 上饒 334001)
外語類電視節(jié)目,作為國外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肩負著傳播中華文化,促進對外交流的重任,其節(jié)目質(zhì)量事關(guān)國家形象。而由于外語電視節(jié)目的受眾中,外國人大多數(shù)聽不懂中文,國內(nèi)民眾外語聽力能力多有限,雙方都需要借助翻譯后的字幕才能完成對媒介傳播信息的接受。當前市場上字幕翻譯的質(zhì)量良莠不齊,一些譯制片電影中所配的字幕翻譯,因詞不達意,影響了受眾的觀影質(zhì)量而備受觀影者的指責(zé)。如許多外語在意譯過程中不準確,有一些名稱則是直譯顯得僵化,如怪獸名直譯為“雅瑪拉奇”沒有了美感和藝術(shù)感,以及許多源語國當?shù)氐牧?xí)慣性口語,卻出現(xiàn)了錯誤翻譯的現(xiàn)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因此,針對字幕翻譯忠實原作品,即忠實觀的研究,也顯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將針對字幕翻譯的定義和限制、縮減式翻譯的定義進行闡述,進一步探討針對縮減式翻譯法的一些理解誤區(qū),嘗試提出在傳媒視角下的字幕翻譯忠實觀,并以之作為指導(dǎo),來理清針對縮減式翻譯法的相關(guān)理解誤區(qū),以期提高字幕翻譯的質(zhì)量及翻譯者的翻譯素養(yǎng)。
字幕翻譯分為兩種:一種是語內(nèi)字幕,另一種是語際字幕。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語際字幕的翻譯,即不同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語際字幕是指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言翻譯成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說的字幕翻譯。但是該字幕翻譯主要是一類在頻幕上僅顯示目的語的字幕,不顯示與之對照的源語字幕的形式。
字幕翻譯受到了字幕在屏幕上出現(xiàn)時間的限制。字幕不同于一般的文本,它需要與屏幕畫面和音頻同步配合,交替出現(xiàn)在屏幕上。字幕雖然不像配音那么嚴格,需要對口型,但是每行字幕在屏幕上停留供讀者掃視的時間,一般也只有兩三秒,觀眾并不能看到之前出現(xiàn)的字幕內(nèi)容。因此字幕翻譯者需要在限制的時間內(nèi)完成源語言信息的有效傳遞。
除了時間限制外,字幕翻譯還受到了字幕在屏幕空間上的限制。電視屏幕上可容納的語言符號數(shù)目有限,且屏幕只能容納一行字幕。字幕如果過長,一方面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影響觀眾的觀看效果,另一方面因為字幕停留時間短暫,導(dǎo)致觀眾不能看完,影響觀眾接受信息的完整度。因此字幕翻譯者必須在準確完整傳遞信息的同時,還要盡量精簡譯文,使譯文能夠符合字幕空間限制的要求,簡言之,字幕翻譯需要高度濃縮忠實原文版的翻譯稿。
字幕翻為了滿足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譯者將源語進行濃縮式翻譯的方法被稱為縮減式翻譯法。該翻譯手法常采用三種形式:濃縮、壓縮性意譯和刪除。濃縮即只譯出原文信息的精髓和要旨,使受眾能抓住源語的靈魂;壓縮性意譯指用較為簡短的語句,來翻譯出源語言的含意,可能沒有抓住魂,只是抓住了形;刪除當然就是完全略去不翻譯了。
濃縮:是指翻譯者針對源語言進行深度的理解與吸收,抓住了源語言的靈魂和精髓后,再使用目的語簡潔明了的表達出來,就如同蜜蜂采了成百朵花蜜之后,最終能夠釀造出精華的蜜來。字幕翻譯若能夠達到這一水準,一般是實現(xiàn)了翻譯境界中的較高層次,實現(xiàn)了“信、雅、達”的高度融合,甚至有一部分翻譯者的再創(chuàng)造成份在其中,使觀眾心領(lǐng)神會作品所要表達的精神意境,字幕翻譯中濃縮這一手法的運用,非常重要,并需要譯者多磨練此技巧。
壓縮性意譯:是指針對一大段影片中的源語言,翻譯者通過理解原文及影片情節(jié)后,采用壓縮性意譯的手法,描述出源語言的形。好的翻譯者熟練掌握此手法后,也能使整個字幕的翻譯水準,達到中上層的水平。常言道,畫虎畫皮難畫神,能夠用簡練的語言,描述好源語言的形,也是非常成功的字幕翻譯,這種手法是字幕翻譯中最常采用的手法。
刪除:是指針對影片源語言中許多語言,因為沒有太大意義,如果忠實地完全翻譯出來,會擠占字幕的空間資源及時間資源,因而就采用了直接的刪除。源語言中,哪些是需要刪除的,哪些是不能刪除的,也是非常考驗翻譯技巧的。字幕翻譯人員,也需要掌握好這一翻譯手法,才能直接實現(xiàn)字幕翻譯作品高品質(zhì)。有一些不能刪除的,如果刪除了,就會影響源語言“信”的表述,“信”是翻譯作品時,排在第一位的要素,也就是指翻譯的忠實觀。
總言之,翻譯者在翻譯字幕時,采用上述的三種手法,最終目標都是要維護翻譯時的忠實觀。翻譯一部作品,如何評價其品質(zhì)高低,無非就是“信、雅、達”,信也就是要忠實于原著,能被準確的將源語言的信息傳達出去,其次才是“雅”和“達”。字幕翻譯因為受到字幕對時間及空間的特殊要求,常常無法完全的忠實于“信”,很多信息會被刪除掉,如果濃縮和壓縮性手法練習(xí)得不夠純熟,就會使譯文離“信”非常遙遠,從而整體上降低了翻譯品質(zhì),使受眾無法瞬間感受到源語言及影片文化的精髓,無法較好的傳遞影片文化信息。
采用縮減式翻譯法來翻譯字幕常會使觀眾與部分譯者誤認為該種譯法不能準確完整地傳遞源語言的信息。其實不然,原因如下。
首先,譯者適當對源語言進行縮減式翻譯,而不是將之全部在字幕中表達出來,這是字幕翻譯這種特殊翻譯形式不得不熟練采用的一種翻譯手法。字幕翻譯不同于常見的文本翻譯,有其獨特的傳媒特征和要求。字幕翻譯必須精簡,為符合影片播放中時間及空間的特殊需要。過長的字幕會讓觀眾在字幕有限的存在時間內(nèi)忙于接收字幕信息,無暇顧及圖像及音頻信息,最終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和節(jié)目整體信息傳達的效果,使視聽盛宴大打折扣。
其次,針對源語言中當?shù)叵嚓P(guān)口語、俚語的錯誤翻譯,針對其中的一些重復(fù)現(xiàn)象不會刪除化處理,翻譯品就會出現(xiàn)有失忠實觀的現(xiàn)象,這一點必須進行糾正,不能將錯就錯。一定要準確理解這些口語及俚語的使用場境后,盡量選用較合適的曠目的語口語、俚語對應(yīng)翻譯,如果對應(yīng)得好,能夠極大地為字幕翻譯加分,使受眾一看就心領(lǐng)神會,得到影片中所要傳達信息的精華所在,能夠更好地提升觀影的體驗。
最后,字幕翻譯不像其它類型的翻譯,接受者的信息獲取渠道只有文字本身。字幕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是配合音頻和畫面同步出現(xiàn),受眾的對信息接受的準確完整性,不僅能靠字幕中的文本內(nèi)容,還能從視頻畫面、音頻中獲取大量信息,如果三才能夠有機結(jié)合,即字幕、畫面和音頻所構(gòu)成一個整體信息,即視音頻與字幕之間的信息形成一種共通與互補時,就能用少量精準的文字,配合視音信息,實現(xiàn)影片信息的完整傳達。利用好這一點,翻譯字幕時可以在保證字幕、畫面和音頻所構(gòu)成的整體信息不變的大前提下,靈活地對源語言信息進行縮減,以符合字幕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同時還滿足了“信”,即忠實觀的要求。
不管是何種形式的翻譯,忠實于原著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對于字幕翻譯來說同樣如此。不忠實于原著的字幕翻譯,再簡潔明了,只會誤導(dǎo)觀眾,都會極大地破壞了傳遞信息的效果。
基于字幕翻譯受到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狹義的忠實于原著的標準進行字幕翻譯,則勢必造成字幕冗長,使觀眾在看字幕和觀賞視頻畫面間疲于應(yīng)對,會使節(jié)目的傳播效果打折,觀眾也無法完全吸收字幕信息而無法實現(xiàn)信息忠實傳播的目標。翻譯的忠實實質(zhì)指受眾準確完整地接收信息,而信息是不分種類和來源的,除了書面文字外,還有聲音、視覺和聽覺信息。字幕翻譯的忠實,是一種廣義的忠實,它的信息來源有別于其它翻譯通常只有文字或聲音一種媒介傳播渠道,它是指對基于視音頻畫面、聲音和字幕三位一體所有機構(gòu)成的整體信息的忠實。因此字幕翻譯里講的忠實,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忠實不同,它所指的忠實范圍更為廣闊。
觀眾并不像普通譯著的讀者一樣關(guān)注的只有文字本身,字幕只起一個輔助作用。觀眾的信息來源不只字幕,還有畫面、聲音的綜合信息,三者雖有差異,但又互補,即傳遞的信息大致相同,但形式不同。譯者翻譯時不能將三者孤立。在傳媒視角下的翻譯,三者融合后,觀眾接收的整體信息是沒有損失的,因為廣義下的字幕翻譯結(jié)合了音頻和畫面,這樣觀眾看濃縮版和壓縮版的字幕也完成了忠實地接收信息,還盡可能有精力觀賞畫面,聆聽聲音,節(jié)目的傳播效果同樣也達到了。
傳統(tǒng)狹義的忠實觀下的字幕翻譯,因其冗長,字幕停留時間短,相比于廣義的字幕翻譯,受眾對信息的接收程度和理解程度更低,因此廣義的字幕翻譯手法,要優(yōu)于狹義的字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