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中后期吳中地區(qū)文人消費與書畫交易*

      2018-02-20 13:15:32陶小軍
      學術(shù)研究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吳中書畫作品文人

      陶小軍

      一、經(jīng)濟生活下雅俗合流

      江南的吳中地區(qū)自隋代開鑿運河以后,就是江南地區(qū)重要的航運中轉(zhuǎn)中心,交通的便利使得吳中地區(qū)沿河村落成為商品集散地,同時帶動了商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明代中后期,由于政治的平和與穩(wěn)定,促進了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帶動了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吳中地區(qū)已經(jīng)是全國貿(mào)易的核心,是各種絲綢、工藝品生產(chǎn)的中心。a張海林:《蘇州早期城市現(xiàn)代化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2-13頁。隨著商業(yè)活動的展開,在吳中地區(qū)“棄儒從商”成為一時之風氣。b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第178-185頁。商人的地位開始逐漸提高,商人階層開始崛起,打破了社會原有的“士農(nóng)工商”階級結(jié)構(gòu),士與商之間的界限日趨模糊,原本士人所擁有的社會身份受到了挑戰(zhàn),文人開始注重自身的“雅行”,用來與商人的“俗士”做區(qū)別。

      賞玩文化發(fā)展至明代后期,深具世俗性之文人已成推動其流行之主力,文人一方面以此自許高雅,一方面籍此市易謀利?!p玩文化成為社會上優(yōu)勢的生活文化,參與者日多,參與層面日廣……因而這套“雅”致的生活文化乃隨之趨于世“俗”化,文人因應(yīng)于此乃更試圖重構(gòu)雅界,如此,雅俗之間乃出現(xiàn)饒富社會文化意趣的流動與辯證關(guān)系。c王鴻泰:《雅俗的辯證:明代賞玩文化的流行與士商關(guān)系的交錯》,《新史學》2016年12月第17卷第4期。

      商業(yè)的發(fā)展使得吳中地區(qū)變得富足,民風開始追求奢華,“至于民間風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過于三吳。自昔吳俗習奢華、樂奇異,人情皆觀赴焉”。d[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76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消費能力亦跟著提高,奢靡之風很快在整個社會中傳播開來,并開始主導當時的消費文化,“蘇人以為雅者,則四方隨而雅之,俗者,則隨而俗之。其賞識品第本精,故物莫能違”。e[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33頁。吳中地區(qū)的流行事物帶動了各地的爭相效仿的風潮,吳中地區(qū)文人所提出的雅俗消費觀念,通過文人與商品市場的互動,亦開始間接引導了全國的消費審美。由于吳中地區(qū)的市場經(jīng)濟發(fā)達,商人大力栽培生員參加科舉考試,為自身增加文氣,造成明代官商界限模糊,商人地位亦借此獲得大幅度的提高,文人在此與商賈的交往,不僅有利于提升本身的聲譽,更多得是能獲得商賈的資助。“文人名高,商人多金。名士以商人為經(jīng)濟后盾,可以照樣風雅,照樣賦詩度曲;商人由名士捧場,奸貪說成義廉,俗物諛為雅士,生意越做越大,與民眾的矛盾也得以緩和。一文一商,相得益彰a范金民:《商業(yè)文化與明清地方文化》,鄧培凱主編:《明代政治與文化變遷》,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75-76頁”。吳中地區(qū)逐漸進入市民、文人、商賈與世俗相結(jié)合的階段,彼此互相影響?!吧虡I(yè)的繁榮為士人提供了更多謀生途徑的選擇,士商的互動、商人地位的提高,也在逐漸的改變著士人的傳統(tǒng)觀念。士人不再諱言利,只要取之有道,利是應(yīng)該得到的。”b羅宗強:《明代后期士人心態(tài)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62頁。

      商人獲取大量商業(yè)利潤后,進而追求大眾對其具有儒商特質(zhì)的文化尊重,開始“文化美容”,積極投資文化事業(yè)并且置身其中,“下層的追逐者千方百計地想擴大時髦的范圍以便將他們自己也包括進去;上層的制定者則處心積慮要設(shè)置新的障礙,不讓圈外的人進來”。c[加]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yè)與文化》,方駿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年,第252頁。文人對“雅”的傾向在文化消費上很快轉(zhuǎn)為商業(yè)行為,文人與富商爭相收藏書畫、古玩來提高自身的品位,活躍了明中后期吳中地區(qū)城市的文化活動。

      二、士商互動中的書畫交易

      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的情形下,書畫類藝術(shù)品也逐步完成了商品化的轉(zhuǎn)化,“文人參與世俗的書畫交易,進而通過對書畫商品的改良使之精致化,符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并進一步通過書畫作品的影響來提升社會文化品位”。d王菡薇:《晚明商業(yè)社會對陳洪綬畫風的影響》,《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原屬于文人階層的書畫收藏與交易行為,開始被商人階層所模仿并很快變?yōu)楦傁嗯时龋八麄冇兄餐娜の?,因而他們能夠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市場需求”。e王菡薇:《隱喻與視覺:藝術(shù)史跨語境研究下的中國書畫》,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7年,第124頁。文人對書畫的品賞,注重的是“閑賞”與“清玩”的特質(zhì),而商人在參與之后,很快就使得書畫購藏從最初的夸富斗奢的手段,變?yōu)槿缤徶媒鹩裰閷氁粯?,把書畫作品當成另一類的置產(chǎn)方式,擁有書畫作品的多少亦變?yōu)榱水敃r社會身份的象征。這一時期,書畫作品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易,已經(jīng)很普遍,相對于一幅作品而言,亦會出現(xiàn)頻繁的買賣的情形。明人董其昌所撰《畫禪室隨筆》卷一,《臨官奴帖真跡》中記載:“昔年見之南都,曾記其筆法與米帖……聞為海上潘方伯所得,又復歸王元美,王以貽余座師新安許文穆歐公,文穆傳之少子胄君,一武弁借觀,因轉(zhuǎn)售之。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頃于吳門出示余,快余二十余年積想,遂臨此本云?!眆[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屠友祥校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0頁。這是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對《官奴帖》流通情況的介紹,從其首次見到此帖到之后再次見到,根據(jù)董其昌的活動年表,可以判斷大致為二十余年,這期間通過買賣、贈與、繼承等方式,《官奴帖》經(jīng)過了五次轉(zhuǎn)手。

      明人文嘉所撰《鈐山堂書畫記》,在《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記載:“圖藏宜興徐文靖家,后歸西崖李氏,李歸陳湖陸氏,陸氏子負官緡,質(zhì)于昆山顧氏,有人以一千二百金得之”。g[明]文嘉:《鈐山堂書畫記》,黃賓虹、鄧實編:《美術(shù)叢書》二集第六輯,杭州: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3年,第51頁。這是文嘉在《鈐山堂書畫記》中對《清明上河圖》的記載,《清明上河圖》在落入嚴嵩(1480—1526)手之前,先后經(jīng)過了徐溥(1428—1499)、李東陽(1447—1516)、陸完(1458—1526)、顧鼎臣(1473—1540)收藏,經(jīng)質(zhì)押后被人以1200金所購買。根據(jù)收藏者的各自生卒年來推算,《清明上河圖》在100年之間,至少經(jīng)歷了五次轉(zhuǎn)手。在這兩則記載中,明確可以看出書畫作品在文人交往活動中是占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收藏觀賞以外,具有社交或利益性質(zhì)的饋贈、質(zhì)押、轉(zhuǎn)售以及貨錢兩清的買賣交易。

      明代中后期的科舉考試及官場文化盛行交結(jié)奉承之風,書問、拜謁、饋送繁忙,這些社交禮節(jié)中具有濃厚的利益性質(zhì)。a牛健強:《明代中后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第180頁。受此影響,商人與庶民也以書畫作為交際應(yīng)酬的媒介之一,但是選擇書畫消費,把書畫作品亦為自身資產(chǎn)投資,資產(chǎn)的保值與增值作是選擇書畫消費的重要原因。

      作為資產(chǎn)而言,隨時變?yōu)楝F(xiàn)金是衡量資產(chǎn)優(yōu)質(zhì)與否的標志。質(zhì)押在某種形式上是書畫交易的另一種形式,明人顧起元所撰《客座贅語》卷八,在《賞鑒》中記載: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舊云在南京一質(zhì)庫,后入魏公家,或云在王守溪相公公子處。嘉靖中,一貴人以重價購送嚴世蕃者,乃時人昆山王彪從王公子處私臨本也。世蕃喜甚,裝潢人湯姓號北川者,索賂不得,指言其偽。世蕃大怒,卒以陷貴人云。b顧起元:《客座贅語》,《元明史料筆記:庚己編、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51-252頁。

      除了將書畫直接質(zhì)押于專業(yè)當鋪進行的交易外,在欲以書畫質(zhì)押換錢時,亦會直接選擇到書畫收藏家處尋求交易,以期望獲得更為合理的價格。明人詹景鳳所撰《詹東圖玄覽編》附錄題跋,《文氏顧氏翻刻定武蘭亭十四跋》中記載:“米元章題本定武《蘭亭序》,舊藏云間顧汝修處……汝修上銓部,以此質(zhì)項元汴家”。c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中國書畫全書》第4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第53頁。在時人李日華的《味水軒日記》中,對質(zhì)押書畫一事提及甚多d[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中國書畫全書》第3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第1097-1151頁。,其中以單幅作品質(zhì)押的為多數(shù),也有同時間質(zhì)押6件e[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第1110頁?;?0件f[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第1149頁。多件書畫作品的記錄, 可見在明代中后期,書畫作品作為抵押物,用來置換資金并不是偶爾為之的行為。

      在書畫交易中,以金錢買賣交易最為常見,也是書畫收藏的主要渠道。明人李日華所撰《味水軒日記》卷四中記載:“十九日。風雨,杭客潘琴臺、吳卿云來,袖示趙子昂臨張長史《秋深帖》,白宋箋紙,長幅作掛軸,筆氣極雄倨,汰盡吳興姿膩之習,古人能領(lǐng)人意若此。余以四金購之?!眊[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第1163頁。

      文人不僅僅是購買者,買進書畫作品進行收藏,同時也會根據(jù)實際情況賣出自己的藏品,成為賣方,交易轉(zhuǎn)手很是頻繁。清人朱彝尊所撰《曝書亭集》卷五十四,《項子京畫卷跋》中記載:“近日士大夫好古,其家輒貧,或旋購旋去之,大率非其人矣。噫!非其人而厚藏,書畫之厄,終歸于燼而已。”h朱彝尊:《曝書亭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7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出版社,1986年,第261頁。

      明代中后期的書畫買賣交易中,文人從最先的消費者,發(fā)展為購銷結(jié)合,為了不同的原因,當然包含求利的因素,開始將自身的藏品予以轉(zhuǎn)賣。不僅普通文人在日常生活中會交易書畫作品,例如文彭就有出賣藏品的記錄,明人詹景鳳所著《詹東圖玄覽編》卷一中記載:“懷素自序,舊在文待詔家。吾歙羅舍人龍文幸于嚴相國,欲買獻相國,托黃淳父、許元復二人先商定所值。二人主為千金,羅遂致千金。文得千金,分百金為二人壽?!眎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第26頁。

      王世懋也有書畫藏品交易的記錄,明人詹景鳳所著《詹東圖玄覽編》卷三中記載:“王太常藏索靖書《史孝山出師頌》……其一本則文壽承于都下買得,數(shù)年后以七十金售與項元汴?!眏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第26頁。身居高官的董其昌亦參與了書畫轉(zhuǎn)賣的行列。明人詹景鳳所著《詹東圖玄覽編》卷四中記載:“王叔明花溪漁隱一全幅……作小楷七八十字,落款乃生硬不成章,想是當時高手臨本。云間董翰林思白賣于黃開先,取價五十金。”k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第50頁。

      晚明時期重要的收藏家項元汴,相對于文人對書畫交易和價格的隱諱,他將其收購的書畫價格詳細的表明在作品之上。明人姜紹書所撰《韻石齋筆談》卷下,《項墨林收藏》中記載:“每得名繪事,以印鈴之,累累滿幅……復載其價于褚尾,以示后人,此與賈豎甲乙?guī)づ窈萎悾坎贿^欲子孫長守,縱或求售,亦期照原直而請益焉,貽謀亦既周矣。”a姜紹書:《韻石齋筆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2冊,臺北:臺灣商務(wù)出版社,1986年,第114頁。

      項元汴本人精通鑒賞,在書畫商標明購買價格,可能是希望其子孫能知道書畫的價值,能長期持有,即使出售,也可參考原來的價格來訂立新的售價。這個行為應(yīng)該是受項元汴原本就是商人的習慣影響,至少可看出項元汴認為其所購藏的書畫就是有價資產(chǎn),是商品的一種。項元汴在書畫收藏中,購買遠多于售出,他認為書畫藏品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具有資產(chǎn)所具有的特質(zhì)。

      三、購藏風氣下的作偽

      隨著書畫交易的頻繁,參與的人愈來愈多,對書畫作品的購求量日益增大,書畫轉(zhuǎn)手交易中獲利豐厚,使得書畫作偽、欺詐交易的行為風行一時?!肮嵌詠矶嘹I,而吳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b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廿六,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明代筆記小說大觀》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87頁。明代中后期由于好事者的日益增多,吳中地區(qū)購藏書畫的風氣日盛,收藏者鑒于需要展示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出于資產(chǎn)配置的考慮,購求的書畫作品一般以名家作品為主流,這一消費傾向必然對書畫交易商也帶來影響。名家作品總量有限,需求增加,自然就促使作偽的產(chǎn)生。

      明代中后期的書畫交易市場中,特別重視書畫作品上的款識與題跋,具有可靠的款識與題跋的作品能夠證明書畫作品的流傳有序,也就更能使買家認為作品是真跡,從而提高售價和銷售幾率。在明人沈德符所撰《萬歷野獲編》卷二十六,《舊畫款識》中記載:

      古名畫不重款識。然今人耳食者多,未免以無款貶價。予頃在京貫城市中,同老古董徐季恒步閱,見一破碎手卷,紙質(zhì)堅瑩,似高麗舊箋,純畫人物,長幾及尺,女郎十余曹,皆倚醉偃仰,老媼旁掖之,或背負以趨,予急貿(mào)得歸寓。徐怪詰所以,予曰:“昔閻立本作醉僧圖,后因有醉道士、醉學究圖,此必醉仕女也,衣摺簡逸,筆法生動,有吳帶當風遺意,是馬和之筆無疑。“徐大喜,正窘迫,從予哀乞,因為貽之,售于朱戶部朱陵,得重價。又一友世裔而為古董大估。一日,攜一大掛幅來,重樓復殿,巖泉映帶中,有美嬪袒露半身,而群女擁持之。苦無題識,問予當作何名。予曰:“此楊妃華清賜浴圖,可竟署李思訓?!按擞岩嘞采酢A某侵燹に芬灰妵@賞,以百金買去,其元值一金耳。

      金陵胡秋宇太史家,舊藏江干雪意卷,雖無款識,然非宋畫苑及南渡李、劉、馬、夏輩所辦也。馮開之為祭酒,以賤值得之。董玄宰太史一見驚嘆,定以為王右丞得意筆,謂必非五代人所能望見,李營邱以下所不論也,作跋幾千言,贊譽不容口。以此著名東南。祭酒身后,其長君以售徽州富人吳心宇,評價八百金。吳喜慰過望,置酒高會者匝月。今真跡仍在馮長君。蓋初鬻時,覓得舊絹,倩嘉禾朱生號肖海者臨摹逼肖,又割董跋裝褫于后以欺之耳,今之賞鑒與收藏兩家,大抵如此。c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廿六,第1739-1740頁。

      由于無款作品的貶價,致使作假添加名款的作品增加,書畫商以低價買進的《仕女圖》,由于作偽添加了唐代名畫家李思訓的名款,竟以百金的價格售出。原本無名款的書畫作品借由當世名家鑒定,加上題識后從而價格倍增。董其昌作為當時的鑒賞大家,在《江干雪意》畫作上作跋千言后,作品身價倍增。原本以賤價買得的畫作,再次交易時,竟然用割下董其昌題寫的真題跋,重新裝裱在用舊絹復制的圖畫摹本上,冒充原作進行銷售,購買者由于認為題跋是確定的鑒賞大家真跡,竟疏于鑒定原作,最終以八百金高價售出。明代后期江南的平均米價每石約為白銀1.08兩,絹價每匹約為白銀0.8兩。d全漢升:《宋明間白銀購買力的變動及其原因》,全漢升:《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臺北: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1987年,第103、105頁。由此可以看出,書畫商在此交易中所獲得的收益絕對是厚利。

      在無名款的作品中作偽添加名家名款的行為,對于鑒賞家而言,通過書畫家的個人風格、書畫作品的時代風格以及相關(guān)的鑒定知識,相對而言還是較易辨別出真?zhèn)?。明人詹景鳳所著《詹東圖玄覽編》卷一中記載:“馬一卷……予看是唐人筆,大類韓幹,鬻者乃妄題為松雪。不知畫一入松雪,便涉精巧,無唐人渾古意,致次最宜辯也?!盿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第5頁。

      不管如何來理解,在沒有名款的書畫作品上根據(jù)內(nèi)容與風格來附會作者,強綴名款,從而在書畫交易中意圖獲得高價的行為,就是一種變相的作偽,對原有的書畫作品損害更大,使后來者更加真?zhèn)坞y辨。

      明代中后期吳中地區(qū),利用偽作加上真題跋后進行交易的欺詐行為,在清人吳其貞所著《書畫記》卷四,《陸機平復帖一小卷》中記載:“時庚子五月二十二日,觀(陸機《平復帖》)于葛君常之手,惜其將元人題識拆售于歸希之,配在偽本《勘馬圖》后?!眀吳其貞:《書畫記》,《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年,第82頁。

      把一幅作品拆分為幾幅作品,配以真?zhèn)晤}跋分開裝裱,分開交易,亦是書畫商人用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書畫作品上的題跋真?zhèn)瓮菚嬜髌疯b定的一個側(cè)面標準,由于真?zhèn)坞y辨,鑒賞家尤為厭惡,“大抵吳人多以真跋裝偽本后索重價,以真本私藏不與人觀,此行徑最為可恨”。c詹景鳳:《詹東圖玄覽編》,第5-6頁。題跋者一般是社會名家或鑒賞大家,通過題跋可以輕松的看出這件作品之前的流傳情況,利用慕名的心理來增加購買者以信心,從而獲得高價。交易者利用真題跋與假作品裝裱成一幅作品銷售,這已經(jīng)脫離了書畫作品原本是作為文人雅玩的性質(zhì),從而全面的屬于商業(yè)欺詐行為。

      四、結(jié)語

      吳中地區(qū)在明代初年所受到的政治高壓在明代中期以后逐漸消減,而經(jīng)濟的富庶使得這一地區(qū)商業(yè)活動發(fā)達,使得士、商之間界限模糊,文人所倡導的賞玩文化成為社會流行風尚,文人與富商競相購藏書畫。書畫作品的收藏在晚明社會成為文化身份的標榜之物,從文人的賞玩行為逐漸轉(zhuǎn)變?yōu)槠毡榈纳鐣L氣,書畫作品從原本的藝術(shù)性逐步向商品性開始轉(zhuǎn)化,書畫交易成為一種投資行為,書畫作品具有了資產(chǎn)的保值與增值功能。隨著書畫商業(yè)性的增加,書畫交易的數(shù)量和頻次增加,流通速度加快,文人和商人收藏家紛紛介入書畫交易之中。由于書畫交易獲利可觀,書畫作品的真?zhèn)斡蛛y以鑒別,書畫作品上的題跋就成為書畫作品流傳有序的重要參考,也就轉(zhuǎn)變?yōu)闀嬞徺I者十分重視的價值保證。這種觀念引發(fā)了對書畫添款、改款等偽詐行為的增多,亦引發(fā)了書畫作偽、欺詐行為的產(chǎn)生??梢?,在明代中后期吳中地區(qū)在商品經(jīng)濟繁盛下重利與慕名的消費意識不僅給書畫交易帶來了繁榮,也使得書畫交易中的作品真?zhèn)坞y辨,書畫交易載這種情形下呈現(xiàn)出復雜化的態(tài)勢。

      猜你喜歡
      吳中書畫作品文人
      那不一樣
      Were Dinosaurs Able to Swim?
      姑蘇繁華地 吳中第一鎮(zhèn)
      華人時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42
      文人與酒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愛睡覺
      文人與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3
      吳中太湖新城
      少兒書畫作品8幅
      9月書畫作品精選
      渑池县| 石楼县| 二连浩特市| 顺昌县| 崇仁县| 淳安县| 穆棱市| 通榆县| 连江县| 陵川县| 巴林左旗| 前郭尔| 胶州市| 遵化市| 洱源县| 扶绥县| 登封市| 东港市| 刚察县| 夏邑县| 邢台县| 珠海市| 东乌珠穆沁旗| 革吉县| 措勤县| 六盘水市| 庄浪县| 鹤山市| 安龙县| 安庆市| 茌平县| 鹰潭市| 长子县| 富川| 容城县| 皋兰县| 蒲江县| 古丈县| 连云港市| 河东区|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