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英語的困境之一就是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除了課堂上和做練習之外,用到英語的機會少之又少。這是學生單詞難記、英語難學的重要原因。一般情況下,學生學習英語都是機械地反復記憶,這種方法既枯燥效率又低,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沒有語言環(huán)境已成事實,也很難改變,尤其是在西南地區(qū)。那么,鑒于這樣的情況,英語教師如何改善這樣的困境呢?
閱讀,大量的課外閱讀是一劑良方。通過閱讀,單詞在閱讀材料中反復出現(xiàn),讓學生加深對一些似是而非的單詞的印象;通過閱讀,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變化多端的句式,也反復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閱讀到了一定的積累量,學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語感,而地道的表達也就印在腦海中了。
除此之外,新課標本來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國卷英語高考也有很多對語篇理解把握的試題。因此,做課外閱讀也是一舉多得的事情。那么,怎么才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呢?怎么才能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呢?
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自己必須對閱讀材料有所涉獵,才能與學生分享優(yōu)美語句或情節(jié)引人入勝的小說、給心靈帶來慰藉的散文。教師在課堂上推薦書目,在教室里、辦公室里如饑似渴地閱讀,本來對學生就會產(chǎn)生耳濡目染的良性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對英語感興趣、基礎好、喜歡閱讀的學生,就開始閱讀教師推薦的書目,開始和教師交流心得體會,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加入閱讀的圈子,班上就會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以下是筆者和學生分享的部分優(yōu)美句子:
The scene outside her window was out of focus;lost in thoughts,Julie gradually registered the faint sound of a branch thumping against the wall.The thumping was persistant,steady,and it was a moment before she realised she’d been mistaken about the branch.
——Nicholas Sparks The Guardian
Because God never slams a door in your face without opening a box of a Girl Scout cookies(or however the old badge goes),some wonderful things did happen to me in the shadow of all that sorrow.
——Elizabeth Gilbert Eat Pray Love
As I said,she was standing just by a tall fir tree and she had the look,if I can explain it,of someone who hadn’t been there a moment before but had just materialized,as it were,out of the tree.She was wearing a sort of dark green tweed and her hair was soft brown colour of an autumn leaf and there was something a bit unsubstantial about her.
——Agatha Christie Endless Night
這樣的語句在書中隨處可見,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這樣的語言生動,有活力,給人帶來美的感受。通過分享,向學生展示的正是英語的美。通過分享,先讓學生知道英語是很美的,而且和漢語一樣,英語也有獨特的美,它和漢語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世界上的,等待人們?nèi)グl(fā)現(xiàn)它的魅力。學生會對這樣的分享產(chǎn)生好奇心。只要有了好奇心,那么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拿起書去閱讀、去發(fā)現(xiàn)語言的韻律和節(jié)奏、去體會單詞奇妙的組合帶給人們的驚喜。
一般閱讀可以分成這樣幾個階段:Read for fun;read for skills; read for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體會語言美的時候,他們肯定是沉浸在其中的,閱讀的樂趣不言而喻。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閱讀技能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然而,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就需要不斷地積累。因為語言知識非常零散,如果沒有積累,就無法進行有效學習。
在這樣的情況下,積累本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利器。積累本不宜太大,手掌大小,便于攜帶,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拿出來讀,把零散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那么,積累什么東西呢?是不是閱讀遇到的所有生詞都要積累下來呢?當然不是!閱讀的時候,建議擺一張草稿紙在旁邊,遇到似曾相識的單詞或反復出現(xiàn)卻不認識的單詞的時候,可以記錄下來。閱讀時,遇到特別喜歡的句子也可以勾畫一下。一個階段結束后,就可以把自己特別欣賞的句子摘錄下來。這個積累本是每個學生的寶藏,是屬于學生自己特有的東西,非常具有學生的個人特色,也是學生可以拿來復習品讀的一手資料。
閱讀量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在高考壓力之下,學生希望能很快就看到自己努力的效果。如果效果不明顯,即使很享受閱讀和積累的過程,也很難堅持下去。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鼓勵。
語言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有巨大的提升。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語言,都需要持之以恒,才可以見到效果。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一定會有很多收獲。閱讀是語言學習比較有趣且有效的一種方式。學生感到挫敗時,教師一定要給他們信心,讓學生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學生有一些進步時,要及時表揚,讓他們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
如果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讓閱讀成為每天必做的事情,那么閱讀的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只有在這個時候,教師才能放手讓學生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接受各種優(yōu)秀作品的語言的洗禮。
總之,閱讀是學生能夠在非英語環(huán)境下真實感受英語的一種有效方法。首先要愛上閱讀,發(fā)現(xiàn)欣賞感知語言的美,隨著閱讀能力的提升,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對豐富多彩的語言進行積累和學習。閱讀,不僅僅是為了提升英語學科素養(yǎng),更是了解其他文化的途徑。
通過閱讀,不但能學習原汁原味的語言,對其它國家的風土人情也是一種體悟。世界那么大,我們無法走遍,但是書本中自成一世界,優(yōu)美的文字可以帶領我們走遍山山水水,帶我們走遍不能到達的地方,帶我們?nèi)ソ?jīng)歷不能經(jīng)歷的美好體驗。教師就是要把學生領進這樣一個閱讀的殿堂,為他們打開世界之窗。
[1]Nicholas Sparks.The Guardian[M].Grand Central Publishing;Large Print,2003.
[2]Elizabeth Gilbert.Eat Pray Love[M].Penguin Books,2007.
[3]Agatha Christie.Endless Night[M].HarperCollins UK,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