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防
(福建省漳州臺商投資區(qū)東美中心小學,福建 漳州)
語文是工具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習作要求?;谶@樣的要求,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進行語文實踐,也就是要多“練”。由此可見,隨文練筆教學既符合小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也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就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策略進行系統(tǒng)闡述。
語文習作是提升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技巧與能力的基礎,也是體現(xiàn)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項綜合性指標。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隨文練筆意識,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習作能力;同時有機地將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整合在一起,還可以促使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累積更多的語言文字知識、獲取多元化的思維發(fā)展;另外,由于閱讀本身就是一個語文基礎知識學習與積累的過程,并能為隨文練筆積累大量的素材與寫作元素。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不斷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來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及認識世界的能力,進而達到豐富學生內(nèi)心情感世界、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
但是,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與習作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從低中學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始,就應有機地將隨文練筆融入其中,并引導、幫助小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與技巧,使之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準確抓住文章的寫作重點,找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順序等,為隨文練筆訓練奠定基礎。如在《黃山奇石》(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完成基礎閱讀教學之后,借助“奇石”來進行隨文練筆,以達到引導、培養(yǎng)低段小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的目的。如指導、鼓勵學生對自己在旅游、野外觀察到的景色、樹木、山丘等進行口頭化的描述,也可以鼓勵學生對課文的中“奇石”(或課件中黃山的各種奇石)進行口語化的描述。
此類“閱讀”與口頭“練筆”的結合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觀察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完成隨文練筆的教學。
教師還可以在指導、鼓勵小學生對教材(或其他閱讀材料)進行仿寫、續(xù)寫,以此來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習作技巧與能力,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與隨文練筆的興趣,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
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既需要生動的內(nèi)容來吸引、打動讀者,更需要精練的詞句運用與豐富的想象力。因此,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通過訓練不斷提升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詞句的運用技巧。語文教師應結合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來強化隨文練筆寫作能力的提高,如教師在完成《父親和鳥》(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任務時,可以將更多的鳥類圖片、自然風光等圖片制作成幻燈片(也可以是相關小視頻)予以展示,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大自然的風光、美景,也可以觀察鳥類的飛翔、樹梢休憩、捕食等,然后再鼓勵學生對觀察到的景色、小鳥飛翔、捕食等“畫面”“動作”進行口頭描述,進而將自己的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這種觀察與想象力的強化訓練,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想象能力以及觀察能力,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習作能力,達到“教”與“寫”雙贏教學效果。
語文教師也可以加強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以及運用能力的訓練。如利用課堂教學強化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也可以強化對關聯(lián)詞、形容詞的運用訓練等;教師也可以進行以“說”代寫的訓練,即通過“造句”“描述”的形式對某一詞匯、某一情景練習,提高學生詞匯運用的能力,為其寫作奠定基礎。
語文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中發(fā)生的小事故、小“事件”鼓勵、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想法等,促使學生在隨文練筆中實現(xiàn)強化習作訓練的目的。為了避免小學生在隨文練筆中出現(xiàn)“見事不見人”“見人不見情”等問題,小學語文教師應將隨文練筆教學,立足于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中,指導、鼓勵學生能夠自主地、有目的地去觀察自己的生活。如觀察自己周圍熟悉的人、事、物。
教師也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yǎng),如指導學生如何去觀察人物的表情、野外的風景等,使小學生能夠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發(fā)生在自己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為隨文練筆教學與訓練提供更多、更豐富的習作素材,為促進小學生隨文練筆奠定基礎。
筆者還在隨文練筆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真正走入自己的生活、學習之中,用自己的雙眼去觀察生活中細微之處,一旦遇到有特點的人或是有意義的事情時,則要及時地運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寫“生活隨筆”的良好習慣,同時再結合課堂隨文練筆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這對豐富學生的情感與寫作素材、提高其寫作技巧均具有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寫作要寫出自己的心里話,要情感真摯,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對社會、人生、自然的獨特感受以及真切的體驗。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進行隨文練筆教學時,也要鼓勵、引導學生能夠充分地放飛自己的心靈與思想,寫出自己的心聲、自己的感受或感悟。
為了能夠真正在隨文練筆教學中達到“再現(xiàn)生活”、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教學效果,語文教師還可以借助開放式教學模式來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語文學習與觀察、思考,以此來促進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隨文練筆訓練。如在進行與動物相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觀察小動物的課業(yè)(讓學生自己回家或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觀察),并指導學生能夠進行個性觀察,如既可以觀察自己家里養(yǎng)的小寵物,也可以觀察自己在野外遇到的各種喜歡的小動物;但不要僅僅局限于動物,也可以是自己喜歡的小昆蟲等,有條件的班級,教師還可以或帶領學生親近大自然、或利用家訪時間現(xiàn)場引導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細節(jié)進行觀察描述,重點是自己喜歡且能夠認真觀察的。這樣開放式的教學引導,既可以激發(fā)、調(diào)動小學生“觀察”與“習作”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小學生在隨文練筆中進行個性化的習作訓練,使學生能夠在練筆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教師還應結合教學內(nèi)容(如為學生列舉教材或范文)指導學生能夠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感體驗進行個性化的思考,并結合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事物的深層次思考進行個性化隨文練筆訓練,進而達到促進小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fā)展、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寫作是為了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并通過“以實寫情”“以情動人”“以人敘事”等方式來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隨文練筆訓練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能夠通過個性化的觀察、思考,將自己對生活中細微之處的觀察,如人物的表情、動作、言語特點等寫出來,避免學生出現(xiàn)“套路性”的隨文練筆誤區(qū)。因此,在隨文練筆教學與訓練中還要借助開放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個性、內(nèi)心情感融入到練筆之中,以達到培養(yǎng)、促進小學生個性化寫作與發(fā)展的目的。
教學評價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的一種綜合性評價,目的是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借助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來促進學生隨文練筆的積極性與習作水平。
首先,教師可將學生隨文練筆的學習情況、習作水平、觀察能力、進步情況,甚至是課堂口頭描述能力、想象力等均納入到評價體系之中,并將其貫穿于整個隨文練筆教學實踐之中。
其次,教師還應將各個評價元素進行細分,以實現(xiàn)教學評價的客觀化、有效化、智慧化。如對小學生在課堂參加隨文練筆的積極性、觀察能力、想象力等予以客觀的、個性化的評價,使學生意識到在隨文練筆學習、實踐過程中自己的一切表現(xiàn)均會被老師所關注,這對約束低段小學生隨文練筆學習與實踐過程中的散漫性、提高其自主參與度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夠保障隨文練筆教學的有效性。
最后,語文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們的練筆進行集中展示,讓學生互相進行賞析、評價,并借助學生之間的賞、評活動來促進交流與討論,在彼此影響、彼此促進的基礎之上全面提升小學生隨文練筆水平,達到提升學生整體寫作水平的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的隨文練筆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運用語言文字能力、思維能力與習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合理地結合教材有機地將隨文練筆與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相結合,并通過不斷優(yōu)化、完善、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來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自主參與、樂于習作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隨文練筆有效性,真正為培養(yǎng)、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zhí)┤?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探索與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3).
[2]李冬梅.小學中年段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7(8).
[3]史尚宏.隨文練筆隨亦有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6).
[4]徐沛娟.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6(10).
[5]李彩霞.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2015(26).
[6]黃仕祝.淺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有效教學之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