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群飛
(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zhèn)第五小學,浙江 溫州)
情境化教學模式對于當代教育工作者而言并不陌生,很多學科教師也在努力運用情境化教學模式開展教育工作。情境化教學模式致力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學習知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學生為學好語文學科所打的基礎,只有扎實的識字功底才能支撐起學生之后的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所以,用情境化教學模式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教學任務。
運用情境化教學模式開展識字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和記憶漢字基本都要靠死記硬背。而在情境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會在教學中把學生陌生的漢字與之前學習過的漢字或者生活中的漢字使用場景等相關聯(lián),在教學中教師會盡量把陌生的漢字與學生所熟悉的事物相結合,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
情境化教學模式的重點在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一定會借用很多教學道具和教學方法。比如,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時候,教師經常會用到故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多媒體教學法在如今這個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這種教學方法與每個學科的融合都體現(xiàn)出了非常大的教學優(yōu)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與時俱進,運用多媒體教學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識字教學情境。比如,當語文教師在給學生上二年級下冊《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課的時候,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網(wǎng)上找一張或多張包含課文中貼窗花、賽龍舟、吃月餅等所有節(jié)日習俗的動畫短片,在課程的一開始播放給同學觀看。學生看完之后,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這段動畫短片中都看到了我們熟悉的什么節(jié)日習俗,這些習俗分別的由來。學生把課文中所有的節(jié)日種類都說出來之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在這段動畫片里看到的節(jié)日習俗名稱都是怎么寫的呀?接下來,教師就在自己給學生營造的學習情境下開始識字教學,把動畫短片重新播放,在教師教學生識字的時候暫停,指著短片中的節(jié)日習俗教學生其對應的漢字讀寫。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小學生說到底也是孩子,所以他們愛玩的天性是難以更改的。這為教師開展教學提供了有一個有利條件,教師完全可以針對小學生愛玩的天性,采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學習知識,給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帶學生玩各種各樣的識字游戲,只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學習到知識,教師的教學目標就達到了。比如,當語文教師在給學生上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這一課的時候,可以帶學生做一個找食物的游戲。教師把班級當做美食廣場,教室的講臺上放置水煮魚、紅燒茄子、蒸餃、炸醬面、蛋炒飯等課文中所有美食的實物卡片,每種食物的卡片數(shù)量都與班級學生的數(shù)量相等。之后,教師隨便在黑板上寫蛋炒飯、蒸餃、茄子等一種食物的名稱,名稱的后面寫上卡片的數(shù)量。把班級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都到前面的講臺上去取教師黑板上寫的食物名稱對應的卡片和其對應的卡片數(shù)量,看哪個小組在最短的時間里能夠取的東西和數(shù)量都正確。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無形中就記住了每種食物的漢語名稱應該怎么寫,這就是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帶學生做游戲的意義。
問題導學法是每個教師都喜歡使用的一種教學法,因為它能有效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的思路跟隨教師的問題而走,是教師保證教學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問題導學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運用也有非常大的意義,比如,當教師在教學生認識“人、大、天、夫”這四個比較相近的漢字時,就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看這四個字有什么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我們在寫這幾個字的時候分別應該先寫哪一筆?同學們認為怎么記憶這四個字最快?這些教學問題都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這四個漢字的,在仔細觀察的時候,學生已經在腦海里把這幾個長得差不多的漢字記個大概了,教師接下來的識字教學就更容易了。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識字是學生打文字基礎的時候,語文教師必須對識字教學高度重視。情境化的教學模式是語文教師提升識字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師應該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參考文獻:
[1]周生志.談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J].新課程(上),2017(11).
[2]鄭潔.關于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J].好家長,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