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曉萍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福建 泉州)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深入,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這也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的德育以及體育作為兩個重要因素,具有相輔相成、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系。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適時進行德育的滲透,從而使學生成長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新時代人才。
增強學生的體質是開設體育課程的出發(fā)點,而體育中所具有的拼搏精神、團隊協(xié)作精神、積極進取精神等都是重要的德育因素。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具體能否在體育教學中達到良好的德育滲透效果,還需要教師不斷發(fā)掘體育課程的德育優(yōu)勢,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體育的魅力以及其中的體育精神,并引導學生吸收其中的優(yōu)秀品質,從而使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品質等得到全面提升。
體育課上,教師良好的形象氣質可以對學生起到感染作用,使學生體會到教師對體育課程教學的熱愛,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同時,教師用語要文明、簡練,應具有較強的邏輯性,使學生也受到相應的影響,養(yǎng)成文明用語的習慣。
1.體育課教學中,教師應當設定嚴格的課程制度,主要包括課堂紀律、考勤、考核三項制度,并積極落實。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嚴格遵守記錄,服從指揮,從而使課程教學得以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遵紀意識、組織意識也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
2.體育課中,需要用到相應的場地以及器材,教師可以充分抓住時機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場地的布置,并要求學生規(guī)范使用器材以及用后歸還器材。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得到良好的勞動教育。
教師可以充分挖掘體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拼搏進取精神、團隊協(xié)作精神以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觀念。
在體育課中,教師需要對學生做好課堂常規(guī)教育,使學生嚴格掌握規(guī)范的措施以及要求。而通過進行課堂常規(guī)教育,不但能夠有效地維持課堂秩序,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以達到思想教育的效果,使學生認識到遵守制度的重要性。當然,在課堂中滲透德育的形式不一,需要教師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靈活掌握,因勢利導,從而起到良好的效果。
體育教學有別于其他文化學科,它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作為體育教師,應當深入挖掘體育課程中的內涵,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滲透德育。如在進行列隊練習時,要求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具有團隊意識、整體意識,從而達到步調協(xié)調一致;通過各類團隊比賽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等等。
學生的行為表現是他們思想、意識、情感、性格的直觀反映,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行為表現的觀察,并對其進行分析,以此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心理狀態(tài),以便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不良傾向,進行正確引導。在體育課中,同一練習內容,教師常會發(fā)現有些學生積極參與,有些學生則自由散漫,積極性不高。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當采用表揚、引導、鼓勵等不同形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融入集體,并以此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
(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的精神,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xié)作意識、遵章守紀意識、頑強拼搏精神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和道德品質。
(二)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同時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小學體育教師除了在體育課中進行德育的滲透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課間操、課余訓練、體育競賽等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從而拓寬進行德育滲透的范圍。
總之,小學階段開設體育課程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從中學到很多的體育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例如拼搏進取精神、競爭意識、團隊意識以及服從意識、守紀意識等等,另外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因此,體育教師應當加強對小學體育課程中德育因素的挖掘,充分發(fā)揮出體育課中的德育職能,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旭東.小學體育與德育的滲透教育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12):79-80.
[2]王衛(wèi)紅.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生活教育,2014(S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