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開現 張紅蓮
(廣西賀州市八步區(qū)信都鎮(zhèn)福橋小學 廣西賀州 542813)
教學反思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必須緊隨時代潮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隨著新興教育理念在義務教育的提出,課堂教學反思將成為新興教育理念的一大趨勢。這種方式不僅僅能使教師及時發(fā)現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更能使教師在下一節(jié)課堂上進行提升和改善,取得更滿意的教學成果。
雖然教學反思已經成為今后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大趨勢,但目前小學語文的反思性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大多數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反思性教學的理解還停留在較淺層面,還未能跳脫傳統教育理念中,并且也未能很好的應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這必然導致反思性教學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老師們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其次,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已經積極將反思教學應用實踐,但由于其片面的理解,教學形式大多單一,不能充分全面得到教學反饋,這也導致其未能更好改善存在的教學問題。[1]
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對自己曾經的教學經歷進行反復琢磨,從多方面全面判斷、推力和分析,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手法以及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以達到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新興的教育理念提倡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而非曾經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才能在時代的潮流中勇往直前。然而如今的老師大多是被傳統教學理念培養(yǎng)出來的,對于新的教學理念無論是從理解還是實踐層面都還存在一定問題,只有通過反思性教學才能意識到問題所在何處并不斷提升自我綜合能力,與學生共同成長進步。[2]
教學反思不僅要停留在意識層面,而是要有充足知識儲備的前提下,對教學反思充分理解后應用于實踐中,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優(yōu)化和改善,通過反思提升自我教學意識,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教學知識優(yōu)勢,結合學科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在實踐中摸索前行。[3]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對于教學反思的理解較為片面,要想更好實踐教學反思,應該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更好的應用于下一節(jié)課。可以通過相應的培訓指導以及專業(yè)化學習途徑,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反思性教學。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用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通過知識的更新迭代,同樣的問題也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從而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過程,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方式的單一是反思教學實踐的一大禁忌。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從多個角度了解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更全面的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而反思的過程也多種多樣,不要局限于某一種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交流會、報告會、反思筆記、同事課堂互評等方式展開對教學過程的反思。此外,還可以開展研討會,與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老師進行經驗分享,將知識融會貫通,思考更有效的教學設計。通過討論,也可以使其他老師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減少走彎路的概率。
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語文老師,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到課本里所表述的情感因素,用自己上課的激情感染帶動學生的情緒,逐步走進文章作者的世界,體會他寫作時的所思所感。此外,還要讓學生體會到課堂的開放性,通過語文課堂,能夠感悟人生,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升華自己對于生命的認識。在這一切的基礎之上,再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習慣。
例如一位老師在執(zhí)授《坐井觀天》(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一課,通過兩個班級的教學后反思自己課堂存在的問題,發(fā)現學生們在他講解之后確實理解的“坐井觀天”這個成語的意思,但也僅限于理解,并未對其產生除知識外的其他影響,再次提問時,仍有少數同學連這四個字都不會寫。于是他重新規(guī)劃的自己的教學設計,在第三個班級的教學課堂上,要求每位同學拿出一張紙,卷成圓筒狀,放在自己的眼睛前面,只能通過這張卷成圓筒的紙來看外面的世界并且不能移動頭部。這樣一個小小的課堂游戲,很快成為二年級小朋友們的課余游戲,不僅使他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而且激發(fā)了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畢將使他們受益終身,這就是反思教學的作用所在。
首先,反思教學要及時,切勿寫回憶錄。通常一名老師會同時承擔多個班級的語文教學活動,如果在教授完所有班級某一門課后再進行反思,這樣的反思只能用于下一屆或者留給其他新人教師做經驗,效果必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因此,教學反思一定要及時。其次,要明確重點。反思可以多次進行,每次抓住一個主要因素,例如第一次授課后,反思自己傳授的知識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第二次授課后,反思課上是否與學生有充分互動;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反思自己課堂表現是否足夠有激情等等。經過這一系列反思后力求第三次授課能有較大提升。最后,要上升高度,切勿做表面工作。反思并非要形成書面文字,做給別人看,而是要在下次授課過程中有所提升,有所優(yōu)化。
反思性教學固然重要,但實踐往往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更好的全面普及反思性教學,還需要各位教學工作者的大力配合和支持。這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反思性教學看做一門新的學習科目,充分理解其內涵后不斷實踐,不斷琢磨,以求達到更好的或個人獨有的反思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最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迎合國家新興教育理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