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瑩
摘要:在教學中,與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越來越得到廣泛的認可,要做到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學習情況,構建一種既能讓基礎好的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又能讓基礎較差的學生跟上教學進度的教學方式。進而為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氛圍。
關鍵詞: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分層教學
英語新課標提出:“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所以在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就必須尊重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因人實施。分層教學應運而生,適應時代要求。
一、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人民文化素養(yǎng),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對孩子的期望比較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優(yōu)秀,所以社會、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在教學中,面對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社會層次,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學生,我們怎么能夠用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教學模式,同樣的標準來教育和評價這些存在著個體差異的學生呢。因此,我們要拋棄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要打破“一律化”“齊步走”的陳規(guī)。所以,如何實現(xiàn)分層教學,已成為諸多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關注的熱點。
二、分層的具體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 從初一入學開始,我們就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毅力、興趣、智力水平及內在潛力來劃分學生層次,我把學生劃分為 A、B、C、三個層次。A 層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接受能力強,基本功扎實,學習自覺性強,并有超前的學習愿望;B 層次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可是接受能力稍微差,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扶一把,給以一定的督促和輔導;C 層次的學生學習不自覺,基礎差,而且思維反映慢,在學習上有障礙,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然后把這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排座位時,盡量排開,使每個小組都有各層次的學生,這樣就由A等學生帶動其他學生學習,負責他們作業(yè)的監(jiān)督和檢查,課文的背誦,疑問的解答等。但這樣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jù)發(fā)展情況隨時調整,這樣分層設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大踏步的提高。
2.教學內容分層 課堂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由有序的教師講解到難易分層、逐層推進的課堂練習,真正使各級學生有興趣、有能力參與課堂,做到自主學習。根據(jù)考綱對考點的要求以及課本難易程度的要求,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基礎知識,如單詞、短語、日常交際用語、基本的語法知識點等。這一層次的知識是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第二層是每單元的重點知識,如每課中出現(xiàn)的新語法,要求A層學生能達到能熟練應用的水平;B層學生能基本掌握、消化、鞏固和提高,C層學生作一般理解;第三層是難點知識,教材和練習題中的有些知識也是分層次的,難的知識點對C層學生不作要求;B層學生作一般理解;要求A層學生能突破難點,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每一層次的學生按每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出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各單元的單詞、短語、課文以及練習進行目標分解,這樣就避免了許多負面影響,更好地保護了B、C二個層次,特別是C層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調動所有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對每單元課文的處理,筆者要求A層學生能背誦、默寫;B層學生讀熟;C層學生叫到老師面前應會讀。另外筆者可能會給A層學生布置一些課本以外的英語讀物,要求他們能按時按量完成課外閱讀任務。
3.課堂任務分層 A.小組分層。將學生分好層后,在A層學生中挑選八名組長,這些學生不但學習要好,而且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有高度的責任心。他們可以從B、C、D層中挑選自己的組員,為了公平起見,組長先從B層中挑選,每次只選一名,B層的組員被選完后,再依次從C、D層中選擇。這種小組分層對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顧及到,易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B.問題分層。 如果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師就應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抓住課堂提問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回答。A層次的學生回答難度較大,拓展范圍廣的問題,學生回答時除了按實際情況進行回答外,還要求用所學知識來描述,這是對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檢測。B層學生回答難度適中的問題,答案不能一眼就從文中找出,需要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組合加工,這樣就起到實際運用的作用。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也要以B層學生的水平為基準,課堂中百分之八十的問題、活動和知識點都圍繞著B層學生水平而設定。C層學生回答較容易問題,或直接出自課本上的問題,在課堂中來肯定他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D層學生的問題一般設定為單詞的提問、課文的朗讀,主要是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回答的機會,提高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四個層次的問題在進行問答時,順序可隨時更換。這樣分層提問,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要,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C.練習分層。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強調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所以在英語教學中,小組對話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小組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鍛煉學生的四種技能,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在小組活動中,組長是組織者、領導者,是本組的舵手,各個組員的語言表達能力、英語水平各不相同,這就要求組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要根據(jù)自己組員的實際情況來分派難度不同的任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以參與、鍛煉和進步。只有大家團結協(xié)作,才有可能使整個團隊表現(xiàn)得更出色。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既尊重個性,體現(xiàn)差異,又激發(fā)活力,促進發(fā)展;既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某些心理障礙,避免學習時“優(yōu)等生主動,中等生被動,后進生不動”的局面,又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欲望,使“要我學”的學習觀念轉變?yōu)椤拔乙獙W”,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程度,從而真正實現(xiàn)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達到全面提高地英語教學成績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二中學 3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