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國
摘 要: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其特點主要是言文分離、行文簡練,而這也正是造成文言文枯燥難懂的主要因素。然而,文言文承載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讀不懂文言文、不能深刻理解文言的精妙,就無法理解我國文化精髓的魅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能力,并通過文言文的學習使學生深刻體會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綜合素養(yǎng)
當下的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文言文過于枯燥,使得學生對其產生排斥心理;文言文語言簡練、深奧難懂,使得學生難以理解文章含義;教師沒有掌握適當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以上問題都是影響文言文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領略文言文的魅力,強化學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從而使學生對文言文的看法有所改觀,以實現高效的文言文教學。故而,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誦讀,品味文言魅力
要想使學生對文言文的看法有所改觀,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使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而文言作為古代的書面語言,其文學造詣和藝術價值都不可估量。而且文言文所具有的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等特征,直接成就了文言文朗誦時抑揚頓挫的音韻之美。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加強學生誦讀文章的形式引導學生體會文言文的藝術美,以此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喜愛之情。“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奔訌娬b讀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從而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滕王閣序》一課時,因為這篇文章聲律和諧,語言華美,藝術價值頗高,所以為了讓學生體會文言文音律的精妙,我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滕王閣序》的朗誦音頻,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文言文的韻律之美,另一方面讓學生根據音頻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和斷句。然后,我組織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分段朗誦。這不僅能讓學生親身體驗文言文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動力,也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背誦。所以說,在文言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誦讀文章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以及為學生接下來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的有效方法。
二、小組合作,提高翻譯水平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最難過的一關就是翻譯,畢竟文言與現代漢語差距太大,并且語法復雜,常出現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這大大增加了學生閱讀文言文的難度。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加強對學生翻譯能力的訓練,使學生能獨立地、準確地理解一篇文章的含義。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投入文言文翻譯工作中,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互補長短,以此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和翻譯水平。
例如,在學習《勸學》一課時,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段翻譯,囑咐學生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注釋和古漢語字典,并讓學生標記出段落中出現的字詞或句子的特殊用法,然后分析討論。這時就有學生指出文中多次出現一詞多義的情況,于是我讓學生歸納整理,比如:
然后,我讓每組派出代表翻譯各個段落,比較哪一組翻譯得最準確、通順,并且在學生翻譯后我再給學生進行糾正或完善。這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有效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翻譯水平。所以說,在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合作翻譯文言文,是鍛煉學生翻譯能力以及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可行之法。
三、深入解析,升華教學意義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文人智慧和情感的凝結,它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學生的人生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說,文言文教學的目的不只是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和理解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深入解析體會文章的內涵,明確古人想要抒發(fā)的思想感情,從而得到自己對人生的一些啟發(fā)。這不僅是文言文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也是文言文教學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例如,在學習《陳情表》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作者的情感,我用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解析文章,比如:(1)李密為什么對他的祖母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請用文中語句作答;(2)哪些原因導致李密“進退狼狽”,你能體會出李密對哪些人以及哪種情感的糾結?然后我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作答,以使學生深刻體會作者對其祖母深厚的情義以及對其君主的感恩和愧疚,并理解作者當時“進退狼狽”的兩難境遇,從而培養(yǎng)學生知恩圖報、重情重義的可貴品質。所以說,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解析文章內涵,是提高學生品德修養(yǎng)以升華文言文教學意義的重要途徑。
總之,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起點,逐步提高學生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文言文的音韻之妙和內涵之美,以實現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對學生人生發(fā)展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璐.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2):150.
[2]蔣曉菊.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9):65-66.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