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秋潔
[摘要] 目的 分析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在該院就診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實驗組,同時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名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生化檢驗結(jié)果。結(jié)果 對照組空腹血糖、糖耐量、餐后2 h血糖等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實驗組患者上述各項生化檢驗指標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糖化血紅蛋白值>6.5%占比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相同標準占比率。結(jié)論 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該類檢驗方式簡便、快速、經(jīng)濟、安全,綜合使用能有效提高糖尿病的診斷準確性、治療的及時與合理性。
[關鍵詞] 糖尿??;生化檢驗;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a)-0061-02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一種多發(fā)性代謝性慢性疾病,主要因生物作用受損或胰島素分泌缺陷導致[1]。該種疾病的主要疾病特征表現(xiàn)為高血糖,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容易饑餓、體型消瘦等,隨著病情發(fā)展容易累及人體多個器官組織,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安全[2]。為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應盡可能做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3]。目前,臨床診斷糖尿病的手段較多,其中生化檢驗具有簡便、快速、費用低廉、準確等諸多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疾病診斷中。為進一步探討分析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該文回顧性分析了2017年8月—2018年6月期間在該院就診的4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同期在該院健康體檢的40名健康人進行生化檢驗的結(jié)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就診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實驗組,所有患者均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齡40~86歲,平均(60.1±2.3)歲;患者病程6個月~8.2年,平均(4.7±1.6)年。同時選取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名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2名,女18名;患者年齡41~83歲,平均(58.2±2.1)歲。兩組年齡等基本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入選研究對象均分別進行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的檢測。所有葡萄糖濃度檢測標本均使用分離膠真空采血管抽取,室溫26℃靜置1 h后4 000 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1 h內(nèi)使用日本FURUNO CA-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浙江美康生物氧化酶法葡萄糖檢測試劑測定,采用英國朗道生化質(zhì)控同步測定,結(jié)果均在控。
1.2.1 空腹血糖檢測 檢測前囑咐受試者提前10 h禁食,次日清晨8點采取空腹靜脈血3 mL,測定葡萄糖濃度。空腹血糖正常值:3.89~6.10 mmol/L。
1.2.2 糖耐量試驗 檢查前3 d囑咐受試者正常飲食,停用可影響試驗的藥物如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胰島素等。檢查前1 d晚上22:00開始禁食,次日清晨8點抽取受試者2 mL空腹靜脈血。5 min后指導受試者服用含75 g無水葡萄糖的250 mL水溶液。服用后30 min、1 h、1.5 h、2 h相應時點分別抽取受試者靜脈血3 mL,測定葡萄糖濃度,據(jù)檢測結(jié)果畫出糖耐量曲線。同時采集受試者尿樣,測定尿糖。
1.2.3 餐后2 h血糖 服用葡萄糖后2 h時點抽取靜脈血3 mL,檢測葡萄糖濃度。通常情況下,受試者服用葡萄糖溶液后,血糖濃度會在0.5~1 h內(nèi)升至峰值后逐漸下降,至2 h時降至正常水平。餐后2 h血糖正常值:<7.8 mmol/L。
1.2.4 糖化血紅蛋白 兩組受試者清晨8點采集空腹靜脈血2 mL,EDTA-K2抗凝,使用廣東普門GH-900Plus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液相色譜離子交換層析法檢測受試者HbA1c水平。HbAlc正常值:4.0%~6.5%;異常:>6.5%。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受試者空腹血糖、2 h糖耐受、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次選擇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空腹血糖、2 h糖耐受等指標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通過t檢驗對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糖化血紅蛋白占比等計數(shù)數(shù)據(jù)通過[n(%)]表示,采用χ2檢驗對組間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空腹血糖、2 h糖耐受等指標比較
對照組空腹血糖、2 h糖耐量等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實驗組患者上述各項生化檢驗指標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兩組糖化血紅蛋白比較
實驗組糖化血紅蛋白值>6.5%占比率(75.0%)明顯高于對照組2.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nèi)分泌代謝性紊亂疾病,其致病原因較為復雜,臨床治療難度較大,患者一旦患病需要終身服藥控制[4]。因此,及早診斷,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對患者病情控制,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近年來諸多學者研究提出[5],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2 h糖耐量、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崭寡欠从郴颊叩募磿r血糖水平。糖耐量試驗和餐后2 h血糖根據(jù)受試者服用適量葡萄糖后血糖濃度的變化判斷患者胰島功能及胰島素分泌情況。糖化血紅蛋白反映患者長期血糖持續(xù)水平。該次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健康人空腹血糖、2 h糖耐受等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糖尿病組患者上述各項生化檢驗指標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糖尿病診療過程中,單獨血糖濃度檢測簡單方便,適合患者日常檢查。但對部分僅表現(xiàn)為糖耐量受損的早期糖尿病患者不能及時檢出,糖耐量試驗和餐后2h血糖能夠較全面的反映胰島功能及胰島素分泌情況,對于此類患者具有更好的診斷作用,可以提高糖尿病診斷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對于已經(jīng)確診患者,需要定期監(jiān)測其血糖控制情況。空腹血糖受藥物、飲食、身體狀況、情緒波動等短期因素影響較大,僅能夠反映患者當前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GHb)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通過長期、持續(xù)及不可逆的糖基化反應所形成,血液中的水平取決于血糖濃度以及血糖與血紅蛋白接觸時間,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能夠更為客觀的反映患者前期1~2個月內(nèi)的血糖總體控制水平。實驗研究證明[6],糖化血紅蛋白值和患者血糖濃度之間呈正相關性,血糖長期持續(xù)高濃度,結(jié)合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數(shù)量也就越多。該次實驗研究結(jié)果表明,實驗組糖化血紅蛋白值>6.5%占比率(75.0%)明顯高于對照組2.5%,故而,糖化血紅蛋白診斷糖尿病的敏感性、特異性均良好,與血清葡萄糖檢測結(jié)合使用可更準確的反映患者段時間內(nèi)的的血糖實際水平,能夠更好的指導調(diào)整治療方案,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治療中能從多個方面反映血糖水平,對糖尿病的診斷具有很高的的臨床應用價值,該種檢驗方式簡便、快速、經(jīng)濟、安全,合理利用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診斷治療準確性,應該在臨床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霍美英.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3.
[2] 張雪敏.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20):2675-2676.
[3] 丁建娥.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對比[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0):4701-4702.
[4] 胡洪蘭.常規(guī)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比較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8(3):81.
[5] 吳先玉.生化檢驗在糖尿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4(18):50-51.
[6] 周文虹,陳書裕,官煜彬,等.空腹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在2型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7):2597-2599.
(收稿日期:201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