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太平鄉(xiāng)中心學校 梅 祥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shù)量的多少會對他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我們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興趣放在首位。在識字教學中,我們不僅只是注重提高孩子的識字能力,更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識字興趣,使我們的識字教學情趣化,簡單化。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教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呢?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漢字。新教材低年級識字量比以前增加很多,每篇課文要求識字少則七八個,多則十幾個,且字形復雜,難記易忘,常常是學著后面的,忘掉前面的,師生都感到很累,很難完成識字教學任務。而低年級孩子年齡又小,見識也少,思維不成熟,學習自制力差,識字的興趣不高,遇到不懂的生字有畏難心理,采取“放過”做法的學生占多數(shù)。能自己想辦法認識一些字,并把它記住的學生極少。從而,存在一部分同學識字量偏少,識字量存在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
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識字欲望,讓學生根據(jù)漢字的字形特點和個人獨特的識字習慣,選擇自己熟悉并且喜歡的方法識字、記字并加以充分運用。
漢字有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根據(jù)構字特征,有多種識字方法,用熟字加偏旁組合記字,用形聲字特點記字,用聯(lián)想的方法記字,將熟字加、減﹑換一部分記字……但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也的確是難點。新編的語文教材的編排,為學生識字提供了較為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同時體現(xiàn)了多種識字方法,有讀詞語﹑讀句子識字,有兒歌識字,字族識字等。作為教師不應只教給學生幾個字,而是讓學生掌握識字的規(guī)律,找到識字的方法。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fā)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1.做動作,猜詞語
低年級的課文中,有大量的生字詞可以通過人的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并且經(jīng)過做動作,學生已經(jīng)將字放在自己的腦海里進行了內化,這樣一來會記得更牢。
2.開火車的游戲法
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
學生剛拿到新課本,那份高興勁兒簡直沒法形容,此時,我舉起語文書,叫學生拿出同樣的書,指著“語文”字樣讓學生跟我讀兩遍,每次課前都這樣完成一次,這樣進行一周,并叫其他科任老師也這樣做一周。就這樣,學生能識記很多生字了。絕大部分學生會看課表了??粗⒆拥氖斋@,我特高興,于是,我趕緊借用教室里其他的實物:如電視機、門、掃把、水桶、桌子、黑板、粉筆等信手拈來又抬頭可見的實物幫助學生識字。由此告訴學生,我們不僅僅只是在書本中才能學到很多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能認識許多生字朋友。這樣,學生就會很想“認識”身邊的實物。
1.編謎語、故事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故事有濃厚的興趣,誘發(fā)學生將一個個生字編成謎語和故事,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比老師磨破嘴皮子強多了。學生在主動識字情趣的支配下,有的用猜謎語識字,有的用講故事識字……課堂氣氛活躍了,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幫助學生提高了識字的能力。
2.編兒歌
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chǎn)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
3.編生字歌
為了讓學生能輕松愉快的學習生字,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把生字集合起來,遍成生字歌,讓小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誦讀。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識字對兒童來說變成一種鮮明的激動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滿了活生生的形象、聲音、旋律的時候,讀寫結合過程才能變得比較輕松”。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背景和舞臺。生活是語文的內容,語文是生活的工具。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動作、語言等創(chuàng)設情景,使?jié)h字與事物形象地聯(lián)系起來,能有效提高識字效率。
2.在學習活動中識字
剛入學的一年級兒童,對學校里的一切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他們認識了新的老師和同學,來到了新的學習環(huán)境,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此時,老師要善于捕捉這一大好時機,引導學生認識這些與自己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漢字。
3.在生活環(huán)境中識字
漢字的創(chuàng)造來源于生活,識字教學也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書,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漢字,教育小學生識字應注重重復記憶,讓所學的字無數(shù)次的重現(xiàn)于學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處處把字識。日積月累,天長日久,識字的數(shù)量就會與日俱增。
總之,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jīng)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課堂上,老師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識字,寫字,了解字詞的意思。在課堂外,老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識字的有心人,見到什么字,就認什么字,并自覺和同學交流識字成果。老師在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的同時,要注重引導發(fā)現(xiàn),使兒童漸漸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適的方法識字,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興趣,促進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識字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