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靖西市第一幼兒園 陸麗夢
人本主義思想代表人物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提到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所組成。把個體內在意識體驗或經驗作為研究對象。需要層次理論代表作《動機與人格》中充分肯定人的尊嚴和價值,積極倡導人的潛能。 這一著作體現馬斯洛的需要動機理論促進了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論應用與研究。
人本主義理論主要代表人物羅杰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點。他提到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成為一種社會思潮的導火線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學習過程是學習者獲得知識的過程,確保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蘇赫姆林斯基教學思想中學生自我教育原則認為學生主體要參與其中的教育活動,只有學生主體參與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幼兒主體性,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自主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這與羅杰斯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教育觀相處于一個交叉點中。
國內著名人本主義學家車文博在《人本主義心理學》中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以人為本研究整體人的本性、潛能、經驗、價值、意向性、創(chuàng)造力、自我選擇和自我實現的科學。簡而言之,因強調以人為本的價值觀而得名為心理學。
綜上所述,他們的許多思想都為人本主義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人本主義在綜合各種學習理念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頗有影響力的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的內涵體現在教學理論上,就是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羅杰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的目標在于促進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產生和保持好奇心的,讓學生自覺吸收有趣和需要的知識。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中,學習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兩個完整精神世界相互溝通理解的過程。
卡爾.羅杰斯同樣提到人本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壓抑學生的好奇心和潛能,重視對學生學習的解放,認為教育者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其潛能,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完成學習任務。
班杜拉是美國當代社會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他完成了對社會學習理論的邏輯體系的建構,將行為主義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他的思想方法使他自發(fā)地走向人本主義,并因此給他的理論體系披上一層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從而使行為主義表現出與人本主義心理學相一致的發(fā)展趨勢。
鐘建軍,郭志宏在《羅杰斯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及其對教學指導意義》中提到羅杰斯認為教育應該影響人的全部因素,在實際教學中,不但要重視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且還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鄧利霞,趙婷,胡德宏等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人本主義更是一大特色。中國傳統(tǒng)文化都是以揭示人生價值目標為中心的。以人為基礎,以人為中心。他注意到學生的個別差異,認為在教育上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教育者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梁珊珊《人本主義教學理論下的兒童研究》一書中指出,人本主義教學理論視野下的兒童研究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手段,采取恰當方式。收集、研究并分析與兒童學習生活相關的資料,了解并理解兒童,以促進兒童發(fā)展的過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
綜上所述,國內外對于人本主義理論在教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本主義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即“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重視發(fā)掘人的創(chuàng)造潛能;以人為本、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肯定人的個體潛能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人本主義代表羅杰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指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善于提出問題,扮演好提問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充分發(fā)揮其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實現“自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中指出語言教育活動是以促進幼兒言語發(fā)展為目的的活動。明確指出“活動的主體是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充分動腦、動手、動口,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以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的發(fā)展??梢?,國家出臺的學前教育重要指導性文件中,幼兒語言講述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性。
講述活動作為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一個傳統(tǒng)和重要形式,看圖講述能力是幼兒語言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磮D講述以其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圖片,具體直觀地反映現實生活,深受幼兒喜愛。
挖掘幼兒學習講述能力的潛能,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重視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充分尊重幼兒的談話、講述和語言表達方式,允許他們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為幼兒營造自主學習語言的寬松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