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
人們熟悉的感冒多為呼吸道感染,很多人并不一定知道,氣候轉涼的時候胃腸也會感冒,還以為是在鬧肚子。人們可能感到很奇怪:胃腸怎么會感冒呢?對此,著名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內科主任醫(yī)師楊國華教授告訴人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會遇到有些人甚至一家人相繼出現(xiàn)食欲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情況,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或是受涼引起的,自己買了些治腸胃炎的藥服用,但過了幾天都不見好轉。最后到醫(yī)院就診,才知道這是患了“胃腸型感冒”。
胃腸型感冒讓人誤以為肚子著涼
楊國華教授指出:感冒是以頭疼、鼻塞、發(fā)熱、肌肉酸痛無力等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但有一種感冒,除了上述癥狀外,還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即胃腸型感冒,俗稱“肚子著涼”。普通的感冒藥不能治愈這種感冒。發(fā)燒、頭痛、咳嗽、流涕、周身不適是人們熟知的感冒癥狀,而食欲差、上腹部發(fā)堵、泛酸、燒心,以至惡心、嘔吐,有時還伴有輕微腹痛、水樣腹瀉等,這些癥狀卻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感冒,然而它們卻是“胃腸型感冒”的主要癥狀。此時,感冒常見的上呼吸道癥狀反而不明顯,所以也容易使人產(chǎn)生混淆。
胃腸型感冒多為病毒感染
楊國華教授介紹:按照中醫(yī)學理論,頭疼、鼻塞、發(fā)熱等是感冒病邪侵入肌體表層出現(xiàn)的癥狀,同時,“胃腸型感冒”還會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拔改c型感冒”主要是由腺病毒、杯狀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等病毒感染所引起,根據(jù)病情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藥以及對癥處理緩解患者癥狀,如發(fā)熱可選用退熱藥;嘔吐可用維生素B6或嗎丁啉;助消化可用多酶片等,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改善食欲。患者由于發(fā)生腹瀉,造成體液不同程度丟失,需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輕度腹瀉的患者可采用少量多次飲淡鹽水的辦法,中度至重度腹瀉的患者須靜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飲食可選擇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湯、粥、面條等少渣、清淡食品,同時忌飲酒。胃腸不舒服時,需要區(qū)別其他臟器病變或藥物所引起的胃腸反應,如全身某處發(fā)生感染、慢性右心功能衰竭、尿毒癥、肺部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等也可以出現(xiàn)消化道的癥狀,因此對病人應該詳細詢問病史,了解胃腸癥狀和其他系統(tǒng)病變的關系,準確判斷,才能有助于治療。
入秋天涼養(yǎng)胃六要點
一般過了白露節(jié)氣后,氣溫下降比較快,這時應注意以下六點:
一、要保暖由于胃靠近腹壁,沒有肌肉、脂肪等物質在外圍包裹,容易受“涼”,所以要注意保暖,避免吃冷食,尤其是早飯,不僅要吃,而且最好是溫熱的。
二、生活中要注意護胃比如少吸煙、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少喝濃茶和咖啡,也不要濫吃水果和零食。另外,要避免緊張、焦慮、惱怒以及過度疲勞。胃炎、胃潰瘍患者務必戒煙酒,以利于胃炎、胃潰瘍的愈合和防止復發(fā)。
三、不要亂吃解熱鎮(zhèn)痛藥據(jù)悉,胃出血患者三分之一是因濫用藥引起。不少老年人體質差,氣候轉涼容易感冒,常亂服解熱鎮(zhèn)痛藥,導致胃部不適。
四、秋末冬初可以適當?shù)囟喑砸稽c,但量要漸進,控制在“七八分飽”即每天可以吃“三、四、五頓”,每頓少吃一點,既保持總量,又不讓胃挨餓。
五、不要生氣不少人生氣后都有切身體會:一點胃口都沒有了,原有胃病的還會加重病情。
六、胃若有不適、隱痛和大便隱血等小恙小疾,要及早處理“冰凍三尺,非一日寒”,胃病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如胃潰瘍到胃穿孔,病情要經(jīng)歷好幾年的時間。因此,胃有不適、隱痛等信號出現(xiàn)時要格外留神,及時請醫(yī)生開藥調理。
常用健運脾胃飲食
日常處理胃腸的常見癥狀時,可以通過飲食調理身體的狀況。
1.大米或大麥粥:大米或大麥粥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健運脾胃的食品,脾胃較弱者可將粥熬得比較稀,以少量多餐為主;體質比較好的人粥可以熬得稠些,每周喝幾次就可以。
2.山藥:山藥是非常好的健運脾胃的食品,炒、燉、煮食都非常好,但是在使用中可以根據(jù)食用人的體質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做食。如久病體弱的人,一般建議家屬將山藥切碎后與大米同熬喝;如果身體較好,像拔絲山藥、紅燒或炒山藥等都可以。
3.薏米:薏米也是很好的健運脾胃的食物,因為質地比較硬,所以一般以做羹湯為主。
4.白扁豆:白扁豆可以在雜糧店購買,一般單獨熬湯或加入粥中煮食。東北大扁豆健康人進食較為適宜,例如與肉燉食等。
5.調料的使用:像紫蘇,日本小菜中常用;砂仁,川菜中經(jīng)常使用,和白豆蔻等都是很好的芳香醒脾和健運脾胃的調料,可在燉肉或燒菜中適量使用。
腹瀉病人須飲食調理
對發(fā)生腹瀉的病人,應根據(jù)病人的不同狀況,進行不同的飲食調理。
1.首先應該選擇清淡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爛面條等,不要吃油膩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2.如果病人身體較弱,可以喝山藥、薏米、白扁豆大米粥,必要時在粥中加上西洋參或生曬參數(shù)片。
3.如果病人口中比較臭,自感舌上黏而發(fā)澀,大便黏膩而溏,可用玉米須煮水熬粥,或熬紅小豆湯,或熬綠小豆湯喝都可以。
4.如果病人因為吃的過多而出現(xiàn)大便稀溏和味像臭雞蛋,可以多吃些山楂、山里紅等。
5.如果病人是胃腸型感冒而出現(xiàn)腹瀉,可以吃些含豆豉、紫蘇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