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濤 李明
[摘要]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賽艇項目更是我國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然而劃槳技術動作對于一些體能與耐力不占優(yōu)勢的賽艇運動員來說無疑一種巨大的幫助。本文主要通過對賽艇運動員劃槳技術動作的特點進行詳細的剖析,希望可以幫助運動員得倒更好的訓練成果和比賽成績。
[關鍵詞]技術手段 軟硬件 動作特點
一、引言
賽艇運動是一中運動員坐于舟艇之上,并利用船槳推動水產生的推力而造成賽艇穿越固定水域的一項水上體育競技運動。從大量的數據可以指出,影響運動員賽艇最終成績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在一條空間比較狹隘的賽道里進行比賽,這時候體力和耐力不再直接決定最終的比賽成果,這時候更重要的是劃艇運動的劃槳技術。對于劃艇技術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如何使得舟艇可以保持穩(wěn)定前行,方向不會發(fā)生變化;如何做好人與舟艇的密切合作;如何密切協(xié)調身體各個部位從而更好地進行發(fā)力;如何使用船槳可以產生更大的推進力等等。
船艇之所以能夠前進,完全依靠的就是運動員不停歇的有規(guī)律的劃槳運動,依靠船槳對水的推力從而產生船艇向前的推進力。在賽艇運動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盡量的減少舟艇的前進力,保證舟艇穩(wěn)定前行,這其中主要包括空氣的阻力以及水對舟艇的阻力?;诖宋覀兛梢园l(fā)現(xiàn)賽艇運動的勝利與否在于船艇的速度,而船艇的速度又在于船槳的每一次滑動,所以單次劃槳對于運動員取得比賽勝利至關重要。但是在劃槳技術方面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會直接影響舟艇的速度,所以要想在賽艇運動中獲得勝利,必須要對劃槳技術特征進行詳細的剖析和專項練習。
二、賽艇運動員滑槳技術動作的特征分析
(一)劃槳動作節(jié)奏特征
1.動作階段劃分。我們在上一節(jié)中已經提到,賽艇運動是一個多種動作重復出現(xiàn)周期性的運動項目。所以我們在研究劃槳技術階段,僅僅只要選擇一個劃槳周期來進行剖析就足夠了。一次完整的劃槳周期所指的就是運動員在舟艇之上完成一次劃槳動作的全部過程。我們都知道舟艇的移動完全依賴船槳的滑行,具體的動作可以細分為船槳入水、拉槳、出水以及回槳這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顧名思義對于入水就是指劃槳葉片浸入水中,而拉槳就是指劃槳葉片在水中滑動的過程,出水指的是劃槳葉片從水中拉出,回槳指的則是劃槳葉片出水后在空中為在此入水所做的準備過程。在這四個動作中入水和出水屬于兩個動作的轉換階段,具體的施力環(huán)節(jié)在拉槳和推槳環(huán)節(jié)中。
2.推拉槳比例。在過往的實際訓練中總結出一套劃槳經驗指出,在一個完整的劃槳周期里,通常情況下都是選擇拉槳比較迅速并且施力較大,而推槳相對緩漫輕松即可。在推槳和拉槳時間占比問題上要特別注意,因為這直接影響著運動員對于自身體能的分配。在同樣的劃槳頻率下,賽艇運動員通過對拉槳環(huán)節(jié)的時間越長,施力越大便會得到越高的舟艇前進速度。另外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拉槳時間較長的前提下要保障推槳時間不能太短,避免造成時間上過于急促從而耽誤下一次的拉槳速度和時間。所以不論舟艇的前進速度有多快我們都需要保證每一個周期內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進行,并且要保證各個步驟之間的獨立性。
(二)肢體動作整體特征
肢體動作整體特征所指的則是運動員在舟艇之上運動時肢體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情況,對于單槳和雙槳賽艇運動員,其肢體特征還是具有一定的差異的。對于單槳運動員在一個劃槳周期內包括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肩關節(jié)以及內外弦兩側的腕關節(jié)都要處在科學合理的位置范圍,如果一旦發(fā)生錯位就會直接影響整個船艇的重心,船體的平衡被打破自然會直接影響賽艇的前進方向以及前進速度,加大運動員體力與耐力的過度消耗。而對于雙槳賽艇運動因為雙槳位于舟艇兩側,所以不會發(fā)生單槳賽艇那種情況的前傾后者后仰現(xiàn)象。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左右兩只船槳的用力平衡,一旦力量分配不平衡就會直接影響船體的前進方向。不同的運動員劃槳方式也會不同,但是一般都會遵從這樣的順序:蹬腿并后倒軀干——完成拉槳——手臂后拉,腕關節(jié)最大完成屬曲拉槳葉出水。
(三)賽艇運動員本身的發(fā)力特征
由于賽艇運動比賽的賽道一般距離較長,所耗費的時間也相對較久,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賽艇運動員本身的發(fā)力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然不同的運動員,其發(fā)力特征以及發(fā)力方式都會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運動員都是通過對拉槳和回槳時間的調整來保證整個比賽周期劃槳的發(fā)力的不同階段。
三、賽艇運動員劃槳技術改進措施研究
運動員如若想在劃艇比賽中獲得最終的勝利,必須在日常訓練中加大對體力和耐力的訓練。更需要針對每個運動員的劃槳技術動作和發(fā)力特征進行個性化的培訓,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強化基本動作訓練
賽艇運動要求運動員對于每一次劃槳周期都可以認真對待,是一個由熟到巧的過程。在日常的訓練生活中,運動員應加強對基本動作的訓練,打好基礎才可能獲得更高的勝利。對基本動作進行詳細剖析,把握好“身體前傾——船槳入水——蹬腿并后倒軀干——完成拉槳——手臂后拉——身體前傾——船槳入水”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所需要的時間和力度。掌握好一個自身適合的劃槳周期,從而實現(xiàn)整個過程劃槳周期的零誤差。
(二)加強肢體動作訓練
專業(yè)賽艇運動員多是從各地經過嚴格比賽選取集中起來的,所在他們在身高、體重或者身體素質方面各有不同,但是運動員肢體動作的能力決定著賽艇項目比賽的最終勝利與否。所以必須要加強日常的肢體動作訓練,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第一針對運動員的主要發(fā)力身體部位進行集中專項的訓練。腿部力量較強的運動員可以選擇膝關節(jié)早于或者同時與軀干啟動,上體后仰比蹬腿早結束的方式來充分發(fā)揮腿部力量,從而相比較其他選手獲得比賽的主動權。第二個是手部各部位的訓練,我們都知道在劃槳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對手腕關節(jié)以及手臂力量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拉槳時應遵從以下順序:膝關節(jié)——髖寬街—軀干——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這樣的過程科學的運用的力學原理可以大大提高力量的有效率,最大程度的減小阻力。
(三)加強力量耐力訓練
體力和耐力一直都是影響我國賽艇選手的關鍵因素,往往在比賽的沖刺階段都很難能與西方國家運動員體質相抗衡,基于此我國運動員應當在日常訓練活動中加強對力量耐力的訓練。
四、結語
賽艇是我國體育的傳統(tǒng)項目,獲得比賽勝利對賽艇運動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訓練中,運動員應當積極刻苦學習專業(yè)知識,鍛煉身體將軟硬件都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獲得更好的比賽成績報效國家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