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小學STEAM課程設計模型建構及案例設計

      2018-03-20 00:24趙宸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8年18期
      關鍵詞:STEAM教育項目學習課程設計

      趙宸

      摘? 要 基于STEAM的基本理念,依據STEAM教育的基本原則,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知識,構建STEAM項目學習的課程設計模型,詳細解釋模型中的每一步驟是如何實施的,在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并且給出具體的案例設計,希望可以對具體課程設計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STEAM教育;項目學習;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0?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8)18-0064-05

      1 STEAM教育的基本內涵

      STEAM教育起源于美國,是在STEM基礎上的發(fā)展。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發(fā)表了報告《本科的科學、數學和工程教育》,提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教育集成”戰(zhàn)略,以此來開發(fā)大量的科技人力資源,保持國家經濟的全球領導地位。這被視為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es) 教育的開端[1]。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對STEM提出綱領性定義:STEM不僅包含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和計算科學,還包括社會行為科學,如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政治科學[2]。余勝泉教授認為,STEM教育并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四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3]。

      筆者認為可以把這幾門學科稱作“元學科”,當然它并不代表這些學科的簡單疊加,更不是只限于這幾個學科,而是重點強調這幾門學科的知識。學生以數學和藝術(arts)為工具,以工程能力為整個STEAM學習過程進行規(guī)劃,通過運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相關科學原理知識,采用一定的技術,物化出產品,最終可以通過產品來解決實際的問題,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多學科知識的融合和綜合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最終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STEAM教育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際的問題解決中,這就連接了理論與實踐、具體和抽象、感性與理性。

      之所以倡導STEAM教育,是因為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知識量成倍增長,人們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單純致力于知識的學習;另外,許多工作和任務已經由只需要單一學科的能力轉變?yōu)槎鄬W科的知識應用,單一學科的知識背景不足以勝任當今社會的工作需求,人們需要具備多學科思維,這樣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因此,STEAM教育應運而生。通過STEAM教育,能夠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不管他到任何崗位,都可以很快地勝任;不管何種環(huán)境,都可以很快適應。

      STEAM教育的課程設計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程設計:傳統(tǒng)的課程設計更偏向于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育,這種課程設計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忽視了學生的自身參與;而STEAM教育是以學生為中心來進行課程設計,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也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較大區(qū)別。

      2 STEAM教育課程設計的原則

      項目學習、問題解決、工程教育、教育標準、技術素養(yǎng),這幾個關鍵詞體現(xiàn)了STEAM教育的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并解決實際問題[4]。

      強調跨學科? STEAM本身強調跨學科,只涉及單一學科的課程不是STEAM課程,所以STEAM課程的設計要融合數學、物理、化學、藝術等多門學科。融合了多學科的STEAM課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單一學科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更可以提升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的能力,讓學生體會科學原理的強大力量,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項目學習法? STEAM課程的設計原則遵循“學生通過參加基于問題的學習、基于項目的學習和基于活動的學習,實現(xiàn)學生學術成就、高階思維技能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5]。在STEAM項目學習中,項目學習自然會融合多學科的知識,學生不僅可以親身體驗問題,還可以實際解決問題,所以項目學習非常適合STEAM教育。

      將工程和技術融入課堂? 將工程和技術融入課堂將會產生很多好處。物理、化學等科學課程往往較為抽象,學生在課堂上的所學往往無法進行有效運用;而運用科學知識的過程往往伴隨著工程和技術,如果將工程和技術融入課堂,不僅對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有幫助,而且可以對學生進行工程教育和技術教育。

      明確的結果(Well-defined Outcome)和模糊的任務(Ill-defined Task)[6]? 明確的結果和模糊的任務并不矛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于一個實際問題的解決往往伴隨著一個確定的結果,如建造一座橋,制作一個機器人等。對于這樣的問題,可能最終的結果要求會很明確,但是解決的途徑可能很多,所以就要求對于解決問題的途徑并不能限制太嚴格,需要給學生留下自主發(fā)展的空間。

      3 課程設計模型的構建

      國外的Davison等人歸納出數學和科學融合的五種方式:特定學科、內容、過程、方法論和專題[7]。Oberlin 和White建構了“Berlin-White Integrated Science and Mathematics(BWISM) Models”,這個模型包括學習、認知方式、過程和思維能力、概念性知識、態(tài)度和觀念(教學)[8]。普渡大學的Edward和Leah Jamieson教授建立了EPICS項目,每個項目包含五個階段:建立項目合作關系;組織項目團隊;開發(fā)項目方案;系統(tǒng)設計和開發(fā);調整系統(tǒng)和支持[9]。

      國內對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研究稀少,首新、胡衛(wèi)平等人探索了基于文化—歷史活動觀的小學生項目式STEM學習模式[10];大多數學者仍處于評價美國項目式學習模式階段,如丁杰和蔡蘇等在研究中提到Berry主張的基于項目的學習與STEM教育結合的三種模式:中心項目模式(教師主導課堂,學生完成核心任務)、學生主導項目模式(學生自己設計項目,教師全程指導完成)、基于學生主導項目的課程(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教師監(jiān)督完成)[3]。

      STEAM教育強調在實施過程中把多學科知識融于有趣、具有挑戰(zhàn)性、與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中,具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3]。因為是STEAM項目學習,所以主要圍繞學生進行設計。雖然強調STEAM項目學習是以學生為主,但是也不可以忽視教師的作用,教師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要始終扮演腳手架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資源的支持。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問題,需要教師站在一定的高度對學生進行指導,這種指導不是包辦代替,而是引導學生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達到目標。課程設計模型如圖1所示。

      1)項目的確定。項目的確定需要明確學生當前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項目情境要是學生所熟悉的,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還要有一定的難度,只有在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展項目,才能使學生能力得到最佳發(fā)展。除此之外,還應該融合科學課、數學課、藝術課的內容,只有融合多學科知識的項目,并且讓學生切實體驗、學習、融會貫通多學科知識,才是好的項目。

      2)情境構建。雖然采用STEAM項目學習法,項目已經很貼近生活,但是畢竟在課堂上,教師利用多媒體等資源創(chuàng)設貼近真實的情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只有經過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才可更好地調動舊知,進入項目角色。

      3)學生分組。原則是將學生分成3~4人一組,因為一個人就算能力再強,也抵不過一個團隊,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想法必然是有限的;兩個人雖然也可以,但是項目量比較大,同樣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如果多于四個人,會有小組成員責任減輕的情況出現(xiàn),部分小組成員會變得懈怠,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起不到項目學習應有的作用。所以3~4人一組是最好的選擇,每個人都會有參與感,都會有很強的責任感,都有時間與能力把自己的分內之事處理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4)角色分配。在一個團隊中,只有分工明確,才能保持更高的運行效率。所以在分組之后,希望對學生進行角色分配。每個學生都應該在不同的項目中輪換角色,而不是只做自己擅長的角色,這樣也是為了提高團隊的效率??梢栽O置幾個角色,例如:協(xié)助者,負責通知團隊會議和討論,確保每個人都知道什么時間要做什么事情,需要攜帶什么物品等;計時員,需要對項目的整個進程負責,確保團隊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任務;鼓勵者,負責確保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參與項目,要提醒愛多說話的人給別人留機會,給不太愛說話的人留機會發(fā)言。當然,角色的分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人可以同時擔任多種角色,也可以空缺角色,只要是對項目的開展有益即可。

      5)明確問題與限制條件。這是項目的開始,要引起學生的重視,學生要根據教師的講述明確問題,這樣才能從問題中理清最終設計目標。同樣,限制條件也很重要。比如時間和資源的限制,學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用有限的資源完成項目。只有明確問題和限制條件,才能在問題框架的限制中,使學生朝著最終的目標前進。

      6)頭腦風暴。當明確問題與限制條件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不要讓他們給自己設限,也不要給想法設限,只需要讓他們把所有想到的想法記錄下來。雖然有些想法看起來不可能,但是好的作品往往是幾個不太可能的想法的綜合,所以先集思廣益,收集點子,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7)設計草圖。學生需要對頭腦風暴之后的想法進行綜合分析,根據目標的限制條件確定最好的方案,將方案簡單畫出來,邊畫邊思考:是不是有地方可以改進?草圖的設計也要盡量精細一些,各個部分的尺寸、位置、拼插結構等多方面越具體越好。

      8)學習新知識。教師需要簡單復習或者講述完成項目所需要的基礎知識,這個階段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的知識是可以實際應用到生活中的。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設計的草圖進行評價,提出建議。之所以把學習安排到設計草圖之后,是因為不想讓既定的知識影響學生的頭腦風暴,不想讓學生產生思維定式,這樣才能不給學生施加限制,讓小組成員的思維隨意碰撞。

      9)迭代設計。學生經過學習和與教師交流后,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信息搜集,可以重新審視團隊的設計,然后在計算機上進行建模。好的作品都是需要經過多次修改和完善的,這個時間可以適當給學生留多一些時間,讓他們從“做中學”,要相信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10)測試。設計好最終的產品就可以用3D打印機或激光切割機進行物化,然后進行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項目學習的產品,一次設計肯定是不夠的,所以還需要返回迭代設計的階段或者設計草圖的階段進行重新設計。學生需要經過多次的設計和測試,才能接近項目的要求,也是在這個階段可以了解到想象中和實際有什么區(qū)別,這個階段可以學到更多。

      11)展示交流。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展示自己作品的時刻。中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所以將自己團隊的作品進行展示,能更好地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學生制作PPT,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發(fā)布,需要從構思、創(chuàng)意、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幾方面進行介紹。所有團隊介紹完之后,每個人就共享了每個團隊的想法,還有可能碰撞出更好的創(chuàng)意。

      12)評價反思。評價需要自評、互評和師評。評價的結果是說明一個團隊項目成功與否的標尺。只有經過評價,一個團隊才會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哪些地方較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反思,甚至繼續(xù)改進;教師也會了解學生哪些地方比較好,哪些地方存在問題。

      13)評價量規(guī)的構建。評價量規(guī)要包括學生自評、組間互評、教師評價三方面,如表1~表3所示。

      4 案例設計

      項目名稱? 項目的設計一定要圍繞STEAM的基本理念,踐行STEAM的基本原則,即采用項目學習法,融入多學科知識的同時,將工程和技術結合起來,要有明確的結果和模糊的任務,這樣才是一個好的STEAM項目課程。

      本課程設計的項目選擇基于3D打印的旋轉木馬的設計。選擇這個項目一是因為旋轉木馬在生活中很常見,它貼近生活,對于中學生來說基本都體驗過;二是實現(xiàn)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是在教師的支持下是可以做到的,比較適合中學生;三是旋轉木馬的內部結構不是特別復雜,需要一些簡單的物理知識、數學知識、工程設計知識等,對于中學生來說,學過電路之后,知識層面就不存在什么盲點;最后,它結合了3D打印技術,能鍛煉學生的工程建模能力。

      材料? 3D打印機、電腦、亞克力膠水、電機、導線、LED燈泡、小電阻、旋轉軸、上色筆、ABS塑料等。

      目標? 設計、建模、打印并測試一個旋轉木馬,木馬要實現(xiàn)旋轉,并且在旋轉的同時實現(xiàn)上下擺動;同時裝備發(fā)光的LED小燈泡,旋轉木馬的設計要盡可能美觀。

      STEAM項目課程課時安排? 考慮到旋轉木馬的復雜性和中學生的年齡和知識限制,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學習、建模設計與測試。本課程設計分為六天,每天安排120~180分鐘,如表4所示。

      各模塊課程設計

      1)模塊一。教學目標:通過情境構建讓學生明確最終的設計目標;簡單繪制草圖。教學活動如表5所示。

      2)模塊二。教學目標:復習或講述相關物理、數學、工程知識,確保學生制作過程中沒有知識盲區(qū);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知識是可以實際運用的;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設計思維。教學活動如表6所示。

      3)模塊三。教學目標:讓學生從“做中學”;深刻體會理論知識的運用;培養(yǎng)不怕失敗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活動如表7所示。

      4)模塊四。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教學活動如表8所示。

      5 結語

      STEAM教育無疑在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和創(chuàng)新人才上有著巨大優(yōu)勢,STEAM人才有著更豐富的實踐知識,有著更豐富的知識融合能力,有著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目前STEAM教育在我國并不是很容易推行,需要STEAM教育和我國本土的教育更好地融合。本文進行了STEAM教育課程設計模型的初步探索,以期STEAM教育能夠在我國盡快實現(xiàn)大規(guī)模推廣。

      參考文獻

      [1]首新,胡衛(wèi)平,王碧梅,等.基于文化:歷史活動觀的小學生項目式STEM學習模式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7(2):33-41.

      [2]Breiner J M, Johnson C C, Harkness S S, et al. Whatis STEM? A Discussion About Conceptions of STEM in Education and Partnerships[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2012,112(1):3-11.

      [3]余勝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與跨學科整合模式[J].開放教育研究,2015,21(4):13-22.

      [4]趙興龍,許林.STEM教育的五大爭議及回應[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62-65.

      [5]The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 Buildinga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Agenda[EB/OL].[2016-1112].http://www.nga.org/files/live/sites/

      NGA/files/pdf/0702INNOVATIONSTEM.PDF;jsessionid=A5822A26DDCFC8509D5CFBDE02CA143E.

      [6]趙中建.美國中小學STEM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10.

      [7]Davison D M, Miller K W, Metheny D L. What Does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Really Mean?[J].School Science & Mathematics,1995,95(5):226-230.

      [8]Berlin D F, White A L. The berlin-white IntegratedScience and Mathematics Model[J].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1994(94):2-4.

      [9]White D W. Urban STEM education: a unique summerprogram[J].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2013(72):8-13.

      [10]王旭卿.面向STEM教育的創(chuàng)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8):36-41.

      猜你喜歡
      STEAM教育項目學習課程設計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建構主義視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STEAM教育在科學課堂中實踐與思考
      基于大數據對STEAM教育進行師生互動研究
      創(chuàng)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開展
      廣挖資源深度整合巧用技術
      大學英語教學中項目學習的應用探討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fā)
      基于自動化系統(tǒng)的PLC課程設計
      開放大學課程設計與資源開發(fā)
      芦山县| 泾川县| 离岛区| 含山县| 交口县| 全州县| 施甸县| 青铜峡市| 斗六市| 张掖市| 德安县| 台州市| 桃江县| 凤庆县| 克山县| 皮山县| 赣榆县| 嘉善县| 大方县| 平顶山市| 教育| 娱乐| 曲阜市| 荣昌县| 大悟县| 南漳县| 永安市| 凤冈县| 扎兰屯市| 西昌市| 诏安县| 东明县| 奉化市| 宜君县| 隆尧县| 新田县| 庄河市| 云林县| 延川县| 犍为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