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華
“老師,謝謝你一直以來對菲菲的關心和照顧,也謝謝你對家長的耐心和理解,中秋節(jié)快到了,預祝你節(jié)日快樂,全家幸福!”一早收到菲菲媽媽的QQ留言,雖說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卻令我非常激動,思緒也翻飛到了六年前。菲菲畢業(yè)已經三年了,記得六年前剛接那一屆小班時,菲菲媽媽可以算是一個超級難纏的家長,隔三差五搞些“動靜”,弄得我們焦頭爛額,精疲力竭。
湯泡飯風波
開學第一天的傍晚,菲菲媽媽在把孩子接回家后又折了回來,細細詢問菲菲的情況,看起來滿臉的焦慮。我耐心地向她講述當天菲菲的表現(xiàn),當談到菲菲午餐吃得較少,雞肉和土豆都不肯吃時,菲菲媽媽言語間流露出了責怪的意思,她叮囑我們:“下次要給她先喝湯再吃飯,或把湯拌在飯里,孩子在家都是這樣吃的,不然她吃不下去?!彼謴娬{:“孩子不喜歡的飯菜就不要給她吃。”我聽了,便耐心地向她解釋起幼兒園的膳食營養(yǎng)管理理念,還談到湯和飯混在一起吃會損傷腸胃,不利于消化和吸收。我希望家長能利用孩子入園開啟集體生活這一契機,配合教師一起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伤姆磻嬖V我,她對此并不認同。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多次圍繞孩子的進餐問題和我們交涉,希望我們能讓孩子按照既定的習慣進餐,不要試圖改變孩子。她甚至找來了一本日本的育兒書籍作為“科學依據(jù)”,來證明她的觀點。書中,她用紅筆畫出了這樣的句子:“孩子不想吃的飯菜就不要強迫孩子吃,可以給孩子吃一些復合維生素片補充營養(yǎng)?!蔽覀儼l(fā)現(xiàn)書中有些她引為“寶典”的做法是針對肥胖兒的,或是針對某些特殊情況的“權宜之計”,而菲菲長得非常瘦弱,顯然這些方法是不適用的。對于她斷章取義地理解書中觀點,我們無法認同。由于我們沒有滿足她的要求,她去園長那里投訴了。
絕食行動
在進餐時我們想盡辦法鼓勵菲菲多吃一點,比如,有時我們做出“饞貓”狀,引她嘗一嘗平時不愛吃的菜;有時我們和她玩“餐廳游戲”,她點菜我們上菜。終于有一天,菲菲吃完了自己的那份飯菜,我們馬上獎勵了她一顆小星星,并給她媽媽發(fā)了短信,希望她回去也繼續(xù)給予鼓勵。菲菲很開心,還破天荒地多要了一份餐后水果。正當我們?yōu)榉品频倪M步感到高興,為自己的付出有了成果而感到欣慰時,第二天,菲菲媽媽的一句話讓我們的心一下子掉進了冰窟:“請老師今天不要給她吃午餐了,我不想勉強孩子做她不喜歡的事情?!蔽绮蜁r間,菲菲果然不肯吃任何東西。下午吃點心時,她餓得一下子吃掉了兩碗赤豆小圓子。我們不禁心疼起來。離園時,我們告訴菲菲媽媽,這樣做孩子的胃會受不了,她不置可否。好在菲菲的“絕食行動”只堅持了一天。
體弱兒事件
學期初的體檢,胃口小又挑食的菲菲被列為“體弱兒”。我們向家長報告了體檢的結果并發(fā)放相關指導資料,希望家長配合幼兒園共同做好體弱兒的健康管理,從飲食和體育鍛煉等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早日達標。別的家長都表示非常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可菲菲媽媽的反應讓我們又一次“很受傷”。深夜,她給我發(fā)了短信,寫道:“我不認為長得瘦小就是體弱,如果老師因此而認為我的孩子是體弱兒,我不能接受。”我想,一向好強的菲菲媽媽一定是不能接受“弱”這個字眼,便耐心地和她解釋了體弱兒的概念和體檢時的判定依據(jù),并強調了如果家園可以很好地配合,孩子的健康狀況完全有可能得到改善。但菲菲媽媽堅持認為孩子只是長得苗條而已,并不算體弱兒。
其實,除了進餐問題的矛盾外,菲菲媽媽還有很多“難纏”的事。比如,菲菲媽媽根本不理會新生家長會時我們給的建議——“與孩子分別時請堅決一點,有利于孩子盡快適應”,每天入園都會上演“難舍難分”的戲碼,常常是把孩子送到班里之后還會陪很久,直到不得不離開。但孩子一哭,媽媽就又會回頭安慰。這樣的過程會反復很多次,于是,孩子的哭鬧不斷升級,結局往往是:在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中媽媽抹淚離開。即便這樣,菲菲媽媽也常常并不真的離開,她會躲在窗外偷偷觀察,或者到對面那幢樓去瞭望,甚至會在我們戶外活動時突然現(xiàn)身。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每天都試圖用更激烈的行動來留住媽媽,也會一直向室外張望,期待著媽媽的出現(xiàn),完全無心參與我們組織的活動。而菲菲的哭泣和菲菲媽媽的突然出現(xiàn),也常常令其他幼兒“觸景生情”,進而嚎啕大哭。菲菲媽媽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班里正?;顒拥拈_展。
我想這些事件的根源在于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工作的不了解和不信任。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幼兒教育是一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蔽蚁耄挥凶尲议L明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和發(fā)展,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和配合。
一、深入家訪。了解癥結
利用休息天,我和搭班老師對菲菲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家訪。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菲菲媽媽生下菲菲后,由于和爺爺奶奶的教養(yǎng)觀念有分歧,好強的她在孩子一歲時就堅持和老人分開居住。菲菲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可以說菲菲的養(yǎng)育全靠媽媽一人。菲菲媽媽自己經營一家嬰兒用品店,菲菲入園前,每天和媽媽一起在店里看書、畫畫。菲菲媽媽說自己是“照著書本科學喂養(yǎng)的”。她主張尊重孩子,讓孩子個性化發(fā)展。了解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就更能理解菲菲媽媽了,也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一方面,親子間朝夕相處、形影不離的狀況,被孩子的入園打破了,媽媽和孩子一樣患上了分離焦慮癥,她十分擔憂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媽媽的情緒不經意間影響了孩子,使得孩子對幼兒園充滿了恐懼和排斥。另一方面,家長平時閱讀了一些育兒書籍,依著自己對書本的理解形成了一定的育兒觀,但這種觀念不見得就科學。同時,因為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理解不深,或者覺得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樣,因而對幼兒園以及教師缺乏信任。我想只有讓她走近幼兒園,讓事實說話,了解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可能轉變她的觀念,建立起她對我們的信任,從而積極開展家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二、積極反饋,爭取配合
考慮到菲菲媽媽非??释婕氈碌亓私夂⒆釉趫@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們?yōu)榉品茓寢寗?chuàng)造機會,讓她可以在不影響我們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進園觀摩半日活動。她非常欣喜地答應了。然而,當她看到其他孩子已經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能積極地投入到教學活動和游戲中,而菲菲則呆坐一旁或一直黏著媽媽時;當看到午餐時其他孩子都自己動手吃得津津有味,而菲菲卻在一旁抹眼淚時;當看到其他孩子已經結交了朋友一起玩耍,而菲菲則獨自在一旁默默觀看時……特別是看到和她們住同一小區(qū)的一貫以來內向羞澀的茜茜也快樂地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時,菲菲媽媽沒法繼續(xù)淡定下去了。
我抓住時機,又一次與她進行了深入的溝通。我對她說:“孩子的入園適應期有長有短,因人而異,但家園配合、步調一致,能加速孩子適應的步伐。你看,絕大部分的孩子已經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并且很喜歡來上幼兒園了?!蔽姨匾庖运容^熟悉的茜茜為例,來談我們的觀念和方法:“剛開始的幾天,茜茜也幾乎整天以淚洗面,飯都不肯吃,覺也不愿睡,她媽媽很心疼,想緩一緩,在家待幾天再來幼兒園。我就和她的爸爸媽媽溝通,建議他們要讓孩子堅持天天來幼兒園,否則會前功盡棄。他們聽取了我們的建議,入園時和孩子簡單告別后就離開。我抱著茜茜,安慰她,和她談心,并利用玩具和游戲轉移她的注意力,很快她就和老師建立了新的依戀關系。到第二周,茜茜就很少哭了,而且很喜歡老師?!蔽矣终劦搅塑畿邕M餐問題的改善。菲菲媽媽知道茜茜原本也和菲菲一樣食量小,說起進餐問題,大人都覺得頭疼。我告訴她:“我們知道茜茜的飯量小,所以每次都會先少盛一些,鼓勵她盡量吃完,不夠再添。我們還引導和鼓勵她嘗試不同的食物,看到她有微小的進步就給予激勵,現(xiàn)在她每天吃飯雖然還是吃得不多,但都開開心心的。”接著,我又談到菲菲,對她的優(yōu)點給予極大的肯定:“菲菲其實是一個非常能干的孩子,她能自己扣好襯衫紐扣,對于小班孩子來說,這真的很不容易,可見她觀察細致,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并且做事很專注?!痹掍h一轉,我又談到了菲菲當前的問題:“她太過于依戀媽媽了,才會適應得比較慢?!蔽疫€談到了家長的一些觀念和做法如果不能和教師保持一致,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阻礙孩子的適應與發(fā)展:“那天你讓我們別給孩子吃午飯,孩子在一旁都聽進去了,到了中午果真一口都不肯吃,我問孩子為什么,孩子說,媽媽說了幼兒園的飯菜不好吃就不要吃。其實,孩子有時只是鬧點小情緒,不見得真的不愿意,可是我們大人當真了。那天的午餐是牛肉燉土豆,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吃得津津有味,我們看出菲菲內心是很想試試的,只是想到了媽媽的話,就一點也不肯嘗試了?!蔽矣峙e了另一個例子:“那天美工區(qū)活動時你也在一旁,我一直鼓勵菲菲給樹葉寶寶涂上喜歡的顏色,看得出她在考慮我的建議,也在觀察著同伴們的活動,此刻,只需媽媽的一個鼓勵,也許她就能拿起畫筆了,可是你的一句‘不愿意就算了,讓她收回了已經伸出的小手。”最后,我總結道:“我知道你的教育觀是要尊重孩子,不希望勉強孩子做她不喜歡的事情。但我認為,尊重并不等于放任,真正的尊重應是支持孩子的成長,給予適時的引導和適宜的幫助。這也是我所理解的‘因材施教。作為老師,我希望得到你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一起配合,支持孩子的發(fā)展。”一番沉默后,菲菲媽媽表示愿意試著改變觀念和方法,和教師一起努力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于是我們雙方約定:首先,不搞特殊化,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比如,孩子在園時家長不要長時間陪同或突然出現(xiàn),早晨送到幼兒園簡短安撫后,家長立刻離開。又如,不縱容孩子之前愛吃湯泡飯、挑食等不良習慣,家園一致,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食物,即使不愛吃,也愿意少量嘗試,從而讓孩子漸漸適應。其次,家園齊步走,堅持正面教育,及時肯定孩子的進步,對其不足也要及時引導。對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雙方及時交流溝通,共同商討對策,家園步調一致、協(xié)同教育。
三、增進交流,贏得支持
接下來的日子,菲菲媽媽履行了約定。除了日常接送時的交流外,我們還經常以短信或電話的形式向她反饋孩子的情況,特別是孩子的微小進步。如,“今天孩子在美術活動中的表現(xiàn)非常棒,她用手指點畫桃花時很專注,回家媽媽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玩?!薄敖裉煜挛绲狞c心是孩子愛吃的餃子,孩子吃完還主動要求添兩個,看著她吃得香香的,老師真開心?!薄敖裉炱鸫矔r孩子不僅自己很快穿好了裙子,還主動幫助了一旁的娜娜穿衣服,老師為她感到驕傲!”……除此之外,我們還借助家園聯(lián)系本和成長檔案冊,以書面的形式反饋孩子在園的成長和變化。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園一致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漸漸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入園不再哭泣黏人,變得日漸開朗起來,她還改掉了吃湯泡飯的習慣,臉色紅潤了,體重也有了增長。那年春節(jié),菲菲媽媽發(fā)來了感謝短信:“菲菲比入園時長高了、長胖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這都是老師的功勞。感謝老師這幾個月來對菲菲的關心,以及對家長的體諒和耐心溝通。”短短數(shù)語使我們感到真誠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
由于菲菲媽媽是自由職業(yè),工作時間安排比較靈活。為了引導其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我們邀請她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類家園合作活動,如家長志愿者活動、家長助教活動等。在家長助教活動中,菲菲媽媽擔任“故事媽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繪本《好餓的小蛇》?;顒忧?,她虛心地向我們請教如何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如何向孩子提問,運用怎樣的教具能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情節(jié)……精心的準備換來了活動的成功。孩子們認真聆聽,積極互動,她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在活動反饋表上,她這樣寫道:“參與助教活動讓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同時也學習了與孩子互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感謝老師搭建這樣的平臺,讓我更懂孩子,更懂教育,讓我也獲得了成長!”在家長志愿者活動中,她不僅自己積極參與,還動員遠在外地工作的菲菲爸爸也抽時間一起來做志愿者。他們合力制作的趣味玩教具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此外,在幼兒園的“巧手媽媽私房菜大比拼”活動中,她充分發(fā)揮了廚藝方面的特長,貢獻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一“荷蘭牛柳”,令孩子們大飽口福,同時也豐富了幼兒園的菜譜。
在豐富多樣的家園溝通與合作中,菲菲媽媽漸漸理解并認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付出。建立了這樣的情感后,她會主動協(xié)助我們的各項工作,如,在孩子演出時來幫孩子化妝,在我們布置班級環(huán)境時幫我們搜集材料。擅長種植的她還非常關注班級自然角,主動來和孩子們交流照料心得,提供植物照料小貼士。家園關系的融洽也對菲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媽媽積極地參與幼兒園的活動,讓菲菲充滿了自豪感,同時在媽媽的榜樣作用下,菲菲也積極地參加各項活動,性格變得開朗了,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她。在大班時的“故事大王”比賽中,我們看到了勇敢、自信的菲菲。
菲菲媽媽的轉變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在家園合作之下菲菲的健康成長,使我深刻理解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所強調的“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同時,我也更加堅信,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園間彼此理解和信任,支持與配合,才能使教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