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彪
摘要:小學是學生接受語文教學的重要階段,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也是學生開展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chǔ),對于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提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思維與語文素養(yǎng)。因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探究了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希望以此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有效思路。
關(guān)鍵詞:課堂提問;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實施策略
前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任務(wù)不斷加重。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課堂提問,有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快、更好的投身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與語文素質(zhì)。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通過實施有效的課堂提問,使學生真正掌握小學語文知識,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課堂提問缺乏針對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會開展課堂提問,但是課堂提問范圍十分廣泛,并未具備較強的針對性。第二,較為依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課堂提問,但教師對問題都有固定的答案,當學生回答出標準答案才是真正回答正確答案,當學生回答的答案與標準答案存在差異,教師就會否定學生答案,教師會引導學生向標準答案方向進行分析,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教師的思維束縛,不利于發(fā)散學生思維,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學生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1]。第三,忽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總是占據(jù)教學主體地位,教師向?qū)W生進行課堂提問學生只是被動回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回答的積極性被減弱,導致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能得到真正提高。
二、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針對學生實際能力進行提問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其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要明確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學生服務(wù)的。這就意味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提問。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基礎(chǔ)與實際學習能力,以學生的實際能力作為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基礎(chǔ)。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課堂提問,教師向?qū)W生提出的問題難度過高,超出學生的實際能力,學生無法真正對問題進行思考,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投身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進而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教師向?qū)W生提出的問題難度過低,學生無需思考就得到答案,導致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下降,進而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向?qū)W生進行提問,從而才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積極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真正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2]。
例如,在學習《司馬光》一文時,如果教師向?qū)W生提問“文章主要講述的主人公是誰?”學生無需閱讀文章進行思考就得出答案,這個問題就過于簡單。而教師向?qū)W生進行提問“你從司馬光身上學到了什么精神?”,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積極思考就會得出答案。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思考能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二)尋找合適的課堂提問方式
提問本身就是一門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qū)W生進行提問需要教師把握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從而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教師運用的提問方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提問的關(guān)鍵,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tǒng)的課堂提問方式,還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真正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3]。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為學生設(shè)計課堂提問方式,使課堂提問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正確把握教學重點,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了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與主旨,并且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例如,在小學《窮人》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進行提問“文章題目為什么命名為《窮人》?”,學生會有不同的答案,這就導致學生的回答可能存在錯誤,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否定,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進行思考,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教師向?qū)W生提問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掌握教學重點。通過這樣的方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三)提高教師有效提問能力
教師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服務(wù)者,學生的引導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還應(yīng)該提高自身能力。通過提高自身能力,使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開展課堂提問可以有效提高提問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教師要積極研讀教材,把握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與難點,從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
(四)在課堂提問重視尊重學生差異性
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導致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表現(xiàn)出差異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堂提問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真正掌握小學語文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為學生設(shè)計不同的問題,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在課堂提問中重視尊重學生的差異性,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促進學生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
總結(jié)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小學語文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課堂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散學生思維,從而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提高。
參考文獻:
[1]孫雪梅,雷建敏.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76+84
[2]季有東.淺析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J].學周刊,2018(02):98-99
[3]張豆英.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實施探討[J].學周刊,2017(1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