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祺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旨在教會學生品味和理解音樂,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通過賞析音樂,讓學生體會音樂的美感,讓學生細細感悟音樂中豐富的情感,達到陶冶學生的目的,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審美情趣。小學音樂教學要想充分發(fā)揮其教育的作用,教師要盡可能多的給學生提供聆聽、吟唱音樂的機會,借助現(xiàn)代化的視聽設(shè)備,讓學生完全沉浸在音樂的世界里,感受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建立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好音樂這門課程,并從中受益無窮,大大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有效教學;思考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課堂氛圍也不是很熱烈,音樂教學流于形式,學生沒有真正去感悟和體會音樂。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發(fā)揮音樂教學真正的作用,就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的效率。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做到有效教學,是廣大音樂教師都迫切尋求和探索的,而通過實踐的教學表明,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體驗音樂的機會、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其建立自信、教師提高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這些措施對于有效開展小學音樂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一一進行闡述。
一、讓學生多聽多唱,增加學生接觸音樂的機會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體驗音樂是教學的核心,經(jīng)過長時間的熏陶和浸潤,學生才會慢慢喜歡上音樂。在音樂課上,教師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以開心愉悅的心情來品味音樂。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加練習唱歌,在吟唱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并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陶冶學生的情操,發(fā)展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要上好小學音樂課程,僅僅教會學生唱歌是不夠的,還要讓學生唱出感情,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表達的內(nèi)涵,進而充分融入歌中的世界,體會歌曲抒發(fā)的情感。例如,在演唱《捉泥鰍》的時候,唱到里面的歌詞“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里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nèi)プ侥圉q......”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想象實際的情景,一邊演唱,一邊想象:雨后,空氣清新濕潤,在田野上、池塘邊,流水潺潺,稀泥里泥鰍在歡快的鉆洞,一切都充滿著自然的氣息。要讓學生帶著想象去唱這首歌,而不是機械地對著歌詞唱,這樣才能唱出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快樂,唱出對大自然的愛,唱出學生內(nèi)心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二、給予學生成就感,激勵學生的自信心
在小學音樂課上,不管是學習樂理知識,還是進行音樂賞析,還是練習演唱歌曲,教師都要適當?shù)墓膭顚W生,讓學生從音樂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建立自信心。就以練習演唱歌曲來說,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人特色,唱得好的學生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讓學生內(nèi)心獲得滿足感,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上音樂課時,可以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在同學們面前表演歌唱,在欣賞和聆聽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拿出手機,把學生演唱的過程記錄下來,經(jīng)過剪輯合成,這就是每個學生專屬的“MV”了。當給學生觀看自己的“MV”,學生們肯定會有一番獨特的體驗,會重新認識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課堂氛圍馬上活躍起來。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只要你們敢于展現(xiàn)自己,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音樂天賦,每個人都能從音樂中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學生受到鼓勵,在今后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會變得更加自信,教師也能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
三、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
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不管是音樂賞析,還是歌曲演唱,都希望學生能感受歌曲的內(nèi)涵,進入歌曲的意境之中。但是,對音樂的理解和欣賞是很主觀的個人感受,如果沒有一個適當?shù)沫h(huán)境,學生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迅速進入歌中的世界。要使全體學生迅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考慮學生聽覺和視覺體驗,讓學生感覺猶如身臨其境。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和體會音樂。
將多媒體與音樂結(jié)合起來,大大豐富了教學的形式,學生也有了更多的途徑來感受音樂,拓寬了學習的內(nèi)容。同時,學生還可以獲得更加立體的視聽感受,音頻與視頻的結(jié)合,刺激了感官神經(jīng)。優(yōu)美的音樂與生動的畫面互相配合,讓學生更容易體會音樂表達的內(nèi)涵,逼真的情境展現(xiàn)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大增。例如,在教唱《三峽的孩子愛三峽》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圖片和視頻片段,展現(xiàn)三峽優(yōu)美壯麗的景色,再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們看到了碧綠的江水、秀麗的山石林木的倒影、山峰奇形怪狀的柏樹、還有奇山異石、層巒疊嶂,讓學生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三峽雄偉的高山和壯麗的江水。在這種背景之下,再來學習和演唱這首歌曲,收獲肯定更加豐富,學生也會很快進入歌曲的意境之中,認真品味歌曲,教學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師要注重自身音樂素質(zhì)的提高
小學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獨立而成熟的思維能力,但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被學生所模仿。所以,教師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不管是教學生唱歌、表演,還是帶領(lǐng)學生賞析音樂,都要做到準確、符合規(guī)范,從而避免出現(xiàn)誤導學生的情況。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于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wù),還應(yīng)該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和琢磨自己的教學方法,思考有無改進的地方,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zhì)。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索音樂教學的各種可能的形式,通過教與研的結(jié)合,促進音樂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既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的有效性,還要全面發(fā)揮音樂的藝術(shù)性,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發(fā)揮音樂在學生全面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音樂這門學科的特色,不斷探索和完善教學,最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佳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7(3)
[2]胡李鵬.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培養(yǎng) 對小學音樂課堂歌唱教學的一點思考[J].中華少年,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