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圓星
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加深,鴻篇巨著《資本論》再度成為西方社會的“寵兒”。德國柏林卡-迪茨出版社,出版的《資本論》再度成為暢銷書,銷量是1990年的100倍。在國外,重讀《資本論》的不僅有青年知識分子,還有銀行家、經理和政要人物。聯(lián)合國前任秘書長裴瑞茨說:“這是一本對全世界有效的、關于變革的新提案”。馬克思與《資本論》的魅力毋庸置疑。在中國,現(xiàn)在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但很少有人讀過或是翻閱過這部巨著。談論《資本論》的人比看過《資本論》的人多。很多人都是通過別人的轉述。才了解了《資本論》這部巨著的部分內容。但是,新時代的我們,十分有必要重溫這部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巨著。只有深入理解《資本論》的人,才能真正感受馬克思的偉大,才能真正體驗到《資本論》所表達的是不折不扣的科學性、前瞻性和對日常經濟生活的指導性。
《漫畫資本論》是由日本的門井文雄、紙屋高雪構成和石川康宏協(xié)力完成,由林明星翻譯,中央編譯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堵嬞Y本論》不僅以生動的故事詳細解說了現(xiàn)代貧困與差別的本質問題,揭示了資本的內涵,還描繪了馬克思的一生以及他與恩格斯的友誼。隨著一幅幅漫畫的展開和十篇精彩的解說,馬克思名著的精髓也就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鋪陳而躍然紙上。本書主要由卡爾·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馬克思 恩格斯 《資本論》三章構成,包涵10個解說及卡爾·馬克思簡略年表?!堵嬞Y本論》通過簡單明了的方式介紹了資本的本質是剝削,剝削的方式有計件制、派遣制等多種方式,以及資本家在時間上的局限性等沒人。
閱讀本書后,一些讀者認為:漫畫形式倒在其次,關鍵是書的視角讓人享受,既能學到知識又會受到熏陶和感染,屬于簡明扼要,有理性、有知性、有激情、有溫度的大眾通俗讀本,既不盛氣凌人故作高深,又不詰屈聱牙啰里啰嗦。但是也有人認為: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可以作為《資本論》的啟蒙讀物。
在這本書中,我自己也越讀到了一些有趣的句子或觀點,受到了極大啟發(fā),不僅加強自身了對資本論的閱讀興趣,還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和感悟。在本文中僅舉幾個例子來闡釋自身的感悟:第一,“資本的目的不是為人民服務,而是盈利?!?“資本主義對社會需要什么漠不關心,追求的只是增值。”2 作者的這些觀點鮮明的解釋了馬克思關于資本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促進人了社會發(fā)展,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潤。聯(lián)系到當前社會,不管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在整個社會發(fā)展大方向向上都起到了起到的作用。如果政府沒有對市場經濟發(fā)展所進行的宏觀調控,僅由資本任其發(fā)展,那么人類的需求就會被忽略,真如經濟危機時資本家寧愿把牛奶倒掉,把面包銷毀也不愿意低價賣給工人。
第二,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通俗的例子簡單介紹了什么是剩余價值。作者在書中講到勞動力就是勞動者最后的商品,而勞動者通過出賣勞動力這種商品獲得工資。但就是因為工資,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才被掩蓋了。勞動者為資本家工作,通過勞動獲得工資,然后進行生活,從表面上看是合理的。但是,勞動者獲得的工資卻不是勞動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全部價值,僅僅是部分價值,而勞動者創(chuàng)造出來沒有歸自己所有的那部分價值就被資本家給占有了。作者在本書的第8個解說中也寫道“據(jù)說在今天的日本達到97%-117%”。這是對作者當時所處的日本,剩余價值率(也叫剝削率)的描述。勞動者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不是全部歸自己所有,除去工資的那一部分就是剩余價值。正如馬克思在他的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談到的異化那樣,勞動者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產品并不歸勞動者所有,而歸資本家所有,勞動者已經同它本身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產品所異化。
第三,在介紹完剩余價值后,作者就介紹了剝削和剝削的幾種方式。在閱讀本書之后,我自己對剝削的理解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剝削的含義就是指資本家奪取勞動者的剩余價值。在本書中,作者通過介紹計件制展現(xiàn)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強烈壓迫。文中這樣寫道“計件工資是最適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資形態(tài)?!? 資本家把工人生產的每件勞動產品規(guī)定在一個很低的價格,然后通過數(shù)量刺激工人提供高效率,加快生產,從而在獲得更多剩余價值。但對工人來說,多數(shù)工人在計件工資制下拿的報酬反而少于計時工資。工人為了多生產一件產品而拼命工作,進而相互競爭,不僅損害自身的身體,還破壞了工人之間的內部團結,容易引發(fā)過勞死事件。在計件制工資后,作者還講到了派遣法,作者稱派遣法是“跨越時代再次復蘇的資本家的陰謀詭計”,作者通過分析豐田子公司的例子揭示了派遣法是一種變相壓迫工人的方式。在此之后,作者寫到“馬克思所遇見的資本家對企業(yè)正式工人與臨時工采取的離間計。”4在正式工人被逼迫到過勞死之前就會有大量下崗和失業(yè)工人的產生,即相對剩余人口的產生。但資本家一方面通過裁員減少正式工人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又雇傭廉價的非正式工人來代替正式工人。
第四,在闡述了資本的本質,分析了資本家通過剝削勞動者的剩余價值獲得利潤之后,作者提出了一個關于資本家的觀點,那就是“只圖今世有飯吃,不圖后市沒柴燒?!痹隈R克思所處時代的很多工人是過勞死,作者因為這種現(xiàn)象就提到了“白色奴隸勞作”。富裕與貧困并存,資本的擴張加劇了工人的貧困,工人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并沒有或得應有的獲益,但卻不得不接受一味追求利潤的后果。結合我們當今社會,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的資本發(fā)展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方式,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及其發(fā)展之后,帶來的環(huán)境破壞的后果卻要整個人類為其承擔。所以,不管是從環(huán)境的角度還是從整體人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資本都破壞了人類及自然的平衡,破壞人類或自然發(fā)展的協(xié)調性及規(guī)律。結合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全球氣候問題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通過本次閱讀,真的是收獲很多,不僅了解了深奧的《資本論》還可以這樣讀,還從具體例子中感悟了作者眼中的《資本論》,對以后閱讀原著奠定了積極地閱讀基礎。
注釋:
1.《漫畫資本論》中央編譯出版社,第40頁
2.《漫畫資本論》中央編譯出版社,第40頁
3.《漫畫資本論》中央編譯出版社,第75頁
4.《漫畫資本論》中央編譯出版社,第1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