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芬
摘 要:小學語文這一學科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越加的注重閱讀及寫作間的有效契合。通過兩者間的結合,不僅能夠對授課效果起到一個優(yōu)化的作用,也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語文素養(yǎng),將語文教學所具有的價值及作用等最大化的突顯出來。因此,本文將對當前的整合現狀加以積極的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條具有實效性的契合途徑,希望對教師語文教學的開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契合途徑
在新課改逐步落實的背景下,一些教師也為閱讀及寫作間的有效契合作出了較多的嘗試,但是,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上看,二者間的整合現狀依然是不容樂觀的。因此,身為一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對當前的教學現狀有一個充足的了解,并要對一些改善、修正的手段進行積極的探索,從而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及實效性,保證教學目標得以落實。
一、目前寫作與閱讀的教學現狀
首先,是教師與學生缺乏一定的識別與鑒賞能力。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教學讀物無論是在類型,還是種類上都越來越豐富,但是,在這多元化的讀物當中,也蘊含著較多的不良書籍及盜版書籍,對學生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受到認知水平及經驗的限制,其的主觀性及鑒賞能力都非常差,再加上,一些教師為了保障教學任務的完成,對篩選讀物這一環(huán)節(jié)常常抱有著一個忽略的態(tài)度,導致學生受到不良書籍的侵害,使其的寫作及閱讀水平受到影響。
其次,是教師的授課模式較為落后。一些語文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教育所帶來的影響,教學思想非常陳舊,嚴重的缺少創(chuàng)新性,在開展閱讀及寫作教學的過程中,也不懂得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久而久之,便對閱讀及寫作間的有效契合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1]。
最后,是學生缺少學習習慣的形成。在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下,小學生們在開展閱讀寫作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較多的抄襲情況,一些學生為了盡可能的避免失誤、節(jié)省時間,經常性的抄寫課后答案,或者對作文書照搬照抄等,非常不利于其自身閱讀及寫作水平的真正提升。
二、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
(一)應用信息技術,拓展契合途徑。熱情與興致是小學生開展學習的重要基礎,同理,其也適用于寫作及閱讀間的契合。小學生的探索欲望及好奇心理較強,對于一些新穎事物都存在著較強的探究精神。因此,在整合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緊緊的抓住學生現階段的這一特點,將信息技術有效地引入其中,從而借助圖片、視頻等功能更好的開展授課活動,以在集中學生專注力的同時,也能夠使其在這一過程中獲取到更多的體驗感和感染力,對契合途徑進行有效的拓展[2]。
例如,在學習“嫦娥奔月”一課的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這一輔助技術的應用,來為學生播放一段與課本內容相對應的動畫視頻,從而使學生以更加形象、清晰的方式來鑒賞到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特點、意境美等,以使其的審美能力及理解能力得以強化。當學生觀看完之后,教師就可以請出幾名學生來發(fā)表一下自身的感受及觀點,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集思廣益,對于自身體會加以不斷的優(yōu)化及完善。最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篇觀后感的寫作,將閱讀及寫作加以巧妙的結合。
(二)注重寫作指導,提升語文能力。小學教師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扮演著參與者及引導者的雙重身份,而教師在將閱讀及寫作加以契合的過程中,也應充分的發(fā)揮出自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學會規(guī)范寫作、正確寫作,并在不斷的練習中找尋到適用于自身的寫作形式、方法等,逐步的形成寫作技巧與寫作風格[3]。
例如,針對于同一話題,不同的學生往往會產生不同的觀點與想法,在這時,教師不要著急對學生加以否定,對于學生表述正確的部分,教師應對其加以表揚,并對其的觀點進行深入性的分析,同時,也應引導其他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進行適當的選擇??傊?,在將兩者進行結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依據學生現階段在學習上的差異,引導學生先閱讀、后寫作,特別是在開展一些材料作文類型的寫作時,要允許不同學生擁有不同的切入點,應對學生自身的習作立意加以尊重,以在這一過程中使其的各項語文能力得以顯著提高。
(三)培養(yǎng)良好習慣,強化授課效果。在整合閱讀及寫作教學時,除了要傳授給學生學科知識之外,也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一方面應強化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另一方面,應引導學生自主的加入到學習方法的探索中,以對其未來的發(fā)展產生正面影響。
例如,首先,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精讀與通讀加以充分的結合。在通讀時,應劃分好時間,掌握文章大體內容;在精讀時,應劃分清文章結構、歸納中心思想、掌握思想感情。其次,也注重積累和摘抄,當在閱讀中遇到一些優(yōu)美、有意義的句子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及時的進行摘抄,并利用空余時間進行學習、誦讀等,不斷的加以仿寫練習,以在豐富其情感的同時,也能夠對其寫作思路起到一個拓展的作用。最后,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讓學生多多的進行思考,并帶著問題來進行閱讀,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文章含義,持續(xù)的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及語文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教學當中,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間的有效契合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這樣的整合形式不僅能夠使學生自身的閱讀量得到進一步的擴充,也能夠使其的寫作及閱讀能力得雙重的提升,全方位的強化其的文學素養(yǎng)及表達能力,為其將來的發(fā)展創(chuàng)建堅實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兩者間的結合途徑加以探究,以對最終的授課效果起到一個升華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問題及對策[J].職業(yè)技術,2017,16(11):87-89.
[2]李慧嬌.小學語文主題學習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0):156.
[3]呂一.從“其義自見”到“其意字現”——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開展與銜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