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斌
摘 要?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構成了當前信息教學面臨的困境:一是課時不足,信息技術課隨叫隨停;二是信息技術老師專業(yè)化程度不高,研究性不強,缺乏有組織的教研活動;三是學生基礎差、起點不一,對信息技術課缺乏正確認識。解決問題的對策也有如下幾點:一是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保證課時量;二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思想觀念,組織多元化的教研活動;三是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困境探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R857.3,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008-01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課程,關系到將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怎樣讓信息技術教育尤其是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落到實處,成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展現(xiàn)素質教育魅力的利器呢?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是什么?又面臨哪些困難呢?
首先,課時不足,信息技術課一般是每周一節(jié)課。
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時一直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信息技術學科對知識連續(xù)性的要求很高,一節(jié)課40分鐘對于既要接受理論知識又要進行實踐操作的學生來說,本來就很少,再加上課與課之間間隔的時間過長,知識得不到及時的鞏固,學生學什么忘什么,因此每節(jié)課教師都要拿出一部分時間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如此一來,教學進度跟不上,教學內容滯后。教師完成不了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學生也無法完成實踐內容,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其次,信息技術老師專業(yè)化程度不高,缺乏信息技術教學的研究。
信息技術教師數量不足曾是制約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后來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從其他學科“轉行”到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師可以彌補信息技術教師數量的不足,但也大幅度降低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強調實際應用的學科,教學內容更新速度快,需要教師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進行加工升華。而“轉行”過來的教師在教學上是現(xiàn)學現(xiàn)教,根本就沒有精力去深究教學內容,更沒有精力和能力去研究教學方法。
第三,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起點不一,對信息技術課沒有正確的認識。
在校學生中有大部分學生上這門課前沒有接觸電腦,有一定基礎的同學,也僅限會開關機,玩玩游戲,很多學生連最基本拼音打字也不會,而零基礎的同學,面對電腦屏幕、鍵盤竟無從下手。課堂上老師不可能把每個同學都照顧到,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分化,基礎好的同學信息技術水平越來越好,沒有基礎的同學依舊不知所措。長期如此,部分學生便喪失了學習信息技術課的興趣。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現(xiàn)象,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缺乏正確的認識,很多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是用來玩游戲,甚至有學生抱怨課堂上留給他們玩游戲的時間太少。信息技術在學生心中沒有分量,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一切得不到學生的回應,教學便成了單方面的事,教師也失去了教學的動力。
面對這些問題,都有哪些解決對策呢?在此談談自己的愚見。
首先,教師要保證上足課時的同時,根據現(xiàn)有條件,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根據現(xiàn)有的條件靈活組織教學,采取以好帶差分組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選派有責任感的小組長,給予小組長最大權利和義務,幫助教師管理組員,督促和監(jiān)督組員完成課堂實踐內容。另外要合理改編教材,適當降低內容難度。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對教材進行改編,例如: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選學內容《機器人有約》,就要進行適當修改,應該把這節(jié)課,變成一節(jié)機器人的展示課,而不是研究課,讓學生通過上網搜索,圖片展示了解機器人知識,而不是通過調配實體機器人進行學習,因為現(xiàn)在有很多小學根本沒有配備機器人或者配備機器人數量極少。
其次,提高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思想觀念。
實踐證明,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信息技術教師要學會利用現(xiàn)代信息傳輸手段,加快教育信息的傳播,用現(xiàn)代觀教育念沖洗頭腦,徹底摒棄沉默守舊的思想,要與時俱進。
第三,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認識,努力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課是為了適應信息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而設置的必修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為主要目標,以操作性、實踐性和探究性為特征的學習領域,對于培養(yǎng)國家建設和國際競爭所需的信息技術人才、提高全社會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總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所面臨的那些困難,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由諸多原因造成的,我們也不能指望在短時間內解決那些問題,只能本著實事求是的觀點,敢于正視這些問題,采用科學的態(tài)度,不斷改革,銳意進取,就一定能讓信息技術教育在這片貧瘠而又渴望生機的土壤上發(fā)芽、生根、成樹、成林。
參考文獻:
[1]王靜.事例管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J].中小學電教:教師版,2007(9):30-32.
[2]魏寧.超越膚淺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重塑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價值[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4):65-67.
[3]盧蓉.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問題之分析[J].凱里學院學報,2006,24(3):90-91.
[4]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