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小學生朗讀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朗讀感興趣之后,學生在業(yè)余時間也會積極朗讀,這樣課堂與課外有效結(jié)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若是教師完全以教材中的課文為朗讀素材,那么學生在朗讀一兩遍之后就會失去繼續(xù)朗讀的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進行朗讀訓練的過程中,就應拓展學生的朗讀范圍,豐富朗讀素材,以更多新鮮、有內(nèi)涵的朗讀素材來調(diào)動學生的朗讀興趣。
比如說,當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朗讀蘇教版的《沉香救母》這一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這一課內(nèi)容來為學生進行知識拓展,為學生講解有關(guān)《沉香救母》的更多內(nèi)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教師就可以將自己在課前從網(wǎng)絡上搜集到的有關(guān)課文的資料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不僅閱讀形式新穎,而且閱讀內(nèi)容也十分豐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以后積極自主閱讀有著促進作用。
對于小學生來說,家長和教師是對其影響最大的人,在學校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模仿對象,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過程中,應先為學生范讀。教師進行范讀,可以展現(xiàn)教師過硬的朗讀功底,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崇拜,促使學生能夠有興趣參與朗讀訓練。
舉例來說,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狼和小羊》這一課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平平淡淡、干巴巴地為學生朗讀一遍,之后教師帶著飽滿的感情,認真朗讀一遍,將狼的狡猾、兇狠,小羊的機智、可憐通過朗讀展現(xiàn)給學生。兩種不同形式的朗讀,學生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較大的差異,在這樣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中,應讓學生知道沒有感情的朗讀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投入感情,將自己置身于朗讀素材中,才能領(lǐng)會到朗讀素材的深層次情感,朗讀的作用才能夠得到體現(xiàn)。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內(nèi)容都有其存在價值,這些課文內(nèi)容,或是能夠讓學生懂得人生道理,或是注重寫作技巧,注重對各種修辭的應用。無論是哪一種情況,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價值性是不容忽視的。鑒于其存在的價值,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過程中,就應找出典型內(nèi)容,通過典型內(nèi)容的重復性朗讀來促使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時幫助學生在多次重復性朗讀中掌握朗讀的技巧。
舉例來說,當教師為學生講解《公儀休拒收禮物》這一課內(nèi)容的時候,因為這一課內(nèi)容可以通過人物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課文學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需要將自己融入到課文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內(nèi)容并用表演展現(xiàn)文章內(nèi)容,尤其是公儀休在拒絕禮物過程中是如何做的。在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代入到公儀休這一人物角色中,感受公儀休的心理活動,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朗讀,學生能夠更好地領(lǐng)會公儀休的心理,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感情。這樣的朗讀訓練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懂得做人要清正廉潔,不能收他人的賄賂。另一方面這樣的朗讀訓練方式更加新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對學生以后進行自主朗讀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提高對朗讀訓練的重視程度,并采取有效的對策開展朗讀訓練,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語言溝通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要理解課文,從課文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閱讀課文、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課文過程中,沒有感情的朗讀其實質(zhì)性作用是不存在的,學生無法通過干巴巴的朗讀融入到課文中。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應該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朗讀,促使學生能夠通過朗讀融入到課文中,與作者產(chǎn)生深層次的情感交流,進而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