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儀
1.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濃厚 在初中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例如,老師僅僅是將一些寫作的模板寫出來,而學生的主要任務也僅是學會記模板,這樣下來,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寫作的意義和內(nèi)涵。再者,老師沒有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先構想寫作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就不能在教師的寫作教學中真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水平,甚至學生會漸漸地對語文寫作課產(chǎn)生厭倦。除此之外,初中生的心理發(fā)育還不是很成熟,他們的學習方式還比較側重于興趣學習,如果教師在對初中生的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其特點,盲目地對初中生進行保守式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不能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還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教師不合理的教學設計,也是引起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出現(xiàn)困境的因素之一。例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僅僅注重知識的灌輸,而不注重對知識進行生動地闡述;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對知識進行灌輸而忽視了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使學生在學習中難以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沒有對教學投入情感,但是一個教師教學中所顯現(xiàn)出來的情感并不是通過外在的形式可以彰顯出來的。而且在初中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的熱愛程度還不夠,僅僅依靠參考書將其作為自己教學的主要的工具,缺乏情感的投入與交流。
2.學生的寫作功底不扎實,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對學生的基本功的訓練 大部分老師認為教學生基本功是一種落后的教學方法,因此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他們往往忽視或者是淡化對基礎知識的教學,甚至對造句和句子的表達等基本問題經(jīng)常是避而不談,還有一部分老師自身的基本功就不扎實,老師動手寫作的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對學生進行有益的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就僅僅是從完成任務的角度上來思考,很少學生會把寫作當作是情感的抒發(fā)或者是情感的表達,對于學生而言,寫作是一種負擔。
3.寫作教學中忽視了寫作的源頭是閱讀 當代初中生的閱讀量比較少,知識面比較狹窄,學生寫起作文來,往往是語句不通順,錯字連篇,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前言不搭后語的情況,文章的思想性比較淺薄。但是在初中寫作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忽視對學生閱讀量的重視和對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要求。學生學會閱讀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中學生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積累知識,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因為每個人的實踐是有限的,特別是對于中學生來說,生活閱歷并不豐富,所以必須通過閱讀這種間接的方式獲得知識,增加見識,再者,只有通過廣泛閱讀,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情景教學是現(xiàn)代的教學模式,是通過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情感的體驗。
1.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語文是一門情感類的學科,它不僅需要學生去理解其中的含義,還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將情景教學運用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教學中真正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和意義,也可以通過對情景的體驗,讓學生對文章和寫作產(chǎn)生共鳴。一般來說,老師很難將學生帶入一個情景之中,讓學生理解和領悟其中的美妙,但是老師通過情景教學法,可以讓學生領悟到蘊含在文本中的奧妙。這樣對于語文這門情感性比較濃厚的學科,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真正學到知識而不僅僅是死記硬背知識。
2.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在于課堂的學習氛圍不濃厚,課堂氛圍比較枯燥。但是通過運用情景教學法,學生可以和老師進行互動,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和積極性。情景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在情景教學法中,學生可以對老師所設置的情景展開聯(lián)想,發(fā)散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互相討論,在討論中學習。
[1]劉丹.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3):173-173.
[2]周華紅.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開心素質(zhì)教育,2015(1):71-71.
[3]楊黨清.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合理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173-174.
[4]吳增林.論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2):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