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麗
譯林新版《英語》每一個新單元的語篇通常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是知識、思維、情感、審美等要素構成的綜合體,課文中有人、物、活動以及詞、句、段等諸多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小學生提煉語篇框架,厘清文本思路尤為關鍵。教師在分析整合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應用思維導圖設計板書,把體現(xiàn)語篇思路的邏輯順序或關鍵要點呈現(xiàn)在黑板上,有助于學生抓住語篇主線,掌握文本的脈絡結構,更好地理解課文。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借用前途寶菲茨羅伊課程的一些素材,總結出以下幾種思維式板書。
Circle map主要用于把一個主題展開、聯(lián)想或描述細節(jié)。它有兩個圓圈,里面的小圈圈是主題,而外面的大圈圈里放的是和這個主題有關的細節(jié)或特征。筆者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時,在導入Christmas這個節(jié)日的環(huán)節(jié),針對導入內容設計了如下板書:
上圖是一個典型的聯(lián)想型圓圈圖,主題是Christmas,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圣誕老人、火雞、圣誕賀卡、圣誕布丁、圣誕樹、禮物、長筒襪等等,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反過來,我們還可以逆向思維,從現(xiàn)象、特征(details)讓學生去推斷相關的主題是什么,以此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筆者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三(下)Unit 7 On the farm(Story time)時,在Pre-reading環(huán)節(jié)根據(jù)本課主題On the farm設計了如下板書:
國外很多幼兒園和小學都在用 Bubble Maps來幫助孩子學習知識、描述事物,因為相比圓圈圖,氣泡圖更加側重于對一個概念的特征描述。筆者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6 My e-friend(Checkout time)時,在處理Write and say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如下板書:
在這幅思維導圖的提示下,學生能清楚地看到網(wǎng)友 Linda的幾個特征,厘清了寫作的要點,學生有話可說。氣泡圖特別能幫助學生學會分析一個事物或是一件事情的主要特征或是要點,對學會有條理地表達有著重要的作用。
雙重氣泡圖是氣泡圖的“升級版”,它也是一件分析“神器”,其妙處在于,可以幫學生比較兩個事物,找到它們的差別和共同點。例如,在幫助學生羅列和區(qū)分中國節(jié)日和西方國家節(jié)日的時候就可以運用此圖:
樹狀圖主要用于分組或分類,由上而下依次為:主題、一級類別、二級類別等等。用這種圖可以幫學生來整理歸納一些知識;還可以換種方式去用,例如分析動物的特征。筆者在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Story time)My animal friend:a dog時,板書設計如下:
由上圖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是通過下面提示特征去推斷描述對象,同樣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主題即描述對象去整理歸納主題的特征。無論是哪種方式的推斷、整理和歸納,都在不經(jīng)意間增強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學生可以用流程圖從先后順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發(fā)展、內在邏輯關系。筆者在教學譯林新版《英語》五(上)Unit 8 At Chritmas(Story time)時,為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厘清圣誕節(jié)活動的先后順序,設計板書如下:
因果關系圖用來幫助學生分析一個事件產生的原因和它導致的結果,中間是主要事件,左邊是事件產生的多種原因,右邊是事件導致的結果。筆者在教學譯林新版《英語》六(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Story time)時,為讓學生明白空氣污染的原因和后果,特設計以下板書:
這種類型的圖我們平時用得很多,方便分析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當我們需要理解或設計具有復雜構造的事物或概念時,這種括號圖可以幫助我們。筆者在教授譯林新版《英語》六(上)Unit 5 Signs(Story time)時,運用以下括號圖來幫助學生厘清各種Sings的區(qū)別。
橋狀圖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非常有用,它可以用來建立事物間的聯(lián)系。例如我們在學習譯林新版《英語》六(上)Unit 2 What a day(Story time)時,可以運用橋狀圖來分析課文的內容。
思維導圖板書可以生動地體現(xiàn)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處理,能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便于學生掌握教材的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語篇的重要內容、知識框架;啟發(fā)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理解、吸收、記憶、復述、背誦所學知識,形成長效記憶,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進而增強學力,最終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總之,板書的形式多種多樣,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板書都應隨內容的變化而靈活運用,從實際出發(fā),與時俱進。英語課堂的板書應是教師備課的結果,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矯揉造作,必須精要明確,簡明扼要,自然流暢,樸實無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