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永
生姜幾乎是家家廚房必備食材,根據(jù)姜的成熟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姜分為子姜和老姜兩種,北宋王安石說:“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或作子姜,宿根謂之母姜也?!辈煌澳挲g”的姜的吃法和作用上也有不同。
子姜因?yàn)槿赓|(zhì)鮮嫩無筋,水分多,辣味較淡,可用來腌制咸菜生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人們餐桌上常見的開胃小菜,也是日本料理中壽司和生魚片的傳統(tǒng)搭配佐料。子姜也可用于炒、爆等,如嫩姜炒牛肉絲、嫩姜爆鴨絲等。
母姜俗稱“老姜”,指霜降以后采收的姜的宿根,因肉質(zhì)較老多筋,水分含量少,辣味較濃,多用于烹飪時(shí)作佐料,如入藥,藥效也較好。人們在烹飪菜肴時(shí)用生姜,主要的作用有三:去腥膻;增香開胃;祛寒解毒。不只是中國人吃生姜,西方國家也廣泛使用生姜粉做蛋糕、姜餅、咖喱等,生姜精油也可用于啤酒或軟飲料等。
北宋文學(xué)家、美食家蘇東坡在其《東坡雜記》中記載了一錢塘凈慈寺的制藥僧“聰藥王”,因每日服姜乳餅四十余載,年已八十有五,看著卻如四十。東坡感慨不已,因覺得姜乳餅制作繁瑣,于是又遍訪民間,搜集到以生姜為主藥的“駐顏不老方”,收載于《蘇沈良方》中:“一斤生姜半斤棗,二兩白鹽三兩草,丁香沉香各半兩,四兩茴香一處搗。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藥勝如寶,每日清晨飲一杯,一生容顏都不老。”雖說有點(diǎn)夸張,但確實(shí)是對身體有益的。
不過,生姜性味辛溫,具發(fā)散之性,陰虛火旺、內(nèi)火偏盛的人最好不要多吃,有眼疾、皮膚瘡瘍、痔瘡、干燥綜合征等熱性疾病患者不宜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