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浩
(江蘇省如皋市中醫(yī)院骨科,江蘇 如皋 226500)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折。老年人易發(fā)生骨質疏松,其在發(fā)生意外跌倒或下肢扭轉時,極易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1]。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趨勢的加劇,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該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發(fā)生髖旋轉畸形、髖關節(jié)內翻、下肢變短等后遺癥[2]。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是一種新型的骨科手術。實施該手術時,內固定物的抗旋轉和加壓的作用突出。因此,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適合食用PFNA內固定術進行治療[3]。為探討使用PFNA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江蘇省如皋市中醫(yī)院收治的103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經影像學檢查被確診為股骨粗隆間骨折。2)其年齡>60歲。3)其血壓和血糖水平得到良好的控制。4)不存在進行PFNA內固定術的禁忌證。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56例;其年齡為63~98歲,平均年齡為69.3歲;其中骨折Evans-Jensen分型為ⅠA型的患者有13例,為ⅠB型的患者有29例,為ⅡA型的患者有45例,為ⅡB型的患者有10例,為Ⅲ型的患者有6例。在這些患者中,有25例患者患有冠心病,有22例患者患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47例患者患有高血壓,有35例患者患有糖尿病。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PFNA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確認其骨折的具體情況,為其選取合適的髓內釘。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讓患者取仰臥位,將其健肢外展,將其患側臀部墊高,保持其患側下肢伸直、內旋15°。在C型臂X線機下對骨折部位進行牽引復位。在患者股骨粗隆頂端近側做長度為3~5 cm的切口。切開皮膚、臀肌筋膜等。在患者的大轉子頂點插入導針。使用擴髓器沿導針進行擴髓。沿導針將頭釘插入患者股骨近端的髓腔中。拔出導針。使用C型臂X線機確認頭釘?shù)奈恢?,確認頭釘?shù)募舛颂幱诠晒穷^關節(jié)面軟骨下8~10 mm處。將帶有螺旋刀片的螺紋導針置入頭釘孔內。安裝尾帽,鎖定螺釘。留置乳膠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術后為患者使用2~5 d的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24~48 h為患者拔除引流管。
術后對所有患者均隨訪12~30個月,觀察其手術持續(xù)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時間及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術后6個月,使用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標準判定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將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分為優(yōu)良(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90分)、較好(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80~89分)、尚可(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為70~79分)及差(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70分)四個等級[4]。總有效率=(優(yōu)良例數(shù)+較好例數(shù)+尚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這些患者手術持續(xù)的時間為30.3~67.5 min,平均手術持續(xù)的時間為(47.1±8.7)min;其術中的出血量為59~100 ml,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68.5±10.6)ml;其骨折愈合的時間為4.6~9.2周,平均骨折愈合的時間為(6.3±2.1)周;其中有1例患者在術后發(fā)生感染,有1例患者在術后發(fā)生髖骨內翻。這些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94%。在這些患者中,治療效果為優(yōu)良的患者有72例,為較好的患者有21例,為尚可的患者有7例,為差的患者有3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9%。
我國的人口基數(shù)大,近幾年人口出生率低,醫(yī)療水平不斷得到提高,人均壽命得到延長,導致我國老年人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且老年人在居民總數(shù)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老年人通常存在骨質疏松、肌肉無力、肢體協(xié)調性降低及視力減退等情況,其發(fā)生骨折的風險較大。老年人在發(fā)生下肢突然扭轉、跌倒、外力撞擊時易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粗隆部的血運豐富。發(fā)生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很少會發(fā)生骨折不愈合的情況。但該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發(fā)生髖旋轉畸形、髖關節(jié)內翻、下肢變短等后遺癥。老年人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常因懼怕手術帶來的疼痛和傷害而選擇進行保守治療。進行保守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其術后康復的速度慢,需長期臥床,發(fā)生壓瘡、感染、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甚至可發(fā)生殘疾或死亡。目前臨床醫(yī)生主要推薦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使用手術進行治療。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手術可分為髓外固定術和髓內固定術。使用髓外固定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手術持續(xù)的時間相對較短,其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好,但固定物抗剪切力的效果較差,術后其骨折部位的穩(wěn)定性較差[5]。PFNA內固定術是一種髓內固定手術,是在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術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一種手術。進行PFNA內固定術時,內固定物具有較強的抗旋轉和抗內翻的作用。使用PFNA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手術切口小,對其造成的創(chuàng)傷小,內固定的效果好,使其能在術后短時間內下地行走,避免其因長期臥床而發(fā)生多種并發(fā)癥。
王小洪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PFNA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其手術持續(xù)的平均時間為(45.1±6.2)min,其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66.5±11.2)ml,其骨折愈合的平均時間為(6.1±2.1)周,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0%[6]。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的年齡較大、發(fā)生骨質疏松的程度較重,則其使用PFNA內固定術進行治療的風險較大。在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PFNA內固定術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術前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確認其是否患有心臟疾病、腎臟疾病或存在其他等手術禁忌證,并評價患者進行麻醉和手術的風險性。充分了解患者骨折部位的情況,為其選取合適的髓內釘。2)術中利用影像學設備提高手術操作的精確度,爭取在置入螺釘時一次性成功,避免因反復更改釘?shù)蓝档蛢裙潭ǖ男Ч?)術后注意為患者補充營養(yǎng),改善其骨質,促進其康復。同時為患者合理地安排活動的時間及活動量,避免其術后發(fā)生肢體功能障礙。
綜上所述,使用PFNA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其手術持續(xù)的時間短,術中的出血量少,骨折愈合的速度較快,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