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鋒
【摘 要】目的:探討撳針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患者。簡單隨機化方法分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予以逍遙丸治療,觀察組則予以逍遙丸聯(lián)合撳針治療。比較效果。結果:觀察組療效、乳腺增生乳房脹痛癥狀消失時間、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逍遙丸聯(lián)合撳針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的療效確切,可更好改善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撳針;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047-01
乳腺增生癥為育齡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是乳腺導管或者小葉良性增生疾病,看出現(xiàn)乳房脹痛和腫塊,經(jīng)前、勞累、生氣后可加重,中醫(yī)將其納入“乳癖”范疇,認為其和沖任失調、肝郁氣滯有關[1]。本研究分析了撳針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患者。簡單隨機化方法分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6例,觀察組年齡最小22歲,最大45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15年,平均是(4.58±0.42)年。其中,單側乳腺增生有11例,雙側乳腺增生有35例。
對照組年齡最小21歲,最大44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15年,平均是(4.51±0.49)年。其中,單側乳腺增生有12例,雙側乳腺增生有32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逍遙丸治療,每次口服8粒,每天口服3次,治療4周。
觀察組則予以逍遙丸聯(lián)合撳針治療。選擇耳穴上穴位乳腺點、內生殖器、神門、肝、內分泌進行穴位撳針治療,取同側耳廓局部常規(guī)進行消毒之后用圖釘形撳針,患者臥位或者坐位,左手進行耳廓固定,右手將掀針撳入上述耳穴,留針時間1-3天,留針期間每天指導患者手指進行掀針按壓兩三次,每次按壓一到三分鐘。治療4周[2-3]。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療效;乳腺增生乳房脹痛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前后患者乳房主觀疼痛程度(0-10分,分值越高則疼痛程度越高)、客觀疼痛程度(0-10分,分值越高則疼痛程度越高)、睡眠質量(0-21分,分值越高則睡眠障礙程度越高)。
顯效:癥狀消失,指標正常;改善:癥狀和指標改善程度達到50%;無效:疾病改善不明顯,低于50%。療效=顯效、改善百分率之和[4]。
1.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中x2和t檢驗處理數(shù)據(jù), 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療效比對
觀察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治療前后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比對
治療前兩組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
2.3兩組乳腺增生乳房脹痛癥狀消失時間比對
觀察組乳腺增生乳房脹痛癥狀消失時間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中醫(yī)耳穴是宗脈所聚,經(jīng)撳針治療,乳腺點、內分泌、內生殖和肝穴撳針治療可發(fā)揮疏肝理氣、調節(jié)陰陽、臟腑功能和內分泌之功,神門穴撳針治療還可發(fā)揮安神鎮(zhèn)靜止痛之功。因此,在服用藥物的基礎上聯(lián)合撳針治療可有效強化疏肝解郁、健脾養(yǎng)血之功,促進患者乳腺血液循環(huán)改善和病情改善[5-6]。
本研究中,對照組予以逍遙丸治療,觀察組則予以逍遙丸聯(lián)合撳針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乳腺增生乳房脹痛癥狀消失時間、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逍遙丸聯(lián)合撳針治療肝郁氣滯型乳腺增生的療效確切,可更好改善乳房主觀疼痛程度、客觀疼痛程度、睡眠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傅麗琴,謝建謀.謝建謀主任醫(yī)師針灸治療婦科病疾病驗案舉隅[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8,9(16):82-84.
[2]郭新榮,李宇峰,張姍姍,張迦瑯,劉秦浪,程經(jīng)緯,馬曉軍.電針經(jīng)甲狀腺調節(jié)治療乳腺增生大鼠作用機制探討[J].中國針灸,2018,38(08):857-863.
[3]朱愛玲,溫小玲,李梅,孫燕.推拿手法治療產(chǎn)后缺乳臨床研究[J].新中醫(yī),2018 (08):177-179.
[4]李文瑤,余思奕,郭保君,楊嬌,李晨依,胡幼平.基于現(xiàn)代文獻的穴位敷貼臨床治療病癥譜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8,33(08):3562-3565.
[5]劉美宏,畢潔領,唐文,馬昌義,鄭軻.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及生存狀況比較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8(14):2738-2741+ 2787.
[6]戎麗利.中醫(yī)藥三聯(lián)周期療法治療乳腺增生病的臨床效果[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4):214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