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華
摘 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傳統(tǒng)教育;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思維
“傳道、授業(yè)、解惑”,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體,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其特點是老師口授、板書,學生聽課、做筆記。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不注重激活課堂學習氣氛,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不能讓學生體驗成功與收獲的喜悅和滿足。在教學工作中經(jīng)常聽到老師抱怨:這個知識點講過n遍了,一提問學生還是不會;這道題講過多次,但是一考試,大部分學生還是不會……我也是感同身受:為什么一個知識點老師多次講解,當再次出現(xiàn)的時候,學生還是不會呢?我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采用填鴨式教學,老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課堂上,我已經(jīng)習慣了口若懸河、不遺余力講授知識,有的學生邊聽邊記,緊跟不舍,有的學生哈欠連連,甚至昏昏欲睡,有的學生思緒翩翩,身在曹營心在漢……課堂氣氛猶如一潭死水,從上課講到下課,我在唱獨角戲,陶醉在自己的角色中,學生似乎在看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課堂上我重在傳授知識,錯誤地認為:我的備課內(nèi)容講完了就是完成任務了,不管學生的狀況。沒有落實到動腦,動手及運用于實踐中,不少學生對我說:老師,我聽得懂,但是遇到問題就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如何解決問題。于是學生難免抄作業(yè),惡性循環(huán)。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的基本理念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根本理念。理念不僅提倡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而且強調(diào)“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活躍思維、展現(xiàn)個性、拓展視野的過程?!敝逃龑W家陶行知發(fā)表過《傳統(tǒng)教育與生活教育有什么區(qū)別》的文章,反對教師“教死書、死教書、教書死”和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育是吃人的教育。它消滅了學生的生活力、創(chuàng)造力;它不教學生動手、用腦。
因此,我在想如果整個教學活動和教學結構都是圍著學生轉(zhuǎn),如果把這個舞臺讓給學生,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呢?其實英語的一些話題課程,它是與實踐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應當給學生留下更多實踐的機會,激發(fā)他們探求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并能主動地提出學習中的問題,更好地掌握知識與規(guī)律。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嘗試和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因此,我必須摒棄陳舊的教學方式,將課堂實踐活動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和知識的主動探究者。所以,我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經(jīng)常設計一些學生參與的活動。例如:人教版新目標的教材中,Section A中的2d是讓學生表演的對話,我和學生共同對對話進行改編,讓他們回家預習背誦,第二天上課表演,表演課上,七年級的小孩子,你爭我搶積極地上臺表演對話,對話中的短語、句型等知識點,不用我多講,學生就記牢了,并且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的意識增強。
讓學生做奶昔,一直是我讓學生參與的保留項目,我總是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不僅準備好做奶昔的材料,并且要提前預習背誦做奶昔的方法步驟,上課伊始,先學做奶昔的句型,看看哪個小組預習得好,哪個小組就先做奶昔。同學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都想第一個做奶昔。做奶昔時,小組成員相互配合,我說英語你來做奶昔,我做奶昔你來描述,很好地完成了奶昔的制作,在實踐中體會了奶昔的制作方法與步驟,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運用了英語,不用我過多講解,孩子們理解掌握了一些英語語法的用法。在歡樂有序的氛圍中,孩子們品嘗著濃濃的西方文化,品嘗著成功的喜悅。
小組合作學習和小組之間的比拼可以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隨著學習的深入,閱讀課文的篇幅越來越長,難度增加,中等偏下的學生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了解情況后,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學習愛好,我把學生編排成小組,又根據(jù)學習程度把學生編為一號種子選手、二號種子選手、三號種子選手……每個小組的組長由小組成員輪流充當,每組成員可以與其他小組成員比拼,這就迫使小組成員之間要相互幫助,幫助后進生學習,后進生也不愿意拖本小組的后退,也在積極學習。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 5 Section B reading 的片段為例,小組的任務是理解課文回答問題,并且找出曾經(jīng)學過的詞組、句型,任務布置后,小組成員之間積極合作,每組的成員更是對后進生關愛有加,生怕她(他)的錯誤回答影響了本組的成績。閱讀完成后,小組開始比拼:張××首先發(fā)問:蒲××請接題,在第一段中找出哪句是被動語態(tài)。蒲××順利回答正確,小組得分。辛××提問馬×:請你說出有關turn的主要短語。馬×:主要有turn on,turn off,turn up ,差一個,誰正確補充,他所在的小組得分……姚××請包××寫出第三段的詞組,黃××舉手大聲說:老師,我也要上去寫!其他組的學生害怕落后,也紛紛要求到黑板上寫詞組。大家爭先恐后地舉手發(fā)言,生怕問題提完了,生怕自己的小組落后了??粗⒆觽兙癜俦兜臉幼樱艺f我只是導演,你們是演員,課堂是你們的舞臺,盡情地展示你們的才華,展示你們青春的風采。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創(chuàng)新對于一個民族來說越來越重要,因此,以學生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