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滋秀
摘 要: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許多小學英語教師意識到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的重要性,也在不斷探索與運用,但是教學效率不佳。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過程中,常常陷入一些誤區(qū),無法實現課堂情景教學的效果。因此,探究課堂情景創(chuàng)設具有實用價值。分析了創(chuàng)設英語課堂情景的誤區(qū),并針對誤區(qū)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情景;創(chuàng)設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創(chuàng)設出各種教學情景,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極易走入誤區(qū),從而無法發(fā)揮情景對學生學習英語的作用。因此,探究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具有實用價值。
一、小學英語課堂創(chuàng)設情景的誤區(qū)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常常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認知度。但是從教學現狀來看,常常存在一些誤區(qū)。
1.脫離真實生活
在現實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時常常無視或忽視學生生活中一些情景,而苦心尋找一些脫離生活的陌生情景。學生對這種情景不熟悉,只能被動接受,必然會影響調用語言信息,語言不暢,根本無法發(fā)揮出情景的作用。
2.忽視學生的身心特征
教師屬于師生雙邊活動,教師安排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但是從創(chuàng)設英語教學情境來看,許多英語教師只考慮教學所需,根本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年齡及認知度等各種特征。比如在上六年級英語課時,以喜羊羊作為教學情景略顯得幼稚。
3.創(chuàng)設情景脫離本文
一些英語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時,天馬行空,想到哪里創(chuàng)設到哪里,與教材文質資源毫無相關。有些教師一節(jié)課隨心變換場景,語境分散,信息不集中。這些現象都會造成教學情景毫無整體性,極大降低創(chuàng)設情景的有效性。
4.創(chuàng)設情景套用模式,不利于思維發(fā)展
從現狀來看,許多教學活動存在創(chuàng)設情景模式現象。在創(chuàng)設時,常常脫離教學內容的情況,積極認真進行思考,僅僅套用一些比較簡單的模式。
二、小學英語課堂加強情景創(chuàng)設的對策
從前面分析來看,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景存在一些誤區(qū)。因此還需要針對這些誤區(qū),采取有效的對策。
1.聯系生活,關注真實性
英語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就應該從學生實際生活入手,選用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有利于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只有學生信服,才能夠真正激發(fā)其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理解與運用英語知識。比如在教授與“購物”相關知識時,可以采用組織學生模擬旅游購物情景;教師帶領學生參觀Clothes shop,Toy shop和Snack bar,引導學生討論選擇與購物時常用的交際用語,比如采用Whats this/that? Wonld you like...?等交際用語做支撐,讓后將學生劃分成2~3人為一個小組,到自己喜歡的商店中自由購物。這種創(chuàng)設具備開放性與真實性,屬于比較真實的教學情境,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自主交流,不但能夠掌握綜合運用相關語言能力,還能夠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實效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學習英語語言的場景。學生是學習英語的主體,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時就應該從學生角色入手,考慮到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認知及個性等各種特征,創(chuàng)設能夠引發(fā)學生展開思維的教學情境。比如在教授“Story time”相關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上可引導學生觀看教師在節(jié)假日的活動短片,然后要求學生依據記憶回答問題,What did I do for the holiday?這樣就能夠引起學生對假日活動的記憶,與其相關的詞匯及過去式表達。同時學生對教師在假日活動感到比較好奇,自然在看短片時集中精神,十分認真。而且在短片中所提問題具有良好指向性。觀看視頻,學生思考問題時必定不會漫無目的或茫然無措,可以極好地完成師生之間的互相交流。通過這種情景,就能夠引導學生從心理及認知出發(fā),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3.合理利用教材資料,提高整體性
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景應該使該節(jié)課保持完整,要求完后一致,讓教學流程流暢、自然。因此教師就必須要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設計教材內容的真正意圖,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從整體角度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在完整的語境中去體驗、接觸、學習及理解英語語言。只有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才會與教材內容相吻合,同時具備實效性。比如,在學習“Story time”知識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出兩位同學在操場上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場景,并在視頻中向全體學生發(fā)出邀請:Can you do some exercise with me?當全班學生跟視頻完成相關運動后,教師問一部分學生:Are you tied?并指導學生去理解這句話的涵義,同時給予正確的回答。在視頻中接下來就呈現出參與運動會的一名同學又累又餓的場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猜測:Whats the matter?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去理解目標詞匯與句型。
4.基于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適度延伸
創(chuàng)設情景主要是為教學服務,不但有利于教學內容,還必須要具備延伸性,確保與教學內容無縫對接。教師可針對教學內容對原話題、原情景進行延伸,提高學生在新情景中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應該從教材資源及學生實況入手,從情景的實效性、延伸性及真實性等各種角色入手,通過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培養(yǎng)其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錢林艷.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的若干問題[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4).
[2]朱媛.語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12).
[3]沈國鋒.例談小學中年級綜合復習課教學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