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立
摘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關系密切的學科。在初三的化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優(yōu)化改進教材中的實驗,以增加實驗的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從而來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提高學生的自信。
關鍵詞:化學;教學趣味性;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167-01
初三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也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由于初三的時間緊迫,中考的壓力,教師都是以講解考試內(nèi)容等知識為主,忽略了學生的探究欲,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學習這門新學科的興趣和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興趣了,那么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如何提高初三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和高效性,我想談談個人的一些初淺看法:
1.走近學生--生成高效課堂的前提
信其師才能信其道,很多老師都能夠感覺到,和某一班的學生關系處好了,那么這個班的成績就不用擔心了。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假如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那么,學生就與那位教師不配合,教學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走進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用愛感化他們。教師欲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認真?zhèn)浜妹刻谜n,課后還要做好自身的"充電"工作。其次,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的想法,21世紀的青少年是新一代的青少年,他們接受的新鮮事物多,有想法。所以,教師應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創(chuàng)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的課堂教學模式,放手課堂,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因此,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
2.優(yōu)化改進實驗--生成高效課堂的基礎
初三的化學和生活聯(lián)系教緊密,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特別是一些特殊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將學生吸引到課堂中來。所以,教師要做好教材中的演示實驗。當然,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將會大大的提高課堂的高效性。我們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優(yōu)化設計,讓學生都可以準備實驗器材一起做實驗來探究。比如在"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的探究"的實驗中,教師可改進實驗設計,讓學生準備礦泉水瓶,飲料管,火材,玻璃片,石灰水等材料分小組進行實驗 。這樣學生自己準備材料,動手實驗,得出結論將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學到知識。做實驗的過程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因此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必不可少。特別是學生分組實驗,能讓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技巧,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認真組織好每一次的學生分組實驗。對新課標要求的每個分組實驗都要安排學生到實驗室去動手操作,做到實驗目的明確,要求詳細具體,操作規(guī)范,實驗報告準確無誤。在學生動手實驗時,教師必須及時防止和糾正在實驗操作上的錯誤,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例如:學生做粗鹽提純的實驗時,常因儀器不干凈,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做不出理想的實驗效果,教師就應及時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找出在實驗操作上的錯誤,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
3.聚焦策略(方法)--生成高效課堂的根本 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當前的教材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打破了傳統(tǒng)的知識結構體現(xiàn),很多都是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發(fā)展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每個課題的探究,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但對學生鍛煉化學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提出了挑戰(zhàn)。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進行必要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化學問題的思考方向和思考能力,解題能力,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基。
4.重視反思--生成高效課堂的關鍵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假如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都會對教材處理和教學過程設計等花費大量的心血。在課堂教學之后,如發(fā)現(xiàn)確實有獨具匠心之處是應該歸納和總結;另外,再具體的教案也不可能預見師生思維發(fā)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況,課堂上,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展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或者一些偶發(fā)事件的產(chǎn)生,教師總會忽然產(chǎn)生一些靈感,這些聰明的閃光點往往"突如其來,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時利用教學后記去捕捉,稍縱即逝,會再也想不起來,造成很大的遺憾。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主要有如下幾方面:①記錄學生的困惑和問題。②記錄教學中的疏漏和探索。③記錄教學中的亮點。
總之,化學課堂的高效教學是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學習不再是只為了分數(shù)、為了升學,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學素養(yǎng)的提高、科學的價值觀及科學態(tài)度的形成,在于科學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于創(chuàng)新潛能的激發(f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關注社會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學。
參考文獻:
[1] 李榮華"化學實驗教學的新探索"《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03年第6期
[2] 劉曉東:《服務于化學課堂》,中國科技出版社,2005年 出版,第15頁
[3] 王六新、李建"在化學教學中推行新課改"《中學化學 教學》2004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