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旦萍 於敏
當下,快節(jié)奏的生活,還要寫信嗎?寫信速度太慢了,效率似乎太低了,但寫信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慢”,正如木心寫的一首詩《從前慢》那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書信是生活中常用的溝通方式,是向特定對象傳遞信息和情感的應用文書。書信交流應該是抵達學生心靈深處的有效媒介。學會讀寫書信,嫻熟地運用書信與人交流,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和素養(yǎng)。
(一)開學季,溫馨問候
接手新的班級,與素未謀面的學生見面,給全體同學的一封信成了最特別的見面禮。信中有贈給學生的“夢想大禮包”,包含著對新生的熱切希望。
親愛的六(3)班的成員:
……贈你一份入學禮物——“夢想大禮包”:一把直尺、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張貼紙、一包紙巾、一支膠水。這些禮物都有著特殊的含義,包含著老師對你們的希望:直尺——正直奮進,堅強不屈;鉛筆——端正寫字,書寫美好人生;橡皮——犯了錯誤沒有關(guān)系,這才是最好的學習;貼紙——每次都盡量做到更好,做最閃亮的自己;紙巾——幫別人擦干淚水的同時也提醒自己講究衛(wèi)生;膠水——希望班中的每位成員會緊緊黏在一起,團結(jié)一心!
本學期將開啟書信交流之旅。歡迎筆尖留駐真情!
您的老師:史旦萍
2016年8月31日
(二)開學季,致意自己
開學季的首次小作文,部分班級會把寫《新學期新打算》當成固定節(jié)目。學生們雖然會迅速地完成,但是內(nèi)容大多數(shù)是空喊口號,表表決心。新的開學季,教師不妨變被動為主動,開展“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活動。未來可以是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更久遠。筆者所帶的畢業(yè)班,就把未來定位于即將畢業(yè)的一年。
在“給即將畢業(yè)的自己寫一封信”的活動中,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在信中認真分析了學習上自己的優(yōu)勢,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列出改進的措施;有的給自己找了競爭的伙伴……字里行間洋溢著真情和滿滿的正能量,這個活動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快樂而有意義的開學氛圍。
(一)檢討書,溫柔變臉
學生犯了錯誤,作為“懲罰”的手段,教師常采用的做法——寫檢討書。這些檢討書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了一個大錯誤,給別人、給集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大錯特錯”……這些檢討書不能觸及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不易找到糾錯的方法。教師不妨讓犯錯誤的學生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給自己寫信。
和簡單粗暴式的寫檢討書相比,給自己寫的這封信,既要求客觀還原事件過程,又要從“天使的我”“惡魔的我”兩個角度剖析犯錯的原因、危害,還要指出當時可以規(guī)避的想法或做法,最后不忘鼓舞自己。檢討書溫柔變臉,給自己寫信,既客觀冷靜真誠剖析,又避免了生硬說教,使學生易于接受并改正錯誤,進行了自我教育。
(二)師生間,溫情互動
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師生間無障礙對話通道——書信交流,做到與學生個體或群體互動,分擔憂愁,分享快樂。
曾任教的五(1)班,調(diào)皮鬼特多。一次,我收到了美術(shù)課代表的“告密信”。原來每到上美術(shù)課,年輕氣盛的美術(shù)老師總要發(fā)大火,結(jié)果惡性循環(huán),討厭美術(shù)課的人更多了。作為教師我沒有直接地訓斥學生,而是利用班隊課,指導他們圍繞“認真上好美術(shù)課”,寫信聊聊自己在美術(shù)課上的表現(xiàn)、對美術(shù)老師的看法,也可描繪心中期待的美術(shù)課,向美術(shù)老師獻計獻策等。果真一封封感情真摯的信誕生了。我一面當場朗讀,一面選幾篇富有代表性的信送給美術(shù)老師。美術(shù)老師也給學生們集體寫了回信。除了坦言自己的過失以外,還結(jié)合學生的“錦囊妙計”,分享了美術(shù)課新的構(gòu)想,采用小隊合作的形式,將面具秀、游戲等新形式引進課堂。從此,美術(shù)課堂徹底火了起來。
(一)親情呼,喚醒“低頭族”
一封學生的來信引起了教師的沉思?!皫缀趺刻?,爸爸媽媽的手機總是不離手,對我愛理不理……”的確,網(wǎng)絡時代,手機正在悄悄關(guān)上一扇親情交流的大門。于是,以書信體的形式,“用親情喚醒‘低頭族”的活動應運而生。
為了寫好這封信,前期各小隊圍繞八大問題,利用多種渠道明“察”暗“訪”:每天父母用手機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時間、合理用手機的建議等等。其次,在活動課上共享討論并形成成果《健康使用手機公約》。最后在信中,圍繞八大問題,結(jié)合自家的情況,有側(cè)重點地與家長溝通。
本次活動反響強烈,家長紛紛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心得,家長們一致表態(tài)會參考《健康使用手機公約》,盡量少玩手機,多和孩子互動。學生們利用書信,用愛用親情喚醒了家長,溫馨快樂又重新回歸家庭。
(二)家長會,親子共成長
本次家長會,大隊部給各班級布置了給家長寫一封信的任務。我們班級效果出奇的好,這得益于班級一以貫之的書信體育人模式。任課教師也面向家長寫一封集體表揚信,做到以多元評價的標準,為每一個孩子點贊。
家長會正式開始。首先,靜靜閱讀學生寫給他們的信。其次,細心翻閱學生準備的成長檔案。接著,聆聽教師及科任教師宣讀的表揚信?;顒涌偨Y(jié)中,我給家長們留了一份特別的家庭作業(yè),不用填“家長會反饋單”,而是回家給孩子寫一封“回信”,主題也離不開對孩子的贊美。第二天,紛紛收到家長們的來信,在晨會課點讀學生的信,配上家長的回信,簡直是一波波“催淚彈”!孩子們紛紛在日記中留言,那是最特別的一次家長會。
(一)穿越時空,對話名人
每個名人,基本都有屬于自身的打拼的歷史、取得的輝煌燦爛的成就,更有屬于自己的性情以及非凡的操守。學生閱讀一則名人事跡,走進一個名人的世界,就等于打開了一座精神的寶庫。為此,我總嘗試著通過給名人寫信的方式,穿越時空,對話名人。
六上《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是巴金先生在病中給家鄉(xiāng)孩子們回復的一封書信,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課堂上,我圍繞四大板塊實施教學。第一板塊,了解書信格式、概述書信內(nèi)容。第二板塊,聯(lián)系生活背景,領(lǐng)會生命意義。第三板塊,拓展閱讀書信,嘗試寫作書信。第四板塊,拓展閱讀冰心奶奶寫給孩子們的20篇系列書信《再寄小讀者》,再寫一封信。
(二)手拉手互動,見字如面
結(jié)合蘇教版習作四《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信》,我班的40名學生向沛縣實驗小學四年級1班40名學生寄去了信件以及問候。首次通信主題為“以‘太華的形象代言人的身份,介紹旅游、特產(chǎn)特色”。
為了更順利地完成這次通信任務,我先引導學生自由成組,自選小課題來捕捉家鄉(xiāng)的變化。從河路橋、樓房民居、交通工具等十大方面著手調(diào)查、研究、訪問,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我‘看家鄉(xiāng)巨變”。接著引導學生用點面結(jié)合的方式,詳細寫一個方面。成稿后,學習在信封上寫地址、郵編。最后,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們親自選郵票,貼郵票,寄信。孩子們借這次“手拉手”的活動,不僅真正交到了知心的筆友,也在儀式感的營造中,體會到了傳統(tǒng)書信“慢”的魅力。
書信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溝通方式,不應沉寂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捷與浮躁中。在教書育人中,教師務必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細細品讀書信中的纏綿情思,執(zhí)筆寫出沉積內(nèi)心的話語。
作者簡介:江蘇省宜興市太華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