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桂俠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的進步,人們對于教育越來越重視。而在初中教育中,關(guān)于作文的教學一直以來是該階段教育的重點、難點,初中生本身的人生經(jīng)歷、閱歷還相對單薄,在寫作過程中能夠直接使用的寫作素材相對較少。因此,本文將著重研究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累積,希望能夠切實促進初中作文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初中作文 積累 寫作素材
作文教學作為初中教學階段中的重要部分,一直以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初中生對于寫作素材積累的不足,導致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無法進行靈活的、豐富的表現(xiàn),阻礙情感的表達形式。因此,本文將通過對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積累進行重點闡述,希望能夠幫助初中學生切實提升寫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也為關(guān)心這一話題的人提供參考。
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素材積累
寫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shù)體現(xiàn),初中學生如果想寫出能夠表達真情實感的文章,就需要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豐富的積累。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事件、社會上的熱點事件、班級和校園內(nèi)的事件等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而學生雖然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事物,但是缺乏認真、仔細的觀察力,在缺乏觀察的情況也少于思考,缺乏想法和情感認知。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中,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的習慣,通過對事件、事物的觀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最終為寫作進行素材的積累,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鍛煉自身的思考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進行日常生活的記錄,包括對各種場合發(fā)生的事件和觀察到的事物等,通過長期的篩選記錄來提升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比如說學生在放學期間看到有年輕人幫扶老人過馬路、看見路邊的松樹依然翠綠挺拔,都可以通過細節(jié)的觀察來引發(fā)一些思考。教師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不要限制學生對周邊事物記錄的范圍,通過靈活化的觀察來引發(fā)學生們產(chǎn)生不一樣的思考方向,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另外一方面學生在記錄習慣養(yǎng)成的前期階段可能大多是流水式記錄,缺乏思考,教師可以通過拋出問題和聯(lián)想方向的可能,幫助學生進行多維度、深層次的思考,最終完成寫作素材的積累。
二、在閱讀中進行素材積累
讀書是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讀書破萬卷,下筆方有神”。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夠不斷增強寫作素材的豐富程度,并且通過學習別人的描述方法、表現(xiàn)方法,能夠極大地幫助學生在后期寫作過程中更加順利。但是,盲目的讀書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運用不同的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寫作素材積累,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重點語句的摘抄: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將部分自己認為優(yōu)秀的語句等進行摘抄記錄,包括詞語、句子、段落以及各種古詩詞等,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的摘抄本進行檢查,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閱讀過程中摘抄的習慣,進而不斷積累寫作素材。
2.重點語句進行批注:無論是課堂上還是課外,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即時的想法,可以在課本或是書本上面直接進行標記和批注記錄,將自己的想法、見解寫在旁邊,在后期進行溫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見解,方便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和進步,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進行素材積累。
3.優(yōu)美語句和文章的改寫: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嘗試進行改寫,在改寫的過程中學習對不同事物的描述方法、情感的表達形式,并且通過多頻次的改寫來提升寫作素材的數(shù)量。
4.文章賞析,增強積累:學生在進行文章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優(yōu)美的文章在讀后進行賞析,表達自己對文章寫作方法、中心思想的見解,通過對他人文章的不斷評判來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方法。
5.文章和語句的背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經(jīng)典的、優(yōu)美的語句,可以直接通過背誦的方法進行記憶,方便后期在寫作過程中的運用,尤其是在初中寫作中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的時候,日常的背誦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對于經(jīng)典語句的靈活運用。
三、在寫作中進行素材積累
在實踐中進行檢驗才能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日常素材積累中存在的不足,學生在已經(jīng)養(yǎng)成在生活中和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后,還需要通過具體的寫作體驗來發(fā)現(xiàn)自身素材積累的不足,包括不同類型的素材和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給學生們示范較為優(yōu)秀的文章和表現(xiàn)形式,提升學生對于素材的認知;另外,同學們相互之間進行文章的閱讀和評判也可以提升關(guān)于素材的積累,具體來說,教師通過給班級內(nèi)的同學們劃分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成員保持在6-8人最好,在每次學生完成寫作之后,為了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們之間進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積累寫作素材,可以將小組內(nèi)的文章進行隨機交換,每個學生閱讀其他同學的文章,并且結(jié)合自己的文章來重新理解作文題目、不同細節(jié)的表現(xiàn)形式等,通過實際的寫作和互相學習評判,不斷提升學生們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
【結(jié) 語】
總而言之,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通過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書本的閱讀中和寫作過程中不斷提升寫作素材的積累量,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塑造,所有的積累都依托于長時間的習慣。
【參考文獻】
【1】王曉燕.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語文教學,2016(01)
【2】黃漢城.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J】.教育園地,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