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要] 目的 將“零缺陷”管理理論引入到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中,加強用藥安全管理,提高用藥安全效果。方法 通過制定用藥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用藥安全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保證各環(huán)節(jié)各層面各要素的缺陷趨向于“零”,對比應用“零缺陷”管理理論前后用藥安全方面發(fā)生的不良事件、護理投訴等指標。結果 經過2年觀察,用藥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明顯改進,無用藥安全差錯和投訴發(fā)生。 結論 將“零缺陷”管理理論應用到用藥安全管理中,對降低用藥安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和減少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是有效的。
[關鍵詞] “零缺陷”管理;用藥安全;護理管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2(b)-0030-02
“零缺陷”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初由美國全球質量管理大師"菲利浦·克勞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理論的核心是:“質量管理的標準就是零缺陷,要求每一個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提高質量的良方是要預防而不是事后檢驗”[1]。在臨床上,藥物治療是最常用的治療手段,安全用藥是最基本要求,如果發(fā)生用藥差錯,輕者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強用藥安全管理,對改善護理質量非常重要。2015年該研究將“零缺陷”管理理論引入到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中,通過2年的實踐,在用藥安全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筆者所在醫(yī)院為一家二級乙等醫(yī)院,開放床位200張,有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4個住院科室,2013年和2014年共發(fā)生用藥錯誤事件13起,藥物不良反應84起,因用藥安全引起的護理投訴11起;從2015年起將“零缺陷”管理理論引入護理安全管理中,2015年和2016年發(fā)生用藥錯誤事件0起,藥物不良反應49起,護理投訴0起。
2 方法
2.1 建立用藥安全管理組織
護理部和科室將用藥安全管理工作納入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的重點監(jiān)控內容。護理部成立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下設用藥安全管理小組,每個護士長均為用藥安全管理小組成員,也是科室用藥安全管理責任人。護理部與護士長簽訂用藥安全目標責任書,小組成員隨時檢查科室用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用PDCA方法及時進行整改,不斷提高和改進用藥安全質量。
2.2 組織培訓,形成良好的用藥安全氛圍
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零缺陷”管理理論的相關知識,樹立“無缺陷”的觀念,將缺陷等于零定為最終目標,要求全體護理人員“從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本著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把工作做得準確無誤,而不是依靠事后的彌補來糾正,在科室內形成用藥安全的良好氛圍。
2.3 重視用藥安全各環(huán)節(jié)、各要素管理
①護理部制定用藥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應急預案,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重點強調制度和安全用藥流程的落實,護理部在治療量大的科室和治療高峰時段不定期進行督查,掌握制度、規(guī)范和操作流程的落實情況。
②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管理和日常監(jiān)管。薄弱環(huán)節(jié)是針對重點人群和重點時段進行控制和管理。重點人群包括實習生、新入職和新調入科室護理人員,必須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用藥;重點時段中班、節(jié)假日和護士長不在時,至少有一名高年資護理人員在崗,能及時應對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的異常情況。
③用藥必須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執(zhí)行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等核心制度。用藥前詢問患者有無過敏史,用藥過程中嚴格遵守用藥安全操作規(guī)范,每個護理人員必須清楚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查對,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對有疑問或模糊的醫(yī)囑應及時與醫(yī)生進行核查正確后再執(zhí)行,搶救過程中的口頭醫(yī)囑必須當場復述一遍藥名、劑量、用藥時間和用藥途徑等無誤后再用,用過的安瓿,放在固定的地點,搶救結束后再次核對清點。整個用藥過程中,讓查對制度貫穿所有環(huán)節(jié),醫(yī)囑必須經雙人核對確認無誤后再執(zhí)行,配置藥物后兩人查對,確認無誤后正確書寫輸液瓶簽,在給患者用藥時核對患者腕帶信息是否與醫(yī)囑執(zhí)行單上患者信息一致,邀請患者參與查對,禁止僅使用一種方法查對患者。
④病區(qū)藥品管理。病區(qū)除了急救藥品和少量的備用藥外,一律不存放其他藥品,有專人負責管理。備用藥每天交接,每周清點一次。搶救藥品每班交接,每個月進行一次效期查對,檢查有無過期和變質情況。合理保管藥品是用藥安全的前提,因此病區(qū)的藥品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儲存條件和要求進行保管,需低溫保存的藥品放入冰箱,每天監(jiān)測冰箱溫度3次。在儲存中要做到內服藥和外用藥、易混淆的藥品分開存放,按效期遠近、批號依次擺放,標識清楚。大輸液根據液體名稱和規(guī)格分類擺放,使用過程中嚴格貫徹“先進先出”和“易變先出”的原則,嚴把好藥品使用關,變質和過期物品嚴禁使用。
⑤高警示藥品的管理。做到單獨存放、歸類集中、有醒目的高警示標識、加鎖保管的原則,在使用高警示藥品時在輸液瓶簽上用紅筆標注“G”,雙人嚴格核對。
⑥搶救藥品管理。搶救藥品必須放置于搶救車或急救箱內,全院統(tǒng)一規(guī)定搶救藥品的種類,特殊科室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專科搶救藥品,搶救藥品做到專人管理、基數管理、定位擺放、每班交接,使用頻率不高的科室可實行封條管理,每個月清點一次,但是每班要檢查封條的完好性并有交接記錄,在使用后及時補充,雙人核對,保證處于完好備用狀態(tài)。
⑦掌握臨床藥物治療知識。學習和掌握臨床藥學知識是護士日常工作的需要,是提升護理質量的需要,更是保證患者安全的需要[2]。因此,藥物說明書既是藥物的身份證,又是使用藥物的標準答案,科室將常用藥物說明書收集成冊,便于學習和查找內容,對科室首次使用的藥物,所有人員必須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充分了解藥物理化性質、安全劑量、用途、用法和藥物不良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嚴格遵照說明書,強調藥物說明書重要性,科室不定期進行抽查考核,了解科室人員對藥物知識的掌握情況。
⑧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掌握正確的用法、途徑。目前沒有證據說明靜脈注射給藥單獨使用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不如混合用藥,因此為了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盡量單獨用藥。在必須進行配伍用藥時,必須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
⑨重視藥物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與上報。護士要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對易發(fā)生過敏反應或特殊用藥應加強用藥監(jiān)護,密切觀察藥物的效果和不良反應,確保用藥安全,一旦發(fā)生輸液反應或藥物不良反應,按照流程熟練處置上報。護理部和科室要對發(fā)生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2.4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避免護士超負荷的運轉造成用藥安全問題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高負荷的護理工作量往往會使護理人員在復雜的護理活動中發(fā)生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包括用藥安全。研究表明,加強患者用藥安全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對降低用藥安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是有效的,并且減少糾紛,提高了患者滿意度[3]。
2.5 加強溝通和信息化管理
用藥過程中護士要加強病房巡視,做好用藥指導,觀察用藥療效,收集患者在用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及時上報,并組織科室人員進行分析討論。主動與藥劑科進行溝通交流,將用藥安全管理中不規(guī)范的地方和存在的隱患進行整改,形成良好的用藥安全氛圍。
3 結果
從2015年開始將“零缺陷”管理理論應用到護理用藥安全管理工作中來,沒有發(fā)生一起用藥錯誤事件和因用藥安全而引起的護理投訴,結果比較,見表1。
4 討論
“零缺陷”管理特別強調預防系統(tǒng)控制和過程控制,即對管理活動所產生的后果進行預測,并采取預防措施,對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在事前避免,體現(xiàn)前饋控制;要求在過程中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使產品質量符合顧客的要求。
通過“零缺陷”管理理論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和學習,使護理人員轉變了在醫(yī)療活動中人不可能不犯錯誤的觀念,認識到有些差錯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養(yǎng)成了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的習慣?;鶎俞t(yī)院由于護理人力資源緊張,護理人員經常被調配,流動性大,加上護士素質參差不齊,所以環(huán)節(jié)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加強環(huán)節(jié)管理,注重人員培訓,使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用藥安全的流程、用藥安全的應急處理預案,合理彈性安排人力資源,確保用藥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正確,在正確合理的流程中合理用藥,使前饋控制和過程控制得到有效的管理,從而有效地預防了用藥差錯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程曉峰.零缺陷管理理論在門診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2,19(12):1142-1143.
[2] 黃宏春.林京.劉津.臨床護理人員用藥知識掌握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1(4):39-40.
[3] 王華,李曉峰.腫瘤放化療病人護理安全用藥的網格化管理[J].全科護理,2017,15(3):345-347.
(收稿日期: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