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權益保護存在問題入手,對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狀態(tài)進行調研,具體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最終提出完善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權益保護
1996年《職業(yè)教育法》頒布實施,隨之,我國職業(yè)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绊攳弻嵙暋边@種學生培養(yǎng)模式應運而生,這種學生培養(yǎng)模式有助于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正確認識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從工作內容、崗位職責、工作環(huán)境乃至日后工作中要面對的人際關系等方面都會有初步了解,而這是在校園環(huán)境中無法獲得的,這在高職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頂崗實習”這種模式推行開了,相輔助的法律配套并未跟上,最為明顯的是,近來“頂崗實習”過程中頻頻發(fā)生的各類法律糾紛,“頂崗實習”學生人身權、學習權、報酬權、休息休假權等各方面權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戰(zhàn)。由于學生身份的特殊性,學校與實習單位之間權責不明確等問題的客觀存在,學生們維權舉步維艱。
一、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權益保護存在問題
(一)高職學生普遍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
目前,高職學生在學校就讀期間,僅僅開設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一門與法律相關課程,且兩項課程僅半學期的課時,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遠遠不夠。對于高職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啟蒙僅限于輔導員的日常宣傳教育,這些遠不夠讓學生認識到何為“權益”更談不上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頂崗實習”學生法律地位不明確,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無法訴諸法律
頂崗實習學生的“勞動者”身份化及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得不到法律認可,很多高職學生,特別是從中職升學上來的學生,部分不滿18周歲,不符合《民法》規(guī)定的勞動者身份規(guī)定,其他學生即使年滿18周歲,其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無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導致頂崗實習學生即使在勞動中受到傷害,也不能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或者《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向用人單位提出工傷損壞賠償要求。
(三)“頂崗實習”學生所在學校管理制度缺失,造成學生管理真空地帶
目前,各高職學校對于學生頂崗實習,僅有頂崗實習時間的安排、頂崗實習工作的安排、參加頂崗實習的要求以及頂崗實習成績的評定工作這幾項內容,對于學生在實習期間的約束和要求,而對于頂崗實習生在實習期間所出現(xiàn)的權益保護問題都沒有提及。尤其是高職學生進行頂崗實習,主要都是從事要求動手能力的工作,設備的操作等,在此過程中學生極易發(fā)生人身損害,而學校的管理制度中對此均不提及,這是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內容的重要缺失。
另外,學校與用人單位之間往往也是僅僅是實習協(xié)議,協(xié)議當中又沒有將具體問題予以明確,導致雙方互相推諉,或因其中一方無相應能力承擔責任,致使實習學生個人權益受損。
二、調研結果
調查中有65%的高職學生沒有用法律武器解決過糾紛,偶爾使用和使用過法律武器的僅占20%和15%。半數(shù)的大學生通過電視了解法律意識,學校課本、報紙、微博分別占25%、10%、5%。近75%的大學生認為法律與我們的學習生活密切,20%的人認為關系不大,還有5%的人不清楚。超過50%的大學生在受到假冒偽劣的產品時會找消費投訴45%以上的人會找商家協(xié)商,僅僅不到5%的人會自認倒霉。超過70%的大學生會從事兼職工作。其余人未參加過兼職,沒有人會每周去兼職。而且超過半數(shù)的人會簽訂合同。30%的人沒有簽約合同。另有少數(shù)人不在乎。在兼職過程中半數(shù)人通過協(xié)商拿到工資。沒有人在工資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而渾然不知的高職學生比比皆是。這些都是因為法律知識的欠缺,對法律的重視程度不夠所導致的。而且法律知識相對較為枯燥繁瑣,缺少吸引力,因此高職學生沒有深入學習法律知識。過分重視法律基礎教育而忽視法律教學的專業(yè)針對性,一味側重知識性與常識性的教育,考試要求也只是通過即可,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與素質。不同個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大有差異,面對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誘惑和條條框框的法律約束做出的反應也相應不一,整體呈現(xiàn)出的法律意識難免顯得比較淡薄,素質也有待提高。
三、高職院校保護“頂崗實習”學生權益建議
(一)學校與用人單位簽訂《實習協(xié)議》
由于學生不具備《勞動合同法》所保護的身份,那么由學校與企業(yè)之間簽訂一份總的學生企業(yè)實習協(xié)議,以便于提高學校社會服務水平,進一步加深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內涵。
(二)擴大學生頂崗實習期間責任險保障范圍
目前頂崗實習責任險范圍,并未包含工傷保險的情況(由于學生特殊身份),建議擴大頂崗實習責任險范圍。以便于更好的維護頂崗實習學生權益。
(三)在學生團體中設立學生權益維護組織
以學生團體為載體,在學生團體中設立由具備法律知識的教師進行指導工作。以便于學生權益得到更為有效的保護。
參考文獻
[1]傅衛(wèi)東.學生頂崗實習中權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04).
[2]唐政秋,李忠良.職業(yè)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的法律地位與傷害事故防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作者簡介:李若怡(1983.07—),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經濟師,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