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摘 要: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種類越來越多,健美操課程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但是就目前我國高校中的健美操教學而言,不管是教學模式還是教學關系都存在著一定的落后性。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健美操的教學成果,促進了學生們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本文首先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內(nèi)涵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分析了高校健美操教學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健美操教學中合作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啟發(fā),從而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 健美操教學 合作教學模式 內(nèi)涵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c)-0086-02
健美操運動,對于提升身體素質(zhì),完善心肺功能以及美化形體都有著顯著的作用,它較少受體育器材以及運動場地的限制,是體育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歡迎。目前我國高校中普遍開設了健美操課程,課程教學質(zhì)量也隨著持續(xù)性的教學研究而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在新課改不斷深化和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之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弊病也日漸突出,學生學習興趣低迷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在這種形勢下,高校紛紛開始嘗試在健美操課程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而且已經(jīng)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果。
1 合作學習模式的內(nèi)涵分析
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創(chuàng)新式的教學模式,它在對教學大綱和課程內(nèi)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將班級內(nèi)的學生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分組,給予每個學習小組一定的學習任務或項目,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互助來最終達成學習目標。合作學習模式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在小組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個體能力提升的基礎上,通過團隊之間的協(xié)作,實現(xiàn)小組成員能力的共同提高。這種互幫、互助、互相促進的學習模式具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在我國課程改革的推動之下,已經(jīng)被應用到了各個年齡階段、不同學習任務的學生教學當中并且收獲了明顯的教學效果提升,而對于高校健美操教學而言,合作學習模式的采用也有其獨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2.1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的高校的健美操教學模式,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和弊病,這些問題的存在,折射除了高校健美操教學創(chuàng)新,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2.1.1 學生學習健美操的積極性不高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內(nèi)容單一,通常都是按照大綱要求嚴格控制動作的排列組合,加上健美操音樂節(jié)奏感不足,與時代脫節(jié)以及教學方法的單一,學生們更多地是機械式地模仿訓練,如提線木偶一般,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失去健美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他們的厭學情緒逐漸增加,課堂參與程度不斷降低。
2.1.2 高校體育教師的思維僵化,創(chuàng)新性不足
目前我國高校中的體育教師年齡普遍偏大,與學生的交流代溝明顯,而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受到教學思維僵化的影響,課程的創(chuàng)新性不足,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較少,師生之間的了解不深入,教師對于學生的個體認識不足,因此很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造成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了”,不只會影響課程的進度,還會打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破壞課堂的和諧氛圍。
2.1.3 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限制了學生健美操能力的長久發(fā)展
傳統(tǒng)的健美操課程評價模式,只重視最終的考核結果,但是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視程度卻嚴重不夠,這就導致高校中的健美操學習只是一個階段性的課程,學生們成績的提高與能力的提高不對等,課程學習的結束也與終身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不掛鉤。
2.2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模式有利于良好教學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充分尊重了學生們在健美操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體育教師能夠真正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和體育基礎,從而根據(jù)個體差異進行分組學習,為每個學生提供一個充分展示個體的平臺,使他們的學習過程由被動轉為主動,不僅健美操技術和運動水平得到了提升,而且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另外,合作教學模式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們學會聽取不同的意見、學會互相依靠和尊重,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得到了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班級的氛圍也必然是輕松愉悅的,因此我們說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合作教學模式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教師位于教學地位的中心,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較為疏遠,關系也較為冷淡,這種模式容易使部分學生的厭學心理,從而影響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合作學習模式采用之后,課堂上更多的時間交給了學生來自主安排,教師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在旁觀察和指導,這就增加了師生間交流的機會,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學生對教師的了解和喜愛之情加深了,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能得到提高。
3 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策略
3.1 遵循合作學習模式的基本原則,明確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的關系
3.1.1 堅持導練結合的原則
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既需要學生們自己“練”,也離不開教師科學地“導”,在課程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處理好集中學習與自主學習的關系,首先做好基礎知識的集中講授,對動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拆解和詳細分析,從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練”去“學”;在學生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勇于“放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們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課堂氛圍,使其在合作學習時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健美操技能。
3.1.2 堅持合理分組的原則
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課程開展的需要進行班級的分組,要掌握“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保證小組內(nèi)部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差異性及均勻搭配,同時使班級內(nèi)各個小組之間的總體能力保持平衡,從而保證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和班級中積極互動的良好氛圍。
3.1.3 堅持適時點評的原則
合作教學模式不等于對學生放任自流,體育教師要適時對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進行組織演練并詳細點評,從而指出練習中的問題,給出指導性建議。同時,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教師也要做好組織和紀律控制工作,避免課堂教學秩序混亂情況的出現(xiàn)。
3.2 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合作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是主體地位,教師是主導地位,教師導向性發(fā)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成果。高校體育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zhì),形成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全面認識,從而根據(jù)高校教學設施環(huán)境和學生特點做好合作教學模式的選擇和利用;在教學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和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從而獲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為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鳳娟,劉德兵.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構建[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8):81-82.
[2] 陳靜霜,許劍.試論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1):414.
[3] 蔡晶晶.合作學習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應用分析[J].山西青年,2017(18):163.